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已经圆满落幕,作为一个新能源从业人员,除了欣赏赛场上运动员的精彩表演之外,赛场下的风景也是我关注的重点。不同于08年夏季奥运会穿梭于各个比赛场馆的电动汽车,本次大赛,路上的主角已经换成了氢能源汽车。
据报道,为了践行绿色奥运的理念,本届冬奥会共投入了超过1000辆氢能源汽车用于日常的交通运输,同时配备了30余座加氢站保障这些氢能源汽车的正常使用。
为什么本届冬奥会没有大规模使用电动汽车开展运营服务?
很多人都将其归咎于电动汽车与冬季的天然不适配,这当然是一部分原因,更重要的是作为奥运会与残奥会全球合作伙伴中唯一的汽车企业,丰田公司的氢能源汽车比电动汽车要更具竞争力,丰田汽车公司社长丰田章男甚至不止一次炮轰电动汽车,称“电动化被过度炒作”、“通过推广电动车实现碳中和会对日本经济造成毁灭性打击”……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丰田要在冬奥会大力推广旗下的氢能源汽车。
但在北方地区,氢能源汽车真的是比电动汽车更好的答案吗?
与锂电相比,氢能源的优点明显:更加环保、低温情况下续航不会“缩水”、自然界中氢元素含量丰富等;但缺点也很明显:制氢、储氢、运氢每个环节的成本都不低,综合下来消费者使用氢能源汽车每公里所付出的燃料成本要远高于燃油车,更不用提电动汽车了,所以氢能源距离大规模商业应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其实,对于北方地区,电动汽车依旧是目前最好的新能源汽车选择。
首先,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大部分时间并非天寒地冻,气温低于-10℃的时间占比不高,电池缩水的情况不会持续太久,而电动汽车的主要使用场景为上下班通勤,“缩水”的影响不是很大,考虑到使用电动汽车带来的成本降低,这些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其次,之所以大家有电动车变“电动爹”的印象,主要原因就是国庆、春节等假期充电需求暴增,而目前的充电设施又无法满足这种需求,这才有了“充电1小时排队4小时”的现象,而这种现象随着充电设施的不断完善必将逐步得到解决。
2021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印证了上述看法。
以北京地区为例,截止去年底,首都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经接近60万辆,这其中绝大部分是电动汽车,根据乘联会的数据,去年北京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达22%。这一方面说明大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表明冬季续航“缩水”的问题其实不像大家想得那么严重。
放眼世界,比北京纬度更高的北欧地区,电动汽车正逐渐成为民众出行的首选,挪威2021年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达89.32%,瑞典也有45.79%。这些都表明低温对于电动汽车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
随着“3060双碳目标”的临近,国家必将加大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力度,补贴虽然在减少,但鼓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却一直不断加码,可以预见,充电不再焦虑的日子已然不远。
如果你工作生活在北方,会选择电动汽车吗?评论区一起讨论!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象前充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168437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