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降4.0%,2020年受新冠疫情冲击销量再度下跌,在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一片惨淡之时却迎来了特斯拉的崛起。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6月国产Model 3批发量14,954台,环比增长35%,1-6月累计批发量46,364台,领跑轿车EV市场。特斯拉成功的关键因素与外部新能源汽车市场驱动力转型及自身品牌力/产品力提升密切相关,其打造了差异化新能源产品迎合市场需求。
一、外部驱动因素
2009年以来,我国政府陆续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推进并扶持产业高速发展,而车企“骗补”事件的发生导致国家政策从最初的普惠性政策逐渐转变为针对新能源技术创新和市场环境下扶优扶强型政策。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提升及补贴退坡影响,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渐从政策驱动型市场向产品力驱动型市场转变,众多具备竞争力的主流车型在丰富细分市场产品阵容的同时优化产品结构,从而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特斯拉的崛起恰好借助了市场转型的契机,旗下Model X / Model S / Model Y等高端产品的竞争力优势开始显现,Model 3的“亲民路线”更是被众多消费者认可,打造了一系列“产品力驱动”市场的车型标杆。
二、内部驱动因素
1.自上而下的品牌力
与自主新能源企业自下而上(从低端迈向高端)的发展策略不同,特斯拉选择自上而下。纵观特斯拉的产品线,2008年推出首款豪华轿跑Roadsteds/a>后,相继推出了豪华轿车Model S和豪华SUV Model X,收割了新能源豪华车市场,两款产品有较高的产品力及定价。随后Model 3 和Model Y两款紧凑型车型的推出让特斯拉的市场下探,纯电动皮卡Cybertruck的加入再次完善特斯拉的产品矩阵。自上而下的发展策略使特斯拉具备较高的品牌定位,不断丰富自身产品矩阵的同时下沉进入主流细分市场,带动整体销量的快速增长。
2.智电合一的产品力
在5G、物联网IOT飞速发展的今天,特斯拉“用软件定义汽车”的slogan表明了深耕汽车智能化领域的决心,其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也在智能化上深度呈现。在2019年9月,特斯拉通过OTA为中国车主更新V10.0最新版本车机系统,该版本在自动驾驶领域进行了升级。从2014年11月推送的V6.0版本到现在的V10.2版本,特斯拉车载系统为用户提供了愉悦的驾驶乐趣和极强的安全驾驶性能。特斯拉全车型均搭载HW3.0硬件系统,在L2级辅助驾驶基础上增加了TSR功能,可识别交通隔离墩和停车标志识别,基本上实现了城市道路L3级自动驾驶的能力,未来通过OTA升级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
除了智能化,特斯拉在动力电池领域也不断突破,“百万英里”电池呼之欲出。若特斯拉的单晶”镍钴铝(NCA)电极适用,可大大延长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且该电池有望将每千瓦时的成本降低到100美元以下。除了动力电池,BMC系统新专利未来将应用到电动皮卡等车型上,有效实现超7000节电池的一致性管理,以提升动力电池热性能和安全性。
特斯拉充站网络优势明显,已经建成了2.8k个超级充电桩和2.5k个目的地充电桩,2020年特斯拉计划在中国布局4k多个超级充电桩,以匹配车辆销售增速。特斯拉充电桩覆盖城市/高速等不同路段,通过“场景化”的充电布局策略解决了“充电不方便”的问题。特斯拉也在加快V3超充站建设,现阶段上海和北京均以落成,V3超级充电桩最大可达250kw,大大提升充电速度,解决“充电慢”的问题。
3.供给侧降本增量
为保障特斯拉的销量提速,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Giga3也在不断的扩张,2019年9月一期工程建设竣工,年产能达到15万台,目前周产能已达到4000台。同时,二期工程建设在年初全面启动,目前已完成外部建设,预计今年年内进入设备调试和试生产阶段。未来2-3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建成后,产能全面提升至50万台,进一步确保特斯拉在中国销量提速的需求。
上海超级工厂Giga 3建设情况 | 建设周期 | 竣工时间 | 规划总产能 | 目前周产能 | 生产车型 |
一期 | 2019.9 | 15万台 | 4,000台 | Model 3 | |
二期 | 2021.Q1 | 25万台 | - | Model Y | |
未来 | 预计2023年内 | 50万台 | - | - |
除了产能扩张,特斯拉的本地化进程也在加速推进,供应链全面本地化以实现供给侧降本。在2019年12月国产Model 3交车仪式上,特斯拉高层曾表示当时下线的国产Model 3零部件国产化率达到30%,而上海工厂目前本地化采购率每月提高约5-10%,预计到今年年底将达到80%。特斯拉的零部件本地化也为车型价格调整释放了较大的空间,未来或将有效渗透到20-30w价格区间。
表格来源: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报告内容
三、总结
随着新能源产品力驱动型市场的逐步转型,特斯拉经过10年的技术沉淀将市场核心竞争力留给了自己,即便在未来新能源高端产品市场不断丰富、产品价格不断下探、产品成本不断优化的情况下,特斯拉在同级别产品中依旧会有较大的成长空间,同时保持较高的溢价能力。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故理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123052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