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威550插电强混原先被称为荣威550PHEV,翻译过来就是增程混合动力,只不过国家政策力推插电这个概念,所以在最终的商品名称上才出现了插电强混这个名称。这款车型的早期版本其实早就在北京、上海车展就已经亮相,当时是基于老款(中期改款前的)荣威550的外观开发。由于种种原因,这款增程混合动力车并没有赶上改款前的版本,最终,在今年上海车展上以新版本外观亮相后(上汽集团展台,并没有安排在上汽乘用车展台),这回,上汽的增程混动车终于要接受用户的考验了。
荣威550插电强混是荣威品牌推出的第三款新能源量产乘用车,前两款分别是荣威750混合动力(一款轻度混动的产品,使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用户大多是政府部门,政府采购这款混动车型有3.2万财政补贴)和荣威e50,上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投入一直是比较大的,产品在自主车企中也属于第一梯队,只不过上汽并没有走比亚迪那种完全自主开发的路径,上汽新能源车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来自原A123系统公司的技术,只不过A123系统公司被万向收购之后,始终没有上汽的知情人士愿意谈及上汽捷新(即上汽和原A123系统公司的合资公司)的调整情况,难不成以后这家公司会变成上汽和万向的合资公司。
车头部分,550插电强混和常规动力的新550 1.8DVVT基本相同,没有出现1.8T车型专属的氙气大灯、大灯高度自动调整、大灯清洗有点遗憾。
车尾也和常规动力版没有什么区别,上汽似乎是想通过这款科技含量较高的车型提升荣威新550车型的形象,而比亚迪秦则选择通过一款新能源车提升整个品牌的形象,所以就有了比亚迪秦和速锐外内饰设计上的巨大差异。
车侧靠近尾部的右侧是插电的接口,用户可以通过随车提供的家用220V充电器为荣威550插电强混充电,充电时间大约为6~8小时,当然,也可以购买专用充电桩为荣威550插电强混充电,只是充电时间方面暂时还没有明确的数据。
油箱盖的位置和常规动力版相同,位于车右侧
油箱盖开启的状态
轮胎方面,荣威550插电强混的高配车型使用了米其林博悦系列轮胎,和使用相同轮毂的荣威550 1.8DVVT车型并不是同一系列的轮胎,这款轮胎相对注重静音和节能,市场售价大约在1000元一条左右,上汽在这方面还是比较舍得的。而荣威550插电强混的轮胎尺寸和荣威550 1.8DVVT是相同的,在轮胎方面,车辆的极限相对常规动力版甚至有一定的提升。
[page]
内饰方面,荣威550插电强混和常规动力款也没有十分明显的差距,我想,只有非常熟悉荣威的车迷或荣威的用户才能发现其中的区别。
方向盘,显而易见,荣威550插电强混并没有和新550一样取消音响音量调节的方向盘按键,但和750混合动力一样,荣威550插电强混无论高低配都没有配备定速巡航功能,我想,这应该是上汽乘用车新能源产品的一个传统吧。当然,原自动挡车型的换挡拨片也不存在了,荣威550插电强混的动能回收强度是相对固定的,并不能像大众系的新能源车型那样调节回收的介入强度。真皮方向盘的手感还是有点滑。
仪表组,传统的转速表被取消,换成了混合动力车上常见的输出能量计,这样,就能比较直观的显示动能回收的情况和发动机、电动机的出力情况。同时,在右侧的点阵式LED显示屏内可以显示能量流向。不过不太清楚在多媒体系统的屏幕里有没有更加详细的显示。
车窗控制台,和常规动力款没什么区别,不过只有驾驶座有一键向上,其余车窗只有一键向下。
仪表台全景,仍然是那种典雅的风格,并没有为新能源产品做太大的调整。
地台控制区,荣威550插电强混将原启停控制的按键换成了驾驶模式切换的按键,可以在相对节能和相对运动之间选择动力输出的模式。同时,ESC系统也出现在荣威550插电强混上。我们很高兴地看到现在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越来越多的开始配备这一安全配置,包括比亚迪秦、比亚迪2013款E6先行者、长安逸动混合动力。在普及这一配置之后,我们希望ESC的控制能更高阶一点,之前 @38号美系性能控 说ESC在某些极限状况下帮倒忙的情况也是存在的。
音响控制面板,荣威550插电强混和常规动力版的高配车型一样配备了inkanet系统,不过似乎没有为混合动力车型定制一些特殊的功能。
空调面板,荣威550插电强混配备了专门为混合动力车定制的双区自动空调,在功能上和常规动力款有一定的区别。
前排地台的全景,变速器是没有手动模式的,同时,也取消了常规动力款的运动模式和雨雪模式,相似的功能被集成在驾驶模式选择按键之中。
[page]
前排全景,主驾座椅是六向电动的。低配车型是绒布座椅,主驾六向手动调节。副驾驶均为四向手动调节。
后排正面空调出风口被取消,同时取消的还有扶手箱内的空调出风降温功能。不过烟灰缸被保留。
后排空间全景,荣威550插电强混和常规动力版的顶配车型一样采用了后排三头枕加三副三点式安全带的设置(包括低配车型),这也算对得起混合动力车相对较高的售价吧。不过,我真心觉得上汽应该在所有车型中普及这一设置,特别是荣威W5。但后排阅读灯仍然是一个,而不是常规动力版的三个独享式阅读灯。
