气氛异常浓烈的跨年,既体现了人们希望跟2022年“说再见”的迫切心情,更承载了人们对于刚刚到来的2023年的期许和憧憬。毕竟,过去一年乃至三年有多难,大家对于2023年能够快速回归正常生活状态的心情就有多迫切。
对于汽车行业而言,尽管各家车企对于2023年的市场前景预期不尽相同,但普遍认同的是,传统燃油车的份额肯定会继续萎缩,新能源车市场的增速虽然会有所下降,但总量和渗透率都会继续增长。同时,“内卷”也会更加严重,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辅助的迭代水平依然是市场优胜劣汰的主要标准。
“2023年智能驾驶下半场的竞争将进入加速期,高阶智能驾驶产品商业应用将迎来大规模落地。”在1月5日举办的第七届毫末AI DAY上,毫末智行董事长张凯对2023年自动驾驶行业发展做出了十大预测。
他认为,在行业层面,2023年自动驾驶将全面进入3.0时代,高级别智能驾驶将成为中端车型标配,全新一代芯片、传感器进入市场,自动驾驶生态呈现更丰富多样性。在技术层面,大模型在数据合成,知识提取等方面的能力将助力自动驾驶迭代速度实现量级提升;智能驾驶系统比拼将由功能竞争转变为通勤效率竞争;超算中心会成为自动驾驶企业的入门配置。在产品层面,城市导航辅助驾驶进入重感知阶段,大规模量产交付大幕拉开,智能驾驶的用户体验将从尝鲜转变为用户依赖等。
当天,毫末发布智算中心雪湖·绿洲(MANA OASIS),这也是中国自动驾驶行业最大的智算中心,每秒浮点运算达到67亿亿次。在其加持下,毫末MANA五⼤模型全新亮相升级,车端感知架构实现跨代升级,继续领跑行业,冲刺进入自动驾驶3.0时代。
何为自动驾驶的3.0时代呢?在张凯看来,“3.0时代”最典型的特征就是要依据用户真实使用场景中的数据,来驱动自动驾驶的迭代,以保证迭代的精准性,持续激发车辆智能驾驶系统的顾客价值,从而进入“产品越好用、用户越爱用”这样精准迭代的正向循环。
在他看来,1.0时代主要是依靠硬件,靠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以及车辆本身的线控能力来实现一些单车道自主巡航等功能,也叫硬件驱动时代;2.0时代在不增加硬件的情况下,依靠软件加强了车辆的横向控制,这时车辆的横向控制和纵向控制还是解耦的,可以实现类似自主变道,主动躲闪等功能,又叫它软件驱动时代。
毫末智行董事长张凯
“从全球来看,以数据驱动为标志,特斯拉领跑全球率先进入自动驾驶3.0时代。在中国,以毫末智行等渐进式自动驾驶企业为代表,正在通过规模量产和高阶辅助驾驶场景落地,实现数据闭环,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快速走向成熟。我们认为2023年,自动驾驶将全面进入3.0时代。”张凯如是说。
如果说,燃油车时代比拼的是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三大件”,那么,电动车时代则是比拼软硬件的迭代速度。作为自动驾驶技术供应商,毫末智行发展背后所蕴含的行业趋势,正是智能化和电动化进一步突破的基石,也让站稳“半壁江山”的中国品牌有了继续“大杀四方”的底气。
从这个意义上说,毫末在开年之际举办的AI DAY,给依然疑云密布的汽车行业注入了“强心剂”。
MANA OASIS发布对毫末意味着什么?
我在3个多月前,也就是第六届HAOMO AI DAY时,曾写过一篇《对话毫末张凯:1000多个日夜舍命狂奔背后的智能驾驶风云录》的文章,里面对于毫末的成长历程,有过比较清晰的梳理,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点击标题直接阅读。
而我也是在那时候,才深刻地意识到,哪怕是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中国企业也已经超越了启动更早的欧洲和日本车企。其原因在于,德国人并不认为AI技术可以在乘用车上落地,投入有限。而成立仅仅三年的毫末,走的是“重感知”的路线,不仅不受高精地图审核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且其采用的又是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高效协同的超强感知模组,实现视觉体系与感知体系双重保障,既保障迭代速度,又足够安全。
此次MANA OASIS的发布,让毫末拥有了更加强大的超级计算能力。众所周知,数据驱动是自动驾驶发展的方向与趋势,海量的产品数据、超大规模的数据训练、大模型的应用等,都对算力提出了更庞大的需求。基于火山引擎丰富的大数据积累和底层技术,MANA OASIS实现的计算、存储和通讯能力,让数据更快速转化成知识。
在MANA OASIS的加持下,毫末MANA五大模型全新亮相升级,助力毫末自动驾驶高速发展:其中,视觉自监督大模型,让毫末在中国首个实现 4D clip 的自动标注;多模态互监督大模型,则可以完成通用障碍物的识别;3D 重建大模型助力毫末做数据生成,用更低成本解决数据分布问题,提升感知效果;动态环境大模型则进一步使用重感知技术,降低对高精地图依赖;人驾自监督认知大模型让毫末的驾驶策略更加拟人化,安全和顺畅。
