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特斯拉中国发布微博,表示正在与业内专家就《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展开研商。
同时,@特斯拉 也在微博中声明,已经在中国建立数据中心,将存储本地化,「所有在中国大陆市场销售车辆所产生的数据,都将存储在境内」。特斯拉中国将向车主开放车辆信息查询平台。
特斯拉中国这条微博,对应的是 5 月 20 号,在北京召开的《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专家研讨会,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出席了这一研讨会。
图片来自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
最近我们写下多篇报道,希望从中国/海外舆论场、特斯拉本身、涉事机构等等方面,呈现更多角度的新增事实。
但特斯拉中国风波的核心,我们依然认为是「数据主权」,一个不需要站队,也不需要情绪的技术议题。
围绕特斯拉中国纷纷扰扰两个月的风波,会不会随着数据中心的建成,尘埃落定?特斯拉能否成为智能汽车时代,第一个推动并适应数据隐私新规则的车企?
更值得深究的是,当特斯拉可以在规范指引下采集,并本地化使用这些数据,会不会促进 FSD 在中国公测的进程?针对中国道路场景优化的 FSD for China 会出现吗?
我们今天聊聊这些话题。
云上特斯拉
此前上海车展期间,陶琳接受媒体采 访时就已经表示,特斯拉中国数据中心将在二季度建成。
「云上特斯拉」,这是当时舆论对这一表态的主要总结。
这样的总结,很明显来自于另一个数据安全的范例——苹果 iCloud 云上贵州。
根据 2017 年苹果年报,中国大陆成为了苹果最大的手机市场。而 iCloud 云上贵州,则是苹果遵守这个最大市场数据隐私条例的成果。
2017 年 6 月 1 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施行。其中第三十七条明确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运营中收集和产生的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应当在境内存储。因业务需要,确需向境外提供的,应当按照国家网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办法进行安全评估」。
个人信息在境内存储,从网络安全法施行开始,已经成为了准则。而这个准则并不仅有中国在推行。
1995 年,欧盟正式通过了《Data Protection Directive 数据保护法》,这是欧洲经合组织 OECD 1980 年《关于保护个人数据隐私和越境流动的准则建议》的成文版。
数据保护法明确规定,数据主体有权在个人数据被处理时得到通知。同时数据处理方必须提供处理目的、数据接收者,以及确保公正处理所需的各项信息。
23 年之后,数据保护法经历大规模修订,成为欧盟 GDPR 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 在数据保护法的基础上扩大了个人,也就是数据产生者的权利范围,同时为企业,也就是数据处理者设立了更多义务。
而从数据保护法到 GDPR,不变的是「第三国原则」,也就是数据处理者不能擅自将欧盟成员国境内产生的数据,发送到欧盟以外的国家。
除此以外,日本、巴西等国家也都制定了相关数据安全法规,规定数据处理者不能在未知会数据产生者的情况下,将本国境内产生的数据发送至境外第三方。
保护个人数据的法规,已经成为了互联网时代保障各国用户的「护身符」。而当汽车也进入智能化时代,车企如何遵守数据法规,也理所应当进入讨论范围。
个人数据之外
推动技术进步的特斯拉,如今也顺理成章地扮演着帮助法规完善的角色。因为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智能汽车,将数据收集与利用的边界,从个人扩展到了地区,甚至国家。
考究起来,智能汽车和智能手机,在收集个人数据方面并无过多差异。麦克风、GPS、车联网应用、车内摄像头等等,殊途同归。
但智能汽车有一点与智能手机不同,就是智能汽车不仅收集使用者的数据,还会收集外部环境数据。
以特斯拉车型为例,8 个环绕车身的 1280x960 分辨率摄像头,可以获取 360 度,最远 250 米范围内的完整三维实景数据。
进入 2021 年,蔚来、理想等车企纷纷开始搭载 800 万像素级别的摄像头,可以获取 4K 精度的视频数据,智能汽车感知、记录外部环境的能力得到了几何级别的增长。
最近两个月,有关特斯拉中国的传言中,「禁止进入 XX 地区」占据相当一部分比例。事实上,根据各国对信息数据立法的趋势,将来会否出现「蔚来禁止进入挪威 XX 地区」、「比亚迪电动大巴禁止进入日本 XX 地区」,也都有讨论的可能性。
时间回拨 14 年,类似的事件早就出现过。
