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政策推动下持续火爆,创业项目遍地开花。1月17日,第六届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GNEV6)年度开发者大会上,特为创业团队提供展示舞台,具有良好成长潜力的5家初创企业隆重揭晓。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夏珩发表演讲时表示,小鹏第一款产品想推出的是城市青年的电动SUV,续航大约在300公里,第一批客户定位在一线城市的年轻人。因为相对来说年轻人对电动车的接纳程度比较高。从整个市场表现来看,电动车这几年的发展和SUV在中国的热销都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小鹏把这两个结合起来,做一款时尚的SUV车型。
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夏珩
汽车本身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对于为什么以前很少有人敢进来这个领域?原因无外乎两点,第一门槛比较高,但是可以看到现在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很多互联网投资的金额也非常多。第二由于电动化,智能化的趋势,传统企业在智能化上并没有占有很大的优势,所以我们看到2014年整个汽车行业全球的销量大概是将近8000万辆,而中国大概占了2300多万辆,整个的体量是非常大的。
在生产方面,实际上现在整个中国汽车行业还是存在着一些企业想进行一些变化,所以我们也是希望能够跟一些整车厂合作,一起做车的事情。我们大概在2014年中小鹏汽车正式成立,有一些传统车企的成员,也有有一些阿里、腾讯互联网这样公司的人。
互联网汽车造车优势:
第一,传统企业的文化决定了传统车在技术创新这个领域是很难做到极致的。夏珩介绍,“开始做汽车创业这个事是比较抗拒特斯拉的技术和模式,但是我在深入拆解和研究特斯拉的时候,我发现有一点非常关键的,它在整个开发的过程中注重到一个非常关键的理论,就是快速迭代。电池是模块化的设计,自动驾驶传感器的选择和布置都是考虑到了升级的需求,所以这也是我们核心的一点。在研发过程中会用很多新的手段加快我们的研发,做出一个极致的产品。在软件和电子硬件上面可以做到可拓展可升级。第二个在硬件方面,通过模块化的设计使得客户有更好更高的功能需求,可以很快进行更新和迭代。”
第二,目前电动车这个市场还在萌芽启动,有更多的企业加入进来会有更好的促进作用。如果没有国外的企业进来,中国的创业公司很难起来。所以目前在蛋糕做大的过程中,可以以本土化有意思的创新做一些公司。在维修售后方面,汽车后市场创业掀起了高峰,很有可能跟汽车快修结合起来,降低我们的售后门槛。再有一点,目前投资主要以互联网公司的资金和互联网CEO为主,可以借助很多已有的互联网的资源得到后端的服务。
小鹏汽车公司简述:
团队组成方面,夏珩介绍,团队主要是由整车公司,互联网,零部件公司这样三块组成的。夏珩本人2008年进入广汽工作,一直从事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的开发工作,正好在读大学期间,在广汽研发期间赶上了电动汽车研发的生产,工作期间在欧洲待了一年,跟国外工程师一直研究电动车的技术。据了解,小鹏团队的特点就是汽车团队为主,融入互联网人才,有30、40位互联网的CEO作为导师,最主要是广州几家比较大的互联网企业。
技术重点领域,小鹏汽车从2014年中到现在,主要精力还是集中在三电一屏的开发。夏珩表示,电动车高频度强感知的一些客户体验的痛点,都是跟续航、加速、人机交互相关,主要是集中在三电一屏方面,所以我们想把三电一屏做扎实,做可靠。最开始想借助宝马i3的技术体系去学习,后来发现整个技术充满了封锁,供应链也是完全封闭的。再到后来拆解研究了特斯拉,并且跟特斯拉供应链进行了对接。
点评团提问
长石资本及长乐资本合伙人何华峰:如何维持公司的投资人跟管理团队的关系,从而使得团队能全身心投入?
夏珩:我们这个团队跟其他互联网造车团队不一样,一开始的定位就是以汽车人为主,互联网的人给我们提供思维、想法和文化基因的注射,双方一起磨合。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给我们提供的帮助更多的是在融资层面的,在整个公司文化的建设和产品层面,对客户属性的判断层面。何小鹏在我们这边更多是一个投资人的身份,但是我们有一些其他互联网的人才,他们可能给我们全职在做。
第一我们的产品定位是年轻,实际上我们买了四辆特斯拉,所以对特斯拉技术的研究是比较深的。当时只想用特斯拉的三电一屏的技术,让普通消费者体验到更高的感受,所以我们希望年轻人有一个比较亲民的品牌。
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殷承良给出了相关建议,他表示,第一个就是纵观现在互联网和汽车的结合,有一个“3+1”的模式,第一个从互联网介入汽车,技术、平台、资本这是3大。“+1”就是国内特定的产业政策。细分看,真正能做成的平台必须要技术;像乐视的云平台,阿里的云平台,所以还是建议在平台上考虑。其次是强大的资本,无论是百度、乐视资本量都是充足的,有很好的技术、平台、技术才能有一个好的基础。最后一个建议就是,必须考虑我们国家的产业政策——汽车准入资质。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刘万祥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shuju/41911
本文版权为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或建立镜像。违反者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17001180190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