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在美国大选最胶着的阶段,维基解密公布了美国民主党(希拉里一方)委员会内部19252封绝密邮件。
内容也足够劲爆,雇水军“黑”特朗普,明码标价卖饭局……最终,“邮件门”间接影响了大选结果,原本稍占据优势的希拉里,最终输掉了民心。如果再拔高一下,将近2万封邮件的泄露小概率左右了中美关系,改变了世界格局。
邮件如此危险,但为什么外国人还是喜欢用邮件沟通?知乎上点赞最高的答案是:因为邮件方便保存记录,如果遇到撕X的情况不至于撕不清楚。
确实,互联网最大的作用之一,就是信息的传递与交换,且凡走过比留下痕迹。
内部文件流出,绝密资料曝光,私人邮件泄露……光看这些字眼,就有足够的神秘感与说服力。无论真实与否,都够瞬间激发公众的好奇心和打开欲望。
从2018年开始,中国汽车进入存量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眼球效应凸显。于是我们看到,近一年来,有关各种信息泄露的新闻不断。无论是故意为之,还是不小心泄露,又或者那些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的信息,总是更能引发关注。
毕竟,对于消费者而言,内幕消息总比新闻通稿好看;对于人类这种八卦的生物来说,故事总比事实好看。
邮件露得好,股价没烦恼
在中国,将内部邮件曝光得炉火纯青的第一人,是互联网的鼻祖:马云爸爸。
在他的带领下,互联网大佬们曾一度爱上这种露脸方式。曝光邮件的速度,甚至遭到了网友的吐槽,“这些CEO们可真不见外,员工们看到‘内部邮件’的速度可能还没有网上转发的快。”
在汽车圈,最“倒霉”的企业非同样来自美国的特斯拉莫属了。仅过去的6月,特斯拉就已经流出了三次内部邮件。
6月29日,马斯克在一封内部电子邮件中呼吁员工努力工作,帮助该公司在第二季度新冠疫情期间实现收支平衡。
6月25日,《商业内参》网站称,通过特斯拉泄露邮件显示,其在2012年就知道Model S的电池冷却装置设计不当,但管理层为了产量和业绩而视而不见。报道称,特斯拉当时先后委托了三家公司测试调查冷却配置,三份结果都显示冷却系统的末端连接配件有问题。
6月的第二周,马斯克写给内部团队的三封信意外走漏。他在其中一封内部电子邮件中透露特斯拉半挂式电动卡车Semi即将量产。尽管并未透露具体量产日期,但资本市场对于这一“利好消息”迅速给出反应,特斯拉股价直接突破1000美元,创造了历史。
三封邮件,三条新闻,三次热度。无论好消息,还是坏消息。信息爆炸的时代,最担心的是没有消息。
抛开特斯拉这个大IP,10年来一共发了11394(从2010年6月发出第一条截止2020年6月18日)条推特的马斯克一个人就足够撑起一台戏。
如果再算上邮件泄露这一屡试不爽的“杀手锏”,特斯拉最少省下了上亿美元的企宣费用。堪称“邮件露得好,宣传少不了,股价没烦恼”。
事实也确实如此,据说,特斯拉从来不花钱去做广告营销,不设营销官职位。
事实上,在中国汽车市场,“官露”是个十分普遍的现象。最新一个疑似向特斯拉致敬的,是“人民需要什么就造什么”的上汽通用五菱。
从口罩到地摊车,上汽通用五菱在疫情期间刷足存在感。5月28日,五菱宏光MINI EV以2.98万元开启预售,然而,新事物的产生总是伴随着质疑。
很快,网络上流露出一份上汽通用五菱汽车的内部会议文件,上面显示,宏光MINI订单已经突破16000台,为了应对不断攀升的订单需求,要求各生产基地,全力扩大产能,目标月产20000台。
一张不是十分清晰的照片,云淡风轻地打脸了“质疑者”,顺便秀了一把“肌肉”。
魔幻2020的“神来一笔”
如果将所有的“泄露”都划分为信息披露的方式,显然是不客观的。在魔幻的2020年上半年,还有一种“消息”犹如天外飞仙的神来一笔,就算过去之后,也让人摸不到头脑到底从何而来,走向哪去。
6月12日,中保研公布了广汽本田SUV车型——皓影的测试视频与照片。从视频和照片中可以看出,经过正面25%偏置碰撞测试的皓影的A柱出现了明显变形,而在侧面碰撞测试中,皓影的B柱同样出现形变。
但在一周之后,广汽本田皓影的碰撞测试成绩出现在中保研官网上,皓影除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为P(较差)外,车内乘员安全指数、车外行人安全指数和车辆辅助安全指数均获得G(优秀)。
在业内人士为此感到迷茫之际,19日晚,这份“成绩单”在中保研的官网上已经无法找到。紧接着的6月20日晚,中保研发布敏感数据被盗声明,称择日公布测试结果。
一连串操作下来,中保研把自己推上了“风口浪尖”,吃瓜群众不仅大跌眼镜,更激起了好奇心和侦查力。媒体和网友纷纷化身柯南,恨不能亲自下场查案,一时间众说纷纭。如今,中保研到底准备如何收场还不得而知,十分期待它的“自圆其说”。
上半年,还有一件令人苦笑不得的事情。两会前夕,正值新冠疫情最严重的3月,整个汽车市场都在翘首期待着国家政策的引导,等待着重大利好消息。
3月24日上午8点55分,商务部网站上发表了一则标题为《北京正在研究出台刺激汽车消费措施》的特办资讯,文章来源显示为“商务部驻天津特派员办事处”,内容称北京正在研究出台刺激汽车消费措施,包括上半年再释放不少于10万个新能源购车指标、推出限定在郊区行驶的专用小客车号牌等。
一时间,媒体小编为找到选题而沸腾,汽车厂家为等来商机而摩拳擦掌,有刚需的北京市民喜大普奔。但很快,各方的热情就被浇了冷水。24日下午再次登录商务部网站时,已经找不到该条新闻。