2007 年 5 月 30 日,谷歌正式推出街景 street view 功能,它是谷歌地图功能的扩展,与谷歌地球互补。截止到 2010 年,谷歌街景已经拓展至 9 个国家,囊括 135 个城市。
谷歌街景的数据来源,是谷歌街景车,它长这样:
和如今的自动驾驶研究用车类似,谷歌街景车配备了可以 360 度拍摄照片的摄像头,并基于算法将照片还原成三维街景。
但谷歌街景的推进遭遇了各种阻力。
2011 年 1 月 6 日,根据新华社首尔报道,韩国警方表示谷歌在街景程序制作过程中涉嫌非法收集个人信息,违反了韩国通信秘密保护法。这也是谷歌街景第一次遭遇调查。
从 2010 年开始,比利时联邦检察院、法国信息与自由委员会、意大利数据保护局、捷克政府均认为谷歌街景涉嫌收集隐私信息并展开调查。
其中捷克政府于 2010 年 9 月将谷歌街景服务驱逐出境,而印度政府也于 2016 年 6 月 11 日禁止谷歌拍摄街景。
「数据本地化」,这是谷歌街景时代还没提上议程,如今却成为各国互联网管理热点的词汇。而数据本地化的具象,是数据中心。
根据房地产咨询公司 CBRE 的研究报告,2017 年一年,欧洲地区数据中心的规模增长了 27%。而 Arizton 预计到了 2026 年,欧洲数据中心的市场规模将达到 520 亿美元。
至于我国数据中心市场,在 2019 年的总营收已经达到了 1132.4 亿元。
就在大家看到这篇文章的十来个小时之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共同研究制定了《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
方案的主旨,是「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以及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布局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发展数据中心集群,引导数据中心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
数据收集者在数据生产地处理数据,这是对个人隐私的保护;而数据中心 IDC,则是新数据常态下的产物,甚至是冉冉升起的行业。
特斯拉的上海数据中心,从这个角度去看,更像是时代发展的缩影,而不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妥协产物。
对了,特斯拉上海数据中心已经开始招人了,想去上班吗?
FSD China?
接下来是开脑洞时间。
按照马斯克上个月的推特,FSD V9.0 理论上现在已经推送,但懂得都懂。而尽管 V9.0 还在路上,但 YouTube 上各位内测用户对 V8.2 版本的评价已经非常高,而可用性也是看得到的。
于是问题来了,FSD,或者说 City Steer,到底什么时候进入中国?
目前参与内测的 FSD Beta 用户,他们的车型每天都会向特斯拉反馈大量行驶数据,训练深度学习模型。但按照中国、欧洲等地的数据保护条例,在当地产生行驶数据的特斯拉车型,无法将数据反馈到特斯拉总部。
但有了数据中心,数据的收集和处理都在规范下进行,我们能不能尽快看到 FSD 入华?FSD 在中国的训练和功能,会不会与美国版有差别?
某主机厂软件工程师接受采 访时告诉我们,他认为数据中心起码是 FSD 入华的「必要条件」。
「现在(数据隐私)是政府开始重视的事情,类似 GDPR」,他表示「有 GDPR,不代表你能干很多事,但没有你肯定干不了很多事」,并认为训练和适配影响不大。
「特斯拉完全可以采取本地训练的方式,只是时间和资源问题」,他这样总结。至于 DOJO 入华的可能性,他笑称「这个就得问特斯拉了」。
另一位主机厂产品经理则认为 FSD「短期入华无望」,「起码一年内无法进来」。
他认为特斯拉数据中心「是为了满足有关部门监管的需要」,但是「放在国内并不是说要在本土搞闭环」。
尘埃落定,还是新的开始?
新的行业会带来新的业态。
隐私、知情、查询、传输...这些旧时代跟汽车挂不上钩的词汇,从现在开始,很有可能会成为未来出行生活中绕不开的话题。
而塑造未来出行方式的公司、个人们,自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最近两个月来,我们对特斯拉中国风波的跟踪报道,遭遇了事件双方,甚至多方的同时质疑,甚至谩骂。这里面有盲目反对特斯拉的声音,有盲从马斯克言论的教徒,也有纯粹为黑而黑的言论。
而即使特斯拉最终在上海建成了数据中心,我们也不认为这样的争论,甚至骂战会结束,哪怕只是「消停」。
往另一个角度想,有更多人愿意为一件事赌上信仰、原则和声誉,其实也是在证明,这件事大到足以改变世界。
今天先这样吧,大家晚安。
(完)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电动星球News蟹老板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147661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