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年年底,在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的 Model 3,将实现100%的零部件国产化。
由于特斯拉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上销量首屈一指,与其建立合作,意味着大量的订单,这对供应商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据汽车之心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至少有 150 家中国 Tier 1 / Tier 2 加入了特斯拉的供应链体系,其供应的产品覆盖三电、底盘、内外饰、车身、汽车电子等各个方面。
而时下,2020 年已经过半,对于还想进入特斯拉供应链的厂商来说,「上车」的时间已然十分紧迫。
1、特斯拉最早的中国供应商
2003 年 7 月,由于看好新能源技术与跑车结合的市场前景,马丁·艾伯哈德(Martin Eberhard)和马克·塔彭宁(Marc Tarpenning)两人在硅谷创办特斯拉。
而比特斯拉成立早一年,宁波慈溪人叶守魁成立了一家主营汽车配件的公司,名为宁波锦艺汽车。
这是叶守魁的第二次创业。
因家族式的管理,叶守魁的第一家工厂经营失败后,他开始热衷研究美式管理的文化。他喜欢重奖有贡献的员工,尤其重视技术研发。
最初,锦艺汽车由 30 多人组成的研发团队,几乎每天都能开发出新的产品。
2006 年,特斯拉主动找到锦艺汽车,希望与后者一同研发电动汽车零部件。很快,宁波锦艺为特斯拉提供了第一个产品——汽车充电插头。
在双方的合作持续十多年后,宁波锦艺向特斯拉供应的产品扩大到 200 多款零部件,其中突出的产品是电流集成板,通过锦艺自主研发的「碳氢清洗」工程,其电流集成板的耗电量比市场上的同类部件节省了大约一半,这成为特斯拉三电技术背后的重要支撑。
叶守魁透露,与特斯拉合作的十多年时间里,锦艺汽车每年投入研发的资金均超过 500 万元。
到 2014 年时,锦艺汽车每年为特斯拉供应的零部件贸易额达到了1000 多万美元(约合 6000 万元),占锦艺汽车当年总贸易额的50%。
如今,锦艺汽车已经更名为宁波叶兴汽车有限公司,公司发展到了 200 多人,像锦艺这样的公司,只是特斯拉供应链中规模非常小的一支。
2、中国供应商集中入场
与传统燃油车相比,特斯拉车型都背负了大量动力电池,为了追求更高续航,特斯拉比传统车企更重视轻量化设计。
铝合金部件供应商旭升股份抓住了这个机会。
旭升股份的核心产品
旭升股份主要提供压铸成型的精密铝合金汽车零部件和工业零部件。
由于具备较强的轻量化汽车零部件的设计和研发能力,从 2013 年起,这家公司开始进入特斯拉的供应链。
2014 年,旭升股份与特斯拉达成全面合作,供应的产品包括传动系统、悬挂系统、电池系统等核心系统零部件。
双方合作至今,特斯拉已经连续多年成为旭升股份的第一大客户。
旭升股份近三年的财报显示,2017 年至 2019 年,该公司对特斯拉的销售收入依次为4.13 亿元、6.69 亿元、5.89 亿元,占该公司主营业务的 56.46%、61.51% 和 54.08%。
随着特斯拉在华销量的增长,还有更多中国供应商陆续进入到前者的供应链中。
2014 年 1 月,鸿海精密集团董事长郭台铭透露,正通过旗下子公司群创光电为特斯拉生产车用面板。
同年 11 月,特斯拉与四维图新基于地图导航开始合作,从而结束了因美国的车辆搭进口载的谷歌地图在国内无法使用,导致进口特斯拉没有导航地图功能的尴尬局面。
2015 年 4 月,均胜电子控股子公司德国普瑞获得特斯拉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BMS)传感器及相关零部件的采购订单。
2016 年 8 月,汽车 NVH 领域的产品提供商拓普集团对外公告称收到特斯拉签发的《供应商定点书 (协议)》。
纵观早期国产供应商供给特斯拉的产品,主要集中在汽车传统制造领域,而很少有涉及 ADAS、智能座舱等智能化零部件。
这与特斯拉很早就在智能化领域选择了 Mobileye、NVIDIA、博世等国际大厂有关,同时中国的智能化零部件起步也较晚,后续想要替代国际供应商仍有难度。
3、真合作与蹭热度
随着上海超级工厂一期的产能爬升和二期的建设,越来越多的供应商都希望挤入特斯拉的供应链。上市公司们如今也总被本土投资者频频「拷问」,「贵公司与特斯拉合作了吗?」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与特斯拉合作的国产供应商至少有150 家,其中大多数为上市公司。
比如,拿下车载摄像头订单的联创电子,向特斯拉提供汽车外饰件产品的京威股份子公司,为特斯拉提供动力电池三元前驱体材料的格林美,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供应制动液及玻璃水等产品的德联集团,最近拿下 Model Y 内饰定点项目的新泉股份,特斯拉汽车 PCB 板唯一指定供应商沪电股份,等等。
