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多数企业即将复工,疫情防控达标才是复工的前提,口罩已经成为企业能否复工的关键。当前各地纷纷出台财政金融政策,支持企业复产、增产、转产,加快口罩等物资等生产。
除了一些纺织服装类企业外,许多原本与医药制造不相关的行业公司也开展“跨界”,临时获取资格置办设备,开始转产口罩,包括一些汽车企业也转产口罩。
福建将日产口罩2000万个
福建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做好福建省疫情防控物资扩产、转产、新建“三个一批”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加强合力推动,组织企业开足马力、全力生产,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采取扩产、转产、新建等方式快速扩大口罩、防护服等应急物资产能,尽快实现全省口罩日产量2000万个(其中:医用N95日产量100万个、医用外科口罩日产量200万个)、防护服日产量10万件。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对照目标分解任务,切实担负主体责任,立下军令状。”《通知》要求。
《通知》要求,要开足马力“扩产一批”,实施“一企一策、一日一调度”,实行政府干部挂点、驻企,“一对一”盯企业、盯生产,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的困难问题,最大限度促进现有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释放产能、满产达产,加快实现增产扩产。
同时,加大支持“转产一批”。细化摸排有条件转产的企业名单,引导企业加快转产速度,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进一步提标提质、转产扩能,引导有条件的民用防护品生产企业转产口罩、防护服。优先选取有洁净车间和杀菌设施的企业转产医用口罩和防护服。
“我们这里有个厂转产,原本要15天出图纸的,现在1天就出了。这个企业是实施原有的厂房改造和新建厂房,两条腿走路。新建的厂房是一个晚上拆掉,整平1000多平米的地块。”福州市当地一位政府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福建在支持企业转产、增产口罩、防护服方面,力度非常大。“现在是疫情紧急的时候,我们现在的速度就是雷神山速度。”
在福建莆田市,当地制鞋等轻工产业十分发达。根据媒体报道,当地自主研发,仅用了不到10天时间,日产量就从零增长到上百万个。莆田市市长李建辉说,“全市常住人口近300万,即将到来的复工、开学高峰,一天的口罩用量在150万个以上,靠外面调配、社会捐赠是杯水车薪,只能生产自救。”
根据报道,李建辉说,截至8日,莆田自主生产的口罩日产量达到百万以上,预计两天后能达到200万的日产能,能够满足全市需求,甚至还可以给全省乃至全国提供一些口罩。
在生产资质方面,《通知》提到,要简化审批程序。对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等防护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生产许可和检验检测等实施特别措施,采取告知承诺应急审批制,简化申报资料,合并产品注册及生产许可证检查流程,启动加急检验检测程序,同时认可企业部分自检报告。对符合许可条件的企业现场确认后立即办理产品注册和发给生产许可证;对申请应急审评审批的企业,符合要求的,颁发有效期3个月的临时医疗器械注册证和生产许可证,可视疫情情况予以适当延长。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分析,福建的纺织服装等轻工业十分发达,转产、增产口罩、防护服等物资有很好的基础,但对企业来说,转产需要新购置机器设备,而且现在口罩生产的原材料、物流、人工成本都在上涨,再加上未来疫情结束后,口罩的需求将明显下滑,购置的机器设备将闲置,所以折算下来生产成本高,企业也会有各种顾虑。因此有关部门要采取多种扶持举措,比如价格激励、购置机器补贴等形式,打消企业的顾虑,提高企业转产、扩产的积极性。
前述当地政府人士告诉记者,在机器购置补贴、生产补助方面,当地政府已经做了一系列安排,打消企业的疑虑。
《通知》提出,支持各设区市统筹财政资金用于企业的设备补助、员工奖励、贷款贴息等,激励企业迅速增产增效。对企业在疫情期间增加的生产运营成本予以补助;在政府收储任务结束后,若企业生产原料或半成品出现大幅库存,可由政府采取回购、补贴差价等方式兜底解决,所需费用省市财政共同承担。
在服装、鞋帽生产大市泉州,该市提出,自2020年1月26日至2月底前,对新购置或通过设备改造的口罩生产设备和防护服热压机生产设备安装到位并生产的,按设备投入金额的30%给予补助。疫情存续期间,对企业口罩日产量达20万片、40万片、100万片,防护服日产量达2000件、3000件、5000件,分别给予10万元、20万元、30万元一次性奖励。
各地开足马力
不光是福建,包括广东、浙江等地也在全力扩大口罩、防护服的生产规模。在广东,复产、增产、转产,广东口罩生产企业正全力奋战,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防护物资保障。
2月7日,广东省省长马兴瑞赴佛山、东莞市调研疫情防控期间物资保供稳价工作。他表示,随着节后返工潮到来以及防控工作深入开展,防疫物资需求量进一步加大。对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扩大重点急需设备及关键零部件生产予以财政金融支持,加大技改奖励力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在浙江,该省日前提出,要优先保障医用口罩的生产,全力做好省控重点口罩企业的生产经营保障工作。支持其他口罩生产企业出口转内销,支持民用口罩生产企业提升转产医用口罩,支持有条件的生产企业转向口罩生产。采取有力措施,特事特办帮助企业解决用工、资金、原材料供应、资质等相关问题,确保企业满负荷连续生产。
在江苏常州,此前2月4日,常州市工信局发出《致广大纺织服装等企业家的倡议书》,倡议纺织服装等企业临时转产口罩、防护服等防疫急需用品,还开出“绿色通道”帮助服装企业,向省、市药监部门递交临时转产申报材料。
在疫情防控当口,不少上市公司也纷纷转产口罩、防护服等物资。2月5日,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002644.sz)发布公告称,根据当前市场需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公司拟增加经营范围:“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口罩、防护服等生产和销售”,并修订《公司章程》相关条款。
不仅仅是纺织服装类企业,许多原本与医药制造不相关的各行业公司也开展“跨界”,临时获取资格置办设备,开始转产口罩。
2月6日,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汽通用五菱)宣布,联合供应商通过改建生产线的方式转产口罩。生产线建成后,口罩日产量将达170万个。
广州天河一家从事医疗保险和加油卡销售的企业负责人张明告诉记者,未来随着口罩等防疫物资产量的提高,企业复工的防疫基础逐步扎牢,企业复工复产的步伐将加快。
来源:第一财经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shichang/108935
以上内容转载自第一财经,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