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期间,碳中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成为了新闻报道中的“热词”,众多代表委员针对我国能源现状和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具体的方案建议。
我们选取了几位代表的提案,试图从多个角度来描绘当前新能源汽车充电产业的发展剪影。
曾毓群:建立新型储能容量电价机制
在我国,新型储能和抽水蓄能是提升发电容量充裕度、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其中以电化学储能为主的新型储能技术具备不受地理条件限制、建设周期短和毫秒级快速响应的优势,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储能技术路线。
但相较抽水蓄能的收费机制,新型储能在价格机制上仍存在明显问题,发展速度和质量严重受限。
针对这种状况,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建议,破除制约市场竞争的各类障碍和隐性壁垒,参照抽水蓄能,建立适用新型储能特点的容量电价政策,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发展环境,从能源供给侧保障新能源汽车充电产业的健康发展。
雷军:加快大功率快充基础设施建设
去年3月,小米官宣造车。今年,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的提案就主要集中在了新能源汽车领域。
雷军表示,为解决新能源车主普遍存在的里程焦虑问题,需要进一步提升充电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加快建设大功率快充网络。只有充电基础设施愈加完善,才能保障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从而持续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国际竞争力。
雷军认为,当前大功率快充发展主要面临着顶层规划不完善、企业研发投入压力大、经济成本高等问题。为此他建议,强化政策引领,统筹推进大功率快充网络规划布局;组建国家级创新合作平台,加强核心技术联合攻关,从而推动大功率充电基础设施的普及。
李书福:加大电动汽车换电体系建设
当前,新能源汽车补能的方式主要有充电和换电两种。除了雷军代表提案中的加快大功率快充建设之外,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针对换电也给出了建议。
相比动辄1小时甚至几小时的充电时长,几分钟就可以完成补能的换电优势明显。但由于建造换电站需要高昂的建设成本和运维成本,加上各家新能源车企的电池规格不统一,换电站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充电桩布局。
针对这种状况,李书福代表给出了三条建议:第一,加快明确换电站建设的土地及建设审批相关规定,将其纳入国家市场管理规范体系;第二,完善换电车型相关政策法规,形成车电分离下的车与电池分开认证;第三,加速推动换电模式标准化、通用化,实现换电电池包在不同车企、不同换电站、不同用户之间的互通互换。
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充换电基础设施直接影响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随着国家对于充换电产业的持续重视,我们有理由相信,困扰新能源车主的里程焦虑必将得到彻底解决。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象前充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169989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