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国内外汽车行业有哪些大事件发生?
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启动
2月18日,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正式启动。结合近日吉林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发布的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备案公示信息,双方投资209亿元打造的新能源工厂将于4月正式开工,预计竣工时间为2024年12月。该项目占地面积246万平米,规划年产能15万辆,建成后将生产三款纯电动新能源车型。
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启动大会;图片来源:一汽
按照更早之前传出的消息,奥迪一汽新能源工厂初期会引入高端电动车平台——PPE(Premium Platform Electric)平台,生产两款纯电SUV奥迪Q6L e-tron(eQ5)、奥迪Q6L e-tron Sportback(eQ6)和一款纯电动轿车E6L Limousine。
盖世点评:奥迪一汽是奥迪在中国的第一家控股合资公司,不仅是投建新能源工厂,接下来其在国内电动车领域势必还会有很多大动作,不过从工厂投建的节奏看,奥迪一汽首款车型似乎不会太快推出市场。
传大陆集团考虑拆分为4家公司
据外媒报道,大陆集团正考虑拆分为四家独立的公司以提高市值,但该公司还必须说服其大股东舍弗勒集团接受这一计划。
据悉,大陆集团考虑拆分为轮胎、自动驾驶、汽车和ContiTech这四个部分,未来这四家公司可能会被出售,也可能单独上市。此举将使大陆集团的市值从当前的约175亿欧元提升至400至450亿欧元。
该媒体还称,大陆集团大股东可能会反对该计划,但未说明原因。舍弗勒集团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大陆集团拒绝对该报道置评,并表示目前没有改变公司结构的计划。
盖世点评:按照上述说法,如若分拆上市,大陆集团市值有望得到相当大幅的提升,看起来确实诱惑力极大,不过企业自然不是“想拆就能拆”,这其中有太多的利弊需要权衡。
传大众欲收购华为自动驾驶部门
2月17日,据外媒援引内部人士的消息报道,大众汽车集团正与华为进行谈判,希望收购华为的一个自动驾驶部门,收购价格或达数十亿欧元。双方高管已经进行了数月的谈判,其中涉及一些大众集团不太有优势的技术系统。
该报道称,大众希望收购的华为自动驾驶部门拥有700名员工,其中有大约50名专家。对此报道,大众集团一名发言人拒绝了外媒的置评请求。
此前,对于大众和华为可能成立自动驾驶合资公司的传闻,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冯思翰在1月的媒体沟通会上表示,两家公司确实在进行商讨,但是彼时没有可以确认的消息(包括成立合资公司)。
盖世点评:目前来看,华为几乎不可能出售核心的自动驾驶资产,且假设真的要卖给大众这一外资企业,中间也会涉及多方面障碍,可行性甚低,因此相对于收购,二者“合资”的可能性更大,也更靠谱些。
奔驰因芯片供应紧张暂停在德国接受E级车订单
据外媒报道,受全球芯片供应短缺影响,梅赛德斯奔驰将在德国暂停接受E级车的订单。
奔驰E级车;图片来源:奔驰
梅赛德斯奔驰发言人表示,该公司已经暂停接受E级车的订单,此举只针对德国市场。他在发给媒体的一封邮件中表示:“现有的库存新车依然可以订购。”此外旅行版本的E级车型也依然可以订购。暂停接受订单的措施已经于2月11日生效。
另外,今年1月底的时候,该公司还宣布将暂停接受G级越野车型的订单。
盖世点评:尽管多数车企表示,芯片短缺问题将在今年内解决,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形势似乎仍比想象中严峻,在今年彻底结束这一局面可能性并不大。
电装收购台积电日本子公司逾10%股权
2月15日,台积电、索尼集团半导体子公司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和丰田零部件供应商电装联合宣布,电装将投资3.5亿美元,收购台积电日本芯片子公司Japan Advanced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JASM)逾10%的股权。
台积电将通过JASM在日本熊本县新建一座芯片工厂。台积电计划于今年开始建设该厂,并于2024年底投产。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台积电还将利用12/16纳米FinFET工艺技术和此前宣布的22/28纳米工艺技术扩大该工厂的生产能力,并将12英寸晶圆的月产能提高到5.5万片。
盖世点评:芯片需求的快速增长叠加芯片短缺的现状,使得芯片在全世界各个行业范围内成为了多方争抢的“肥肉”,显然电装也想借此分得一块。
上汽集团今年欧洲市场销量目标超12万辆
2月17日,上汽集团表示,今年集团将重点布局欧洲市场,计划全年销量目标超过12万辆、网点布局超1200家。同时,基于上汽集团全新纯电架构打造的“全球车” MG EH32,今年将率先在欧洲市场首发。
据悉,上汽MG品牌在欧洲已设立超过500家门店,近两年在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瑞典等欧洲发达国家市场销量不断上扬。数据显示,今年1月,上汽海外整体销量突破6.5万辆,同比增长74.4%,在欧洲、澳新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销量占比高达四成。
盖世点评:事实上,不只是上汽,长城汽车、吉利汽车、小鹏汽车等诸多车企正扎推奔赴欧洲,当然对于这些车企来说,无论是要撬开欧洲的大门,还是要寻求更大的增量,要克服的困难都不是一丁点。
来源:盖世汽车
作者:Mina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shichang/168393
以上内容转载自盖世汽车,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