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是纯电动汽车的唯一能源,它除了供给汽车驱动行驶所需电能外,也是汽车上各种辅助装置的工作电源。蓄电池的各项性能指标很大程度地决定了汽车的行驶性能,如纯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和加速或爬坡动力性能等。因此,世界各国均将电动汽车电池视为研发重点,给予大力的政策以及财政支持。
自1970年Propulsion BatteriesLimited申请第一件纯电动汽车用蓄电池专利申请US3928080以来,几乎每年都有新专利申请被提交,尤其在1991年后,有关纯电动汽车用蓄电池的专利申请相较于之前成倍增长。
日本:目前,日本纯电动汽车用蓄电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锂电池,其次为铅酸电池、镍氢电池和钠电池等。从世界范围内的专利申请的总量来看,日本拥有的纯电动汽车用蓄电池及其管理系统相关专利申请数量最多。从日本国内的专利申请量来看,在和纯电动汽车用蓄电池及其管理系统有关的6782件专利申请中,其中超过90%的专利申请来自日本申请人。无论是从世界专利申请的拥有量角度,还是从日本专利申请中日本申请人所占的份额角度,日本在纯电动汽车用蓄电池及其管理系统领域都是实力最强者,掌控着绝大部分专利技术。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国,美国较早开展了电动汽车技术研究和开发。目前,美国纯电动汽车用蓄电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锂电池,锂电池相关专利数量占动力电池专利数量的70%以上,其次为铅酸电池、镍氢电池、空气电池和钠电池等。从世界范围内的专利申请的总量来看,截至2010年6月,美国的纯电动汽车用蓄电池及其管理系统相关专利申请数量位于日本之后,排名第二。从美国国内的专利申请量来看,在和纯电动汽车用蓄电池及其管理系统有关的专利申请中,来自日本申请人的专利最多,接近总量的60%,而来自美国申请人的专利申请数量次于日本。
德国:目前,德国纯电动汽车用蓄电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锂电池,其次为铅酸电池、镍氢电池、钠电池和空气电池等。从世界范围内的专利申请的总量来看,截至2010年6月,德国的纯电动汽车用蓄电池及其管理系统相关专利申请数量居世界排名第6位,与排名首位的日本专利数量相差很大,仅占日本申请量的11%。从德国国内的专利申请量来看,德国申请人持有的专利约占总量的43%,高于排名第二的日本。在全球范围来看,德国在纯电动汽车用蓄电池及其管理系统领域的技术实力远不及日本,但是在本国范围内,德国拥有较强的技术优势,专利拥有量高于日本。
韩国:当前韩国汽车产量和出口量分别名列全球第五位和第四位。韩国纯电动汽车用蓄电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锂电池,其专利申请量远远高于镍氢电池、铅酸电池和钠电池。从世界范围内的专利申请的总量来看,韩国纯电动汽车用蓄电池及其管理系统相关专利申请数量在日本、美国、中国和欧洲之后。从韩国国内的专利申请量来看,在和纯电动汽车用蓄电池及其管理系统有关的专利申请中,申请量最多的专利申请来自韩国本国的申请人,日本申请人排名第二,申请量仅次于韩国。这两个国家在蓄电池及其管理系统领域的韩国专利申请量远远高于排名第三的美国及其他国家。
中国:我国围绕提高单体电池的电性能、安全性能和寿命等综合技术指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攻关,目前高功率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性能有了较大提高。从世界范围内专利申请的总量来看,中国在纯电动汽车用蓄电池及其管理系统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仅次于日本和美国,排名第三。从中国国内的专利申请量来看,日本在我国拥有的专利申请数量最多,松下、丰田、三洋等知名日本企业在中国拥有数量较多的高质量的专利。我国国内企业中,比亚迪汽车在电动汽车电池技术领域的研发实力较为突出,主要以锂离子电池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为研究重点,对电池结构及制造方法十分重视。比亚迪汽车早在2003年就申请了第一件纯电动汽车用蓄电池及其管理系统的中国专利,2003年开始在纯电动汽车用蓄电池及其管理系统方面进行海外市场专利布局,第一条海外申请的专利是在美国。
在未来几年的时间里,在电动汽车领域的知识产权竞争中,日本将走在美国、欧洲和其他国家的前列。但由于电动汽车产业正处于快速成长期,许多关键技术尚未出现成熟的解决方案,美国和欧洲依托其强大的基础研究优势,极有可能在某些关键技术上率先取得突破性进展,重新获得竞争优势。加之韩国和中国等汽车产业的后起之秀不断加大电动汽车的研发投入,可以预料未来电动汽车的竞争格局将更加复杂。
( 编辑/董海荣 )
来源:盖世汽车网
作者:综合报道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shichang/11722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