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3. 市场
  4. 中国软包动力电池龙头“虚位以待” 谁最有资格坐上宝座?

中国软包动力电池龙头“虚位以待” 谁最有资格坐上宝座?

高工锂电网

凭借高安全性、能量密度提升空间大等优势,软包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应用比例逐年上升。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数据显示,2017年软包动力电池开始放量,产值同比增长超过30%,未来还将随新能源汽车的放量进一步提升。

从应用端来看,软包动力电池在乘用车领域应用居多,在电动客车及物流车领域也呈增长趋势。从车企配套情况来看,包括现代、福特、沃尔沃、戴姆勒等国际领军乘用车企业,以及国内北汽、上汽、奇瑞、上海通用、江铃控股、重庆长安、陕汽通家、奇瑞商用车、江西昌河等车企都发布了多款配套软包动力电池的车型。

软包动力电池广阔的市场前景不言而喻,但其也面临着来自方形电池的强势“挤压”。从1-11月电池厂商装机量排名来看,以方形电池为主的CATL市场份额最大,遥遥领先于其他厂商。另一家也以方形电池为主的比亚迪以位居第二,两家电池厂商合计市场份额接近一半。

GGII分析认为,当前国内动力电池竞争格局中,方形仍占据大部分市场。软包电池若想破除方形“挤压”势力,充分发挥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两大突出优势与之抗衡的同时,突围的关键点在于有龙头企业带头引领软包电池的市场发展。

事实上,LG化学一直是国内软包动力电池企业对标标杆,是海内外公认的软包电池企业龙头。但国内软包动力龙头暂时缺位,这也将加速内部竞争。

经调研发现,目前万向A123、微宏动力、桑顿新能源、天劲股份、妙盛动力、国能电池、捷威动力、孚能科技及兼备软包电池实力的力神等在软包动力电池领域具有领先优势。技术实力、产能规模、供应链管理等多方面激烈比拼之下,谁能够坐上软包动力电池龙头宝座?

20171-11月装机量一窥端倪

GGII数据统计显示,20171-11月动力电池装机总电量约24.65GWh,同比增长23%。其中,宁德时代、比亚迪、沃特玛、国轩高科4家电池企业装机总电量排名前列。具体见下图:

blob.png

510名排名虽然有变动,但总体变化也不大,主要集中于比克电池、孚能科技、星恒电源、上海德朗能、远东福斯特、智航新能源、力神电池、天劲股份、捷威动力、银隆新能源、中航锂电等11家动力电池企业。

从技术路线来看,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星恒电源、中航锂电、银隆新能源以方形电池为主;沃特玛、比克电池、上海德朗能、远东福斯特、智航新能源以圆柱电池为主;孚能科技、捷威动力、天劲股份、国能电池以软包电池为主。

力神电池及亿纬锂能的产品系列较为齐全,涵盖方形电池、圆柱电池及软包电池,其中亿纬锂能的软包电池相较于其他两种类型电池偏少。天能能源同时具备圆柱电池、软包电池生产能力。另外,18650圆柱电池领先企业远东福斯特新能源江苏宜兴动力电池基地兴建中,该基地计划产能6Gwh,主要生产方形及软包动力电池。

单从企业数量来看,装机量排名前10的方形、软包、圆柱电池企业数量分布比例差不多,但方形电池企业总装机量远高于软包及圆柱电池。软包电池与圆柱电池势力旗鼓相当,但面临着方形电池的强势挤压。

从孚能科技、捷威动力、天劲股份、国能电池这几家“纯软包”企业配套车企情况来看,孚能科技主要客户群体为北京汽车、北汽新能源、江铃控股、云南瑞丽汽车、北汽镇江汽车、重庆长安、江西昌河等车企;捷威动力主要客户群体包括长安、奇瑞、东风、众泰等车企;天劲股份成功配套陕汽通家、奇瑞商用车、唐骏旗下热卖车型等。