正如毫末智行CEO顾维灏所说:“MANA 五大模型全面提升了毫末感知和认知层面系统化的底层技术能力。在五大模型助力下,MANA 最新的车端感知架构,从过去分散的多个下游任务集成到了一起,形成一个更加端到端的架构,包括通用障碍物识别、局部路网、行为预测等任务,毫末车端感知架构实现了跨代升级。”
也就是说,经过坚持不懈的技术攻坚,MANA OASIS是毫末技术突破的阶段性成果,它让毫末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的感知能力更加强大,而这正是决胜未来自动驾驶的关键。
毫末打响2023年的“四大战役”
如果说,通过过去3年的努力,毫末完成了0-1的跨越;那么,接下来1-100的发展规划和节奏,则是决定企业能走多远的关键。
“过去3年是毫末穿越创业生死线的关键期,但3年只是创业漫长旅程的开端。”张凯在《春归有期,AI 照亮未来》的主题演讲中,回顾了毫末2022年发展成果,并公布了2023年发展规划。他表示,2022年毫末持续稳居中国量产自动驾驶第一名,三代 HPilot 产品搭载至魏牌、坦克、欧拉、长城炮等近 20 款车型,辅助驾驶用户行驶里程突破2500万公里;毫末城市NOH也是中国第一个可大规模量产的城市导航辅助驾驶产品,目前软件封版达到交付状态。另外,小魔驼配送订单量突破13万单,商业化进程正全面提速。
他表示,预计到2024年上半年,毫末将完成 HPilot 落地中国100个城市的计划,实现点点互达。到2025年,更大规模全场景的NOH将更快落地,全面迈入全无人驾驶时代。
这是一个非常清晰且目标明确的3年规划。要想实现这个目标,毫末决定打响“2023年四大战役”。其中最重头的是“智能驾驶装机量王者之战”,毫末将完成多平台、数十款车型、数十个项目的异步并行开发,通过智能驾驶流程化开发和标准化交付,进一步推进未来搭载毫末辅助驾驶产品的乘用车达百万量级的目标。第二是“MANA大模型巅峰之战”,毫末将在智算中心助推下,将大模型的应用落地进行到底;第三是“城市NOH百城大战”,毫末城市 NOH 将有序落地到国内 100 个城市,引领城市导航辅助驾驶的大规模量产落地;最后是“末端物流自动配送商业之战”,毫末将继续坚持 5S 合作服务模式,助力合作伙伴快速实现产品和解决方案落地,加速无人配送行业应用进程。
“毫末始终认为,伟大的机遇要靠内在的实力去把握,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仍然是掌握核心技术。未来,技术研发仍将是毫末投入的重中之重。”张凯如是说。
众所周知,虽然智能化是决胜未来的关键,但相比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难度更大,对于驾驶体验的提升效果也更明显。
目前,除了特斯拉外,华为HI、小鹏汽车的技术也相对靠前,但他们采用的“重地图、轻感知”的技术路线,一是受到高精地图审批时间的限制,二是在每个城市的推广速度会比较慢。而坚持“重感知”的毫末,则可以快速大规模量产落地,赢得时间差。
当下,产品之间半年就有一个代际差,毫末2023年的“四大战役”一旦取得成功,不仅将巩固自己“量产自动驾驶第一名”的市场地位,而且也将成为中国第一个进入自动驾驶3.0时代的公司,并助力合作伙伴赢得更大的市场空间。
张凯也在AI DAY上发布了毫末全新的品牌愿景——让机器智能移动,给生活更多美好。他表示:“随着自动驾驶技术逐步走向成熟,会有越来越多的机器终端具备智能移动的能力,这将极大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和交互方式,让人们能够享受安全、高效、便捷的出行及物流体验。我们相信,为整个社会创造美好价值,才是我们不懈奋斗的初心所在。毫末将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行动,拥抱未来,践行我们的使命和愿景。”
结语
千里智行,始于毫末。从毫末的命名就不难看出,这是一家既低调又有着宏伟目标的企业。而且经过过去3年的发展,如今已经初具规模、不容小觑——一帮对的人,在对的时间,闯对了方向,还赶上了风口,可以说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更重要的是,这群人舍命狂奔的干劲儿。一个细节是,尽管很多科技公司都有自己的科技日,比如特斯拉也有AI DAY,小鹏汽车也有科技日,但这些企业都是一年一次,而毫末的AI DAY却以季度为单位,一年举办四次,这意味着,每季度都需要有值得发布的业绩和技术突破。而要想达成这样的成果,就必须每时每刻都不能懈怠。
没有退路,方见出路。这是毫末的启示,更是中国汽车智能化的缩影。正如张凯所说:“2022年,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可能已经是无比艰难的一年。但我们判断,在接下来的一年,会有更多、更严峻考验在等着我们。我们将用无比的信心和勇气,来迎接2023年新的挑战。”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华山论剑V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193337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