后排座位4/6分折放倒功能在荣威550插电强混上被取消(原来在这个位置的椅背解锁按钮不见了)。在之前的750混动上被保留的后排座椅放倒功能(在750上没有4/6分折)会让后排座位后方的电池组露出来,最终导致椅背放倒后整个地板出现三个高度差距很大的平面,这就使放倒功能的意义减少了很多,尽管荣威550插电强混的动力地力电池被布置在了另外的地方(后面会提到),不知是什么原因,最终上汽还是取消了后排座椅的放倒功能。
不过,上汽为荣威550插电强混增加了后排扶手后方的通道过载功能,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均在上面做了展示。不过,美中不足的是,隔板是软质的。
[page]
发动机舱全景,和之前展示的样车并没有太多的区别。布置上和常规动力款有了很大的区别。
发动机舱细节,排气端和发动机悬置
电控模块
用于低压电器供电和发动机启动的电瓶,上方的蓄电池管理模块和常规动力车型不同。和比亚迪秦全部抛弃铅酸电池不同,荣威550插电强混仍然使用来自瓦尔塔的蓄电池。
上文提到了ESC组件,这里就展示一下这个组件实际的样子,荣威550插电强混的ESC组件也是TRW天合提供的,不过在控制策略上和常规动力车型有一些不同。组件的布置位置和常规动力车型相同。
发动机ECU被布置在发动机后方的防火墙上
前悬细节,荣威550插电强混和常规动力款使用了相同的悬架结构(麦弗逊式独立悬架),但在调教上有一定的不同,至于差异究竟有多大,只有等拿到量产版试驾车后才知道。另外,个人也觉得中期改款之后的550比改款前悬架要软一些,不知道新能源版本会不会更软。
前轮前方下护板上的导风槽,这个细节和常规动力款相同,这是为刹车卡钳散热准备的。
与常规动力车型不同,荣威550插电强混使用了全下护板,这样会让底盘更加平整,降低风阻,进一步降低油耗。
从后方拍前悬,可以看到L形的下摆臂(铸造件)。图片中还可以看到底盘的加强件。
车底的电线得到了充分的保护,被布置在凹槽中还增加了护板,比纯电驱动的荣威e50保护更加完善,估计上汽认为荣威550插电强混会碰到的路况更加复杂,需要额外的保护。
另一侧和常规动力车型相同的管线就直接布置在凹槽中,并没有增加护板,这一细节也和常规动力款相同。
后悬,悬架结构和常规动力款相同(多连杆独立悬架),原则上,调教和某些细节会有区别。
荣威550插电强混的动力电池组被布置在常规动力车型的备胎槽处,同时,油箱容积缩小了一些,这就为电池的布置腾出了一定的空间。同时,由于荣威550插电强混油耗较低,缩小后的油箱也可以做到和常规动力款相同甚至更多的续驶里程支持。
从前方拍后悬,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防倾杆,汽油滤清器被布置在油箱的右侧。看起来防倾杆的直径并没有为混合动力产品做特殊的调整。
电池后方还是为行李舱留出了一定的空间,这些空间估计可以放置家用充电器。
后防撞梁是荣威550全系标配的,荣威550插电强混作为新能源车当然也执行了同样的标准。另外,由于与荣威550同平台的MG6在EURO NCAP获得了四星的成绩(2013年测试),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荣威550插电强混可以达到EURO NCAP 2013年标准四星,C-NCAP 2013年五星的安全水平。需要指出的是,低配的荣威550插电强混没有前后贯穿式气帘。
总体来看,荣威550插电强混各个细节看起来都比较完善,这也是上汽乘用车产品一贯的特点。不过,实际的表现,也只有经过消费者多年实际使用后才能体现出来。
荣威550插电强混和比亚迪秦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技术路线,相对比较小的主驱动电机功率和并不算快的加速成绩明显说明荣威550插电强混并不想在数据上做出多么抢眼的表现,但在油耗成绩上,尽管比秦油耗高一些,但荣威550插电强混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秦采用双离合变速器作为变速机构,而荣威550插电强混的这一细节尚未向公众公布。同时,内燃机方面,秦的数据也比550插电强混大不少。与秦相比,550插电强混的优势是更精细的做工,更扎实的用料,比亚迪秦的优势是更强大的动力表现和更全面的配置。
荣威550插电强混的高配车型售价25.98万,低配车型售价24.88万,两者差价1.1万,配置差距并不多,但1.1万的差价算是物超所值,配置的差距有:真皮座椅、六向电动调节的驾驶座座椅、天窗、高一级(但同尺寸)的轮胎、前后贯通式安全气帘。不过,24.88万的起价实在是有点高,如果不靠国家的补贴,估计大多数消费者都不会选择这款新能源车型。不过,为什么雷克萨斯CT200h的最低配车型27万多就有人买,丰田普锐斯23万多也有人买,荣威550插电强混24万多大家就这么悲观呢?还是希望大家多信任中国品牌,多给一些机会。
来源:汽车之家
作者:小师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carnews/daogou/26401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