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造车造芯的董明珠又“被站”上了风口浪尖,因为南京银隆因工程欠款,被法院查封。而纵观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像银隆厂区大面积停工,欠薪员工出走这样的消息也是应接不暇。新能源车补贴退坡的影响开始逐步扩大,行业似乎迎来大洗牌,该如何避免被淘汰的命运呢?
行业表象:政策推动成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国
从2014年开始有人购买新能源汽车,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增长,截止到当年的11月,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已经占整体汽车销量的1%,在这一年中国成为了新能源汽车全球最大市场。
在2009年初,财政部、科技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以来,政府对新能源购车的补贴已经持续了9年,这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据Frost&Sullivan披露,2014年以来中国新能源车在全球占比迅速攀升,仅三年时间从份额不到10%提升至44.39%,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产销国。
而我国之所以能够在短期的时间,拿下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大国,是因为国家政策的驱动和支持。为了推广新能源汽车,中国建立了完善的推进政策体系。
其中,最为着重的就是财政补贴,这种补贴的政策,也是国家启动新能源发展,最为直接的一种方式。通过补贴之后,并且明确的地点,公共区域新能源的补助,新能源也因此而逐渐拉开了时代的序幕。
最早期新能源汽车试点主要是公共区域,之后虽然政策补贴不断变化,逐渐的向私人领域进行延伸,从25个试点城市,到后来的88个试点城市,最后推广到全国。
技术也是从单一,逐渐的延伸到更加细化的层面,从乘用车领域,逐渐的增强加大到了汽车行业发展的新导向。到2018年,很多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也开始逐渐的下降,相对地对电池补贴会更多。
为了能够全面打开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层面,2014年财政部还发布了关于购置税免征相关的通告,这个公告至今都还在实行当中。不仅免收购置税,还不限制新能源汽车的摇号,新能源汽车的限行等政策,进一步的将新能源推进私人领域。
当然,财政补贴并不是长久之计,按照国家相关规划,2020年之际新能源补贴政策将会完全取消,为了避免新能源汽车出现断层,2017年9月份开始实行双积分政策,对于车企油耗水平和新能源汽车产量进行严格要求。
行业实际:企业亏损严重抛售资产以资抵债
近期,南京银隆因为工程欠款,一度被法院查封;银隆诸如厂区大面积停工,欠薪员工出走的消息也应接不暇。无独有偶,颇受资本市场青睐的蔚来汽车终究也没有绕开交付与盈利这两大难题,预计今年亏损将超过51亿元。
业内相关人士表示,银隆和蔚蓝汽车所面临的困境不是个案,诸多造车新势力,都陷入了资金泥潭。
除了10亿元欠款之外,珠海银隆还面临更多的风波。近段时间,一提到银隆,诸如厂区大面积停工,欠薪员工出走的消息应接不暇。而这也得到了银隆高层的证实。
证券日报称,珠海银隆总裁赖信华表示,说到一些生产线的停产,其实很正常。前管理层在没有进行市场调研的情况下,盲目投资电池生产线,由于供需不匹配,导致大量库存。为此暂时停产,对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
亏损似乎是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目前需要面临的问题。曾经风光无限的特斯拉如今现金流已经连续5个季度为负。最近三年,只有在2016年第三季度现金流为正的4.24亿美元,目前接近负 15 亿美元。因此,特斯拉的负债不断叠加。目前债务达到105亿美元,大约相当于特斯拉总市值的五分之一。
而国内的小鹏、威马、游侠、拜腾等仍然在智能、网联、电动、共享等概念中挣扎,量产问题难以解决。对于正在申请资质的新造车势力而言,巨额的资金支持及研发生产将是摆在眼前的第一道难题。
正因为目前面临的资金窘境,不少新能源汽车开始抛售手中的新能源资产。比如,京威股份。而动力电池排名前三的沃特玛,也在上个月底宣布放假半年,随后发布公告变卖公司资产抵债。
行业未来:大浪淘沙产品始终是核心竞争力
补贴退坡将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行业的盲目扩张,同时也将淘汰掉尾部低水平车企。前段时间,厂商密集推出诸多售价低廉的车型来占领市场,以图获得更多补贴,但随着补贴紧缩,诸多没有技术含量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将被加速淘汰。
业内人士分析称,所有车企都无法回避“补贴即将在2020年全面退坡”的问题,而在补贴即将消失之际,未来各大厂商的技术水平或许将成为赢得市场、获得消费者青睐的关键指标。
而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出现寡头,同时也将会有大批量的企业面临淘汰。随着淘汰赛的开始,随之而来的必然是价格战。相关企业有两个选择,一跟着打价格战,看谁能战到最后;二是不跟按照自己的策略去走,探寻自己的出路。
价格战在任何行业都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随着行业集中化出现,将会出现行业和市场高度认可的品牌,行业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差异化是避开价格战的一种有效办法。
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同质化竞争明显,我们认为,后期新能源汽车产业企业,不管是主机厂、运营商都需要对客户进行细分,找到自己的定位,实行差异化竞争才能够生存下来。
这其中,从动力电池领域来看,国产电池与日韩企业相比差在了一致性,因此对该领域的各大企业来说,除了提升能量密度,还需要从工艺、技术、管理、材料验证等多方面去提升自身的制造能力。
而从整车制造来看,竞争的核心是产品,只有为客户提供有更高性价比的产品才能够赢得客户青睐。而要提供高性价的产品,除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同时要降低自身的成本。此外,还要有优良的售后保障服务。
整体来说,现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虽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但无可否认的是,新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因此前景依然广阔。随着国家的持续支持,产业自身技术性能的成熟,行业必然会朝着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走。
来源:亿欧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shichang/74203
以上内容转载自亿欧,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