特斯拉在资本市场的热度之高,一度也吸引了少数与之「打擦边球」的公司。
一直以来,台湾富田电机都是特斯拉车辆电机的全球独家供应商。
早在 2014 年 5 月,信质电机发布告称,拟收购台湾富田电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479 万股(总股本 19.9583%),交易价格总计约 7142 万元。信质电机的主营业务为生产电机的定转子。
在信质电机宣布收购富田电机的前一年,后者向特斯拉一共销售了 2.6 万台电机,主要搭载在 Model S 车型上。
可以说,拿下富田电机对信质电机直接进入特斯拉的供应链有着重大意义。
为特斯拉提供电机产品的富田电机
但最终,信质电机的收购计划并未获得成功,其收购申请被台湾经济部投审会否决。
虽然信质电机收购失败,但在一段时间内,多家投资机构曾将信质电机列为特斯拉的二级供应商。实际上,信质电机自始至终与特斯拉没有任何真正意义上的业务关系。
与信质电机的「被供应商」不同,另一家上市公司则是主动蹭热度。
2020 年 2 月 5 日至 24 日期间,宜安科技多次在深交所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回应投资者称,该公司属于特斯拉一级供应商,特斯拉是其新能源汽车产品重要客户之一。
这些消息发布后,宜安科技股价一路走高,由 2 月 4 日的 12.62 元/股增至 2 月 25 日的 18.83 元/股,增幅为 49.21%;同期,其市值也激增近 30 亿元至 86.67 亿元。
事实上,宜安科技与特斯拉的合作并未达到「重要客户」的程度,在宜安科技回复深交所的监管函内容中显示,2018-2019 年,该公司为特斯拉提供产品销售收入占总营业收入比例较小,对当期业绩影响不大。
今年 5 月,宜安科技再次明确回应,该公司与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没有直接合作。
4、关键供应商的竞争
由于动力电池能够占到整车成本的 30% - 40%,特斯拉的产销量又极为可观,特斯拉动力电池供应的竞争非常激烈。
全球最好 3 家动力电池供应商LG 化学、松下和宁德时代这几年都在追逐特斯拉的订单。
以动力电池三巨头的强势,这样的现象几乎不可能发生在其他车企身上。
众所周知,特斯拉的电池供应商早期一直为日本松下,而韩国供应商 LG 化学对特斯拉已经窥伺许久。
一位特斯拉前高管曾向媒体透露,尽管 LG 化学与特斯拉正式签署供应合同是在 2019 年 8 月,LG 集团内部在三年前也就是 2016 年就成立了专门服务特斯拉的部门。
随着特斯拉交付量的大爆发,与特斯拉的合作,让 LG 化学尝到了甜头。
今年 1 月份,LG 化学向特斯拉供应了 54.39MWh 的电池。次月,这一数字增长到 201.92MWh。2020 年第一季度,也正是特斯拉史上销量表现最好的第一季度。
第一季度,特斯拉全球共生产了近 10.3 万辆电动车,交付约 8.84 万辆。其中,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产能在一季度迅速攀升,后期已经能够达到 3000 台/周的水平。
根据韩国 SNE Research 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 年第一季度,LG 化学的动力电池装机总量为 5.5 GWh,同比增长达 120%。
最终,LG 化学第一季度动力电池装机量力压松下和宁德时代,占据全球 27.1% 的市场份额,位列市场第一名。
不过,在 LG 化学「干掉」松下时,另一位竞争对手来了。
今年 2 月,宁德时代公告称,公司拟与「特斯拉」签订协议,将向特斯拉供应锂离子动力电池产品。具体供货时间为 2020 年 7 月 1 日起,供货时间为 2 年,协议将持续至 2022 年 6 月 30 日。
特斯拉动力电池领域上演的供应商之争,在地图服务上同样也在发生。
今年 1 月,特斯拉官方发文称,将地图数据服务商将更换为百度地图。一时,业内目光都指向了四维图新,认为特斯拉将放弃使用四维图新的地图服务。
很快,四维图新官方进行澄清:特斯拉进行的产品替换,不涉及对四维图新的影响。
「从 2014 年自特斯拉入华至今日,四维图新一直为特斯拉全系车提供地图产品,四维图新产品能力和特斯拉自身的品牌定位完全一致,双方都注重 100% 安全和稳定的离线环境下路径规划和导航引导。」
5、大批量订单和背后的利润
加入特斯拉的供应链,即意味着大量订单,最终意味着收入和利润。
以主要为特斯拉提供铝合金车身结构件的文灿股份为例,2017 年至 2019 年期间,该公司对特斯拉销售分别为 1.1 亿元、1.57 亿元和 1.26 亿元。
均胜电子,今年 3 月从特斯拉中国手中拿到了约2.2 亿元的订单,其主要向后者提供中控电子类产品。
