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比亚迪乘用车正式官宣出海日本,并亮相了元PLUS、海豚和海豹三款即将在日本乘用车市场发售的车型。刹那间,全网热议,热点燃爆,大概都为了国产汽车出海中首次探索在日本这样顶尖的汽车强国市场感到振奋,然而在热议的背后的全球新能源市场,一个巨大的变革也正在悄悄发生,沉默的大多数,正在发出自己的声音。
群众路线?比亚迪标定更大多数
新能源汽车是大玩具么?提到新能源,几乎没人可以抹掉特斯拉,毕竟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特斯拉在过去和当下依然引领着更多追求最极致的极客体验的新能源用户,所以,在早期很多对新能源汽车不是很了解的用户,他们会觉得新能源汽车有诸如续航、空间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的确各种新奇的体验占了第一位,不过是一个有钱人的大玩具罢了,并不具有更普遍意义上的家庭实用价值。
然而全球新能源市场的发展速度实际上是超出想象的,尤其是在中国市场上,新能源汽车在增量中的占有率已经超过20%,快速直奔30%而去,这种发展速度远远超出了国家当年建立的新能源发展规划水平。在这样海量的C端用户入场新能源汽车的过程中,极大的改变了原有的客群结构,“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而随着客群结构的改变,对车辆需求权重的差异化越来越明显。如果说以前特斯拉的极致体验属于甜党的话,那毕竟还有巨大的咸党用户,他们对智能化要求并不高,追求的其实就是日常的方便、好开和经济,新能源从极客的尝鲜需求转向满足实用性的大众需求。
尤其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智能技术进入了发展逐渐放缓的迟滞阶段,在自动驾驶领域,真正的自动驾驶始终无法落地,而智能辅助驾驶的绝大多数场景下的量产能力已经成熟。在智能座舱领域,在语音操作逐渐标配,更多维度的成熟尚还不可见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开始进入回归本质的新阶段,智能化进入天花板阶段,用户的接受程度也无法不断突破,更大多数人不需要极致体验。而这个时候,比亚迪为他们提供了几乎完备的各种选择,不得不说,这步“群众路线”的棋,看起来走的真是不错。
只想静静开车,新能源市场快速多元化
作为一个普通用户来说,买了车以后天天上网写体验,发视频和做各种测试的极客用户其实是很少的,大多数用户实际上买了以后更多是把车辆当做一个工具去使用罢了,并没有更多的兴趣和时间去做更多的反馈,所以虽然网上经常看到各种新势力的问题吵翻了天,但并不代表大家都选择了新势力,实质上只是新势力里的各种极客用户比例更高和宣传策略的作用罢了。
我上周刚刚长途自驾1100公里,在行驶过程中真的感觉有个LCC(车道保持)就很好用了,现在大热的高精地图导航辅助功能由于经常会自动变道反而带来过程中一些困惑(诸如始终在最左车道跟慢车、前方无车的情况下进行变道、匝道口前过早减速)。通过这个事情,其实可看出在新鲜感消退后,开始回到体验本身,比如座椅要舒适,空间要够用,驾驶感觉要舒适以及功能要简单好用。
所以,智能化≠极致智能化。比如你是否真的需要帮你从车库门口自动停到车位的记忆泊车?或者你是否真的需要城市高峰期间的导航辅助驾驶?比亚迪此轮出海的三大新品实际上都很大程度上配置了智能化功能中最成熟和实用的高频场景功能,更加适合更大多数人的用车习惯。不讨少数人喜欢,而最求最大多数人中意,我想这就是比亚迪持续突破不断向上的重要原因,因为他为另一大群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新能源市场必须拥有更多的选择。
选择迎难而上,让产品力经受真正挑战
此轮出海日本的三款产品,比亚迪清一色选择了旗下最近的E平台3.0车系。除去和日本市场上较为成熟的混动产品进行差异化竞争的原因之外,最核心的原因应该就是比亚迪对于其产品力的高度自信。说到这点不得不提到新能源汽车当下最大的问题就来自于动力电池,在这一点上,比亚迪的“船夫哥”毫不回避,掷地有声:
读完上面的三张图,我来做个课代表,其实主要说了以下的三段内容:
1,动力电池爆燃是新能源汽车发展最大的敌人。
2,所以,比亚迪研发了刀片电池,从电池领域解决了自燃问题。
3,电池安全问题解决后,比亚迪又持续进军整车安全的技术研发,关注更大领域的安全,搞出了CTP技术。
这个技术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不是很好理解,而且非常容易和CTP技术进行混淆,当然学术领域的解释其实有很多了,我这里说一点比较粗浅的比喻,便于大家理解:
1,动力电池主要包括外壳和电芯,就像一个袋子里装满了5号电池,最早的技术,就是几个电池装一个盒子,然后几个盒子装一个箱子,然后把箱子装进汽车底盘,然后盖上底盘的上下盖,这就算好了。
2,到了CTP时代,通过技术研发,电池更安全了,不需要再包一层盒子了,我们就直接把电池装进箱子里,然后把箱子装进汽车底盘,然后盖上底盘的上下盖,这就算好了,这些盒子的空间可以装更多的电池了。
3,到了CTB时代,现在电池太安全了,连箱子都不要了,我们把电池加上一些辅件,直接就装进地盘里,然后盖上底盘的上下盖,这就算好了,这下盒子和箱子的空间都节约了,装的电池更多了。
不过,面对挤压或者碰撞的情况,电池会有风险么?甚至整车会有风险么?其实,CTB电池系统既是能量体,也是结构件,其本身可承受50吨重卡的碾压。受益于CTB技术,例如海豹的车身扭转刚度达到40,500Nm/°,媲美百万级豪车,从下面的表中可以看出,海豹的车身扭转刚度已经超越劳斯莱斯幻影,此间差距,可见一斑。海豹的安全性,也非常明显了。
当然,CTB技术还提供了更好的空间使用效率,相比传统结构,例如海豹在车内空间净高相同的前提下,车身高度降低了15mm,整车高度与传统豪华运动中级车相当。
所以,比亚迪敢于让这三款产品亮相日本,在这个世界第一汽车强国的舞台翩翩起舞,和其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技术不无关系。“船夫哥”在发布会上也表示:“作为全球最早研发新能源汽车的企业,比亚迪经过27年对绿色梦想的坚守,全面掌握了电池、电机、电控和车规级芯片等全产业链核心技术。今天,在日本消费者的支持和期待下,我们带着新能源乘用车来到日本。比亚迪和日本拥有共同的绿色梦想,这让我们与日本广大消费者没有距离。”
我们生活的世界之所以精彩,正是因为有着太多的色彩,比亚迪紧握核心技术走出的“群众路线”,是否真的可以获得沉默大多数人的认可,随着国内销量的暴增和出海日本,似乎正在给出新答案。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大包子狸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180631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
相关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