北京商务局3月25日于微博发文表示,关于昨日在网络上流传的“北京有关刺激汽车消费措施”的消息为内部讨论内容,因工作不慎被放在网上,尚未经过研究论证,并对此事给社会公众造成的误解表示深深的歉意。
这两起至今仍令人一头雾水的事件,一起已经结束,一起仍在发酵。事实上,关于此类事件也不必慌张,早有社会新闻版块的“前辈”给出了解决方式,万能的“临时工”和“实习生”可以为大家排忧解难,在一番“群嘲”之后,“善忘”的互联网最终会不了了之。
“内部文件”的真实性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有时候,“内部信息”的流出也属于正常操作,也许信息没有那么绝密和劲爆,但也能从中看出企业的发展现状。去年两份“内部文件”的曝光,如今看上去就称得上行业风向标。
2019年5月,网上流传出一份关于上汽大众内部员工价的表格。从中可以看到,上汽大众员工最高能享受到5折和6折购买车辆的“福利”,购车限定对象为员工本人及其直属亲属。
其中,打折幅度最大的是柯达速派1.4T自动标准版,在16.9万元的官方指导价的基础上,直接给出了8.2万元的优惠;像途观、途观L这些市场热销的车型,甚至优惠10万元以上。
在车市寒冬中,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在员工的“齐心合力”之下,上汽大众2019年累计销量为200.18万辆,同比下降3.07%。在艰难度过2019年后,2020年一开年就遭遇新冠疫情。今年1-4月,上汽大众的新车销量只有约为30.3万辆,同比下滑50.4%。
危机时刻,上汽大众再次想到了员工,开启疯狂甩卖模式。5月,网上再次出现一份上汽大众的员工价表格。此次内部员工优惠政策在此前员工优惠购车价格的基础上更有诚意,上汽大众给出几万元的一次性补贴。
眼看车价打到“骨折”,网友纷纷表示想去上汽大众当员工,也许是听到了民众的呼声。五一劳动节期间,上汽集团在上海市政府的牵头组织下,推出了“五五购车节”活动,联合电商平台优惠促销全集团旗下九大品牌的车型全部参与。
潮水褪去,才知道谁在裸泳。这句话显然不适用于家大业大的上汽大众,但那些“吊车尾”的品牌,已经开始说再见了。
2019年10月,疑平安银行内部文件流出,上面写道,“猎豹汽车、众泰汽车、华泰汽车、力帆汽车四家车企年底将进入破产程序,预计涉及上下游汽配供应商产业链合计约500亿元坏账”。要求各经营团队需对存量客户是否涉及四家车企上下游产业链情况进行风险排查。
次日,平安银行回应了网传信息的真实性:相关部门及时根据宏观经济情况,及行业、企业经营变化等信息,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存量客户进行风险排查,属于常规风险管理动作。当事人众泰汽车、力帆股份、猎豹汽车也很快出面给出回应,均称破产消息不实。
尽管如此,近一年来,围绕这四家企业停工、关门、欠薪、维权的新闻不绝于耳。在网络上搜索关键字,关于这四家车企最新的消息是:
7月6日,有媒体发现猎豹汽车售后客服停机;7月8日,杭州市临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澄清公告称,有关铁牛集团总部已进入破产清算程序的内容为不实消息;7月9日,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包括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在内的10家全资子公司,被债权人向法院申请司法重整;华泰汽车,则许久没有了消息,似乎正在无声中告别。
关于信息的流出,如果再仔细梳理下去还有很多,渠道多种多样,内容五花八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你知道的,都是想让你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手机成为了人的一个器官。
也许在这样的世界,认真,你就输了。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汽车商业评论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120491
本文由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撰写,他们为本文的真实性和中立性负责,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第一电动网。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和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所有,如需转载需得到双方授权,同时务必注明来源和作者。
欢迎加入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注册会员登录后即可在线投稿,请在会员资料留下QQ、手机、邮箱等联系方式,便于我们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稿件,如有问题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