今年 4 月,华域汽车回应投资者提问称,公司已经实现对特斯拉上海公司相关车型的配套供,产品包括内饰、座椅、保险杠、电池盒及车身分拼总成件、稳定杆等,预计全部产品配套价值量预计在 8000 - 10000 元。
如果以特斯拉周产 3000 辆计算,一周的订单价值就在 2400 万元到 3000 万元的量级。
那么,这些订单能带来多大的利润?
早前坊间一个未经证实的传闻是:特斯拉采购在与供应商洽谈合作时,会以特斯拉美国工厂的采购价格为参照标准,综合计算下来高于国内供应商的平均价格。
再加上新能源车的产品属于新兴技术,需要更多研发投入,所以价格和利润相对也会高一些。
据三花智控估算,由于新能源车的热管理系统控制部件开发难度较高,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单车价值超 6000 元,约为传统燃油车同类系统的3 倍。
不过,特斯拉在造车新势力中以强势的成本把控能力著称,随着国产特斯拉售价不断下调,为特斯拉供货的利润也会将同步减少。
这也是如文灿股份这样的供应商,这几年向特斯拉的供应量持续增加,但实际收入增幅缓慢的原因。
6、加入特斯拉供应链的门槛
如何成为特斯拉国产供应链的一员?这是众多供应商们共同关心的问题。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前文提到的锦艺汽车、旭升股份和均胜电子等公司,都在早期与特斯拉展开了合作,有了良好合作基础后,更容易进入 Model 3,以及与 Model 3 同平台的 Model Y 的供应商名单。
除了提早布局,部分国产供应商还凭借扎实的技术和大规模的研发投入拿下了特斯拉订单。
三花智控主要为特斯拉电池提供热管理系统
以三花智控为例,这家公司具有超 30 年从事制冷业务的经验,其于 2017 年 4 月作价 21.5 亿元收购的三花汽零,后者在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和汽车空调领域也有着近 10 年的研发经验。
三花汽零是少数同时具备电子膨胀阀、冷媒阀、水冷板和电池冷却器等产品的公司。
收购完三花汽零后,三花智控于 2017 年 9 月定增 13.22 亿元, 募集资金用于三花汽零「年产 1150 万套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建设项目」、「新增年产 730 万套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组件技术改造项目」、「新增年产 1270 万套汽车空调控制部件技术改造项目」等。
最终,三花汽零凭借针对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开发的电子膨胀阀、冷媒阀、电池冷却器等产品的技术实力,进入了包括特斯拉在内的主流车企供应商体系。
此外,公司在管理的快速反应也是重要前提。
长三角数字经济公共服务平台主任柳文龙曾分析称,「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数字经济产业的特征。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经济企业在供应链合作商的选择上除了要具备扎实的制造业实力以外,同样注重合作商的数字化智能制造水平和企业管理的敏捷反应能力。」
这样,想成为特斯拉的供应商,提早布局、技术过硬和管理上的敏捷反应都是重要条件。
在 2020 年剩下的半年时间,还想搭上特斯拉的「快车」,留给国产供应商的时间已然不多了。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汽车之心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118474
本文由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撰写,他们为本文的真实性和中立性负责,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第一电动网。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和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所有,如需转载需得到双方授权,同时务必注明来源和作者。
欢迎加入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注册会员登录后即可在线投稿,请在会员资料留下QQ、手机、邮箱等联系方式,便于我们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稿件,如有问题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