国能电池客户涵盖乘用车、客车、专用车全品类,目前已经与上汽通用五菱、江铃、川汽野马、华晨鑫源等企业的几十款A00级乘用车车型进行了技术对接和批量供应,专用车领域的客户主要有青岛一汽、东风汽车、湖北新楚风、北汽银翔等多家车企。

总体而言,软包动力电池在新能源乘用车应用居多,物流车紧随其后,客车次之。在今年纯电动乘用车装机电量超越客车成为最大细分市场的情况下,可以预见,未来在纯电动乘用车市场大展拳脚的软包动力电池企业冲击第一阵营的概率较大。

“技术+资金”支撑软包动力电池发展

软包电池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1)安全性能好,在结构上采用铝塑膜包装,发生安全问题时,一般会鼓气裂开,不会爆炸;2)重量轻,软包电池重量较同等容量的钢壳锂电池轻40%,较铝壳锂电池轻20%

3)内阻小,可以极大降低电池的自耗电;4)循环性能好,循环寿命更长,100次循环衰减比铝壳少4%7%5)设计灵活,外形可变任意形状,可以更薄,可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制,开发新的电芯型号。

综合来看,软包动力电池安全性和能量密度优点十分突出。2017年“锂电供应链好产品全国巡回调研活动”信息显示,孚能科技量产的三元软包电池能量密度达220wh/kg,同时在推更高能量密度的产品,现有产品系统能量密度可达140-160wh/kg

来自2017高工锂电金球奖的参评资料显示,捷威动力目前量产的三元软包电池单体比能量已达210wh/kg240Wh/kg单体电芯即将批量生产;结合电池系统的拓扑仿真设计,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超过150Wh/kg260wh/kg单体电池也完成B样开发。

天劲股份在采用软包叠片工艺的基础上,推出32Ah37Ah45Ah为主的三元电芯,目前其三元软包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密度达到230Wh/kg,三元系统能量密度已达到140-150Wh/kg

国能电池保障电池安全性达到国家标准的情况下,公司磷酸铁锂电池已经突破了常规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达不到180Wh/kg瓶颈问题,在高能量密度的基础上循环突破3000次,容量保持在80%以上电性能指标;复合三元电池40Ah量产电芯的单体能量密度已经达到190Wh/kg,循环寿命超过2000次。目前已经成功开发能量密度达到230Wh/kg的电池,循环寿命超过2000次。

不过,并非所有电池企业都能够像上述企业一样能够在动力电池领域充分发挥软包电池优势。

高工锂电了解到,软包电池封装是最难控制的关键环节。如果没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技术积累,一般企业不会冒然投入软包电池生产线。技术实力不过关,生产产品一致性不合格,容易发生漏液、鼓胀等问题。

同时还有一个细节需要指出,软包电池一般采用铝塑膜包装。尽管目前国产铝塑膜也逐渐开始替代,但目前国内主流软包电池企业仍多选用进口铝塑膜。这导致成本高启,资金实力也成为制约软包电池企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调研数据显示,当前全球铝塑膜市场和技术一直被日韩等少数企业垄断,国内企业市场份额仅为5%。铝塑膜成本占软包电池成本的15%左右,国内外价格差距约在20%~30%。因此铝塑膜实现进口替代对国内软包电池企业意义重大。

在此背景下,近几年大批量企业进军铝塑膜行业,已经出货的有上海紫江、道明光学、佛塑科技、苏达汇诚、东莞卓越、苏州锂盾、杭州福斯特、明冠等,已投产的企业有通产丽星、乐凯、中金玛泰、亚太科技、台虹、韩国EAC、珠海赛维等,另外还有数十家企业开始涉足并布局铝塑膜行业。

随着铝塑膜国产化进程的加快,软包动力电池的竞争优势将会更加明显。

来源:高工锂电网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shichang/63033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2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热文榜
日排行
周排行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