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新冠疫情的发展已超出我们所有人的想像!
目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在“外防输入”方面,压力正与日俱增。三天前,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一千万,而且还在继续快速增长,权威专家预测,到两千万的时间比一千万要快得多;在“内防反弹”方面,压力依然很大,目前北京新一轮疫情还未结束,如果未来一周清零,并且不再出现零星病例,按常规两个14天之后防控响应级别下调,那也得到8月份的第二个星期;9月份,全国范围将迎来开学季,这是一次大考;10月底开始,秋冬交替的流感季又将来临,届时倘若再出几个病例,局部的严控又就不可避免。
张文宏教授在年初疫情初期就曾说过,不排除新冠病毒疫情将跨年。现在来看,他当初最悲观的预测成了现在最乐观的看法。不过,我更相信最近一些国际上专家的判断:即使有成功的疫苗,新冠疫情在全球结束也得两年以后,即2023年前才能结束。
疫情形势变化远超预期,所以我们对中国汽车市场走势的判断就要发生大的改变。
如果全球疫情要延至2023年前才能结束,肯定会对全球经济与中国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关于这方面的宏观分析,一些知名机构和著名经济学家都作出了判断。在这里,我只从直接影响中国汽车市场的两个因素来谈一谈。
一、相当一批中小企业要关门。实事求是地讲,对新冠疫情造成的影响,人们的认知是逐步加深的。起初,专家们说,坚持到2月底就可以将病毒憋死,3月中旬大家工作生活就可恢复正常了。打一个比方,如果真是这样,疫情的影响就只不过像让一个正常人献了200 CC、300 CC的血,因此绝大多数老板们认为这个疫情造成的影响是一时的,春节多休息一两周,之后就可以满血复活;接着,发现疫情越来越麻烦,说至少要到了4月底、5月初经济活动才能基本放开,这时候就好比一个人骨折了,需要休养三个月,但老板们认为还是可以坚持的,只当上半年不赚钱;后来,黑龙江、吉林一些地方出现了局部疫情,但地方小,影响不大。可是这次北京又来了新一轮疫情,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讲,相当于上次伤还没好,又来了一次骨折。
许多中小企业的老板们终于认清了,什么叫“疫情防控常态化”!所以,接下来大家将看到的是,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被迫关门。而这些企业中,一部分是第三产业中的服务型企业,另一部分则是外向型企业。
二、绝大多数人的收入将降低。在疫情初期,我在文章中曾说过,体制外的人收入受影响大,体制内的人收入基本不受影响。现在看来,如果“疫情防控常态化”,所有人都将受影响。
对于体制内的人来说,一大批中小企业关门了,外面捞油水的对象就少了或没了。对于体制外的中小企业来讲,起初只是减薪、待岗、少量辞退员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下一步可能是“青山”也留不住了!即使体制内的一些国有企业肩负社会责任感,不辞退员工、不降薪,但季度奖、半年奖少了或没了。估计到今年底发奖金的时候,所有人都将接受收入下降这个严酷的现实。
这两个因素接下来将如何影响中国汽车市场?我们可以从左右市场需求端的三个方面分析一下:
一、购买力。毫无疑问,接下来汽车消费的购买力是下降的,因为收入少了。上半年,由于一些政府出台了一些刺激车市的政策,加上疫情下因个人安全需求产生的强刚需,5月份国内乘用车市场反弹了一把。
但从6月份开始,乘用车市场已开始走软。接下来,随着一些中小企业的陆续关门,估计乘用车市场这一轮反弹会逐步结束。
商用车市场今年3月份开始火爆,同比开始连创新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四个因素导致的:一是“老基建”、“新基建”项目快速启动;二是环保政策越来越严;三是高速公路一段时间免费;四是一大批失业的个人买个商用车自谋生路。毕竟,商用车的定位与乘用车不同,商用车是生产资料,是“挣钱的工具”;而乘用车是消费资料,是一个不断贬值的个“高档消费品”。商用车买了,刚投入运营,钱还没赚回来,估计一段时间内也不会马上更新,所以接下来下半年的商用车市场也会逐渐进入一个平稳期。
二、购买预期。从北京这次新一轮疫情开始,许多人的购买预期将会逐渐发生改变。半年奖金没拿或少拿了,减下去的月薪也没如预期恢复,于是,实际收入的减少将胜过外面那些鼓舞人心的语言,人们会逐步变得冷静和谨慎起来。如果接下来再出现某个地方因疫情反复而严控的情况,那预期还会变得更差。
三、购买时间。这个基本上不受影响,客观地讲,现在我们政府有关部门对如何做好疫情防控越来越有经验、越来越精准。因此,疫情反复对4S店新车交易影响不大,对人口聚集的二手车市场有些影响,但程度也不会太深。
综合以上分析,我认为,今年中国汽车市场的探底不会结束,在下降15%、至2200万辆的基础上,明年有可能继续寻底;而且寻底的时间越长,将来反弹的力度越弱。
如果中国汽车市场真的朝这个方向发展,中国汽车行业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第一、相当一批企业将加速出局。最近,“造车新势力”中的赛麟、拜腾、博郡等之所以接连关门,关键的一个原因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远不如专家们预测增长的那么快,而且不仅没增长,去年还下滑了4%,刚过120万辆,今年可能90万辆都不到了!如果市场出现爆发性增长,大家日子都会好过,该吃肉吃肉,该啃骨头啃骨头,吃不上肉、啃不上骨头至少也有汤喝。现在不是这个情况,“狼多肉少”,连汤也没的喝,所以“造车新势力”倒闭潮还会加速,不少企业可能新车没上市就“胎死腹中”了!
至于传统的燃油车生产企业,毫无疑问相当一批也会被淘汰出局。过去两年,还有一些地方政府救他们,估计今年也不会救了!
第二、存活下来的汽车企业将会越长越茁实。在产品、服务、模式上具有独特竞争力的企业将会存活下来。
其中,最重要的是产品。现在市场在下滑,但有的企业销量却在逆势上扬,比如长安汽车,这一轮的新产品,如CS75、欧尚X7、UNI-T出一个火一个,又比如广汽新能源,新车埃安V等上市后经销商忙不过来,刚上市一年的埃安S又在焕新升级;还有“造车新势力”中的蔚来、小鹏、理想,在新能源汽车巿场B端需求急剧下滑的形势下,反而得到越来越多C端私人用户的认可,而这才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巿场真正令人鼓舞的好消息!
起步不到16万的埃安V上市后供不应求
我相信,经过这一轮市场的洗礼活下来的中国自主品牌,将会逐步与德系、日系品牌靠近,大大拉近与这些汽车强国的差距。
这叫什么呢?就是我们常说的那句话:“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作者孙勇为资深汽车评论家、“老孙论车”微信公众号创始人,现任中德诺浩汽车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拥有十二年汽车媒体工作经历,曾任新华社所属经济参考报汽车周刊编辑部主任、人民日报旗下中国汽车报副总编辑;十年汽车企业工作经历,曾任奇瑞汽车经管会成员兼销售公司总经理、南京菲亚特副总经理兼商务部总经理、国机汽车(中进汽贸)董事兼副总经理。)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老孙论车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119541
本文由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撰写,他们为本文的真实性和中立性负责,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第一电动网。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和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所有,如需转载需得到双方授权,同时务必注明来源和作者。
欢迎加入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注册会员登录后即可在线投稿,请在会员资料留下QQ、手机、邮箱等联系方式,便于我们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稿件,如有问题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