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4 月,芯片皇帝 Jim Keller 离开特斯拉加入了英特尔,担任公司技术、系统架构和客户端事业部高级副总裁兼芯片工程事业部总经理。最近,Jim Keller 在接受外媒 VentureBeat 和 AnandTech 的采访时透露,他们正在对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和客户端进行一些根本性转型。
「现在公司已经启动了新计划, 以在我们进入异构制程和架构时代之际, 从根本上改变芯片的开发方式。」英特尔首席工程技术官 Murthy Renduchintala 表示。
在特斯拉时,Jim Keller 从事 Autopilot 的硬件相关工作, 来到英特尔后,他将领导公司系统芯片(SoC)的开发和集成工作,包括打造能在一套系统内应对几乎任何任务的芯片。
目前,Jim Keller 和团队一直在完成各种项目和开始新项目。他认为,对于具体项目有两点让他感到有趣,一个是开发真正不同且成功的产品;一个是和工程团队一起合作,确保减少工作场所中的摩擦、打造更好的跳板、制定流程、建设组织。
由于英特尔的规模是特斯拉的 5 到 10 倍,新环境让 Jim Keller 感受最深的就是这里的人才够多。「英特尔有足够的工程师,并且企业文化注重合作,也会留住人才。我参加过很多会议,当你要解决一个问题、需要专家时,一下就有 50 个出色的人出现了,这太有意思了。」
而对于和团队目前在研发的具体内容,Jim Keller 没有明确说明。「英特尔有庞大的酷睿产品线,在性能和频率方面区间很大,我认为在数据、应用方面有很多创新;打造英特尔凌动紧凑计算核心的团队这些年也取得了进步。我现在就在研究他们的成果。」他说。
科技行业分析公司 Linley Group 的资深芯片分析师 Linley Gwennap 认为, 加入英特尔后,Jim Keller 可能为英特尔沿用多年的 x86 架构带来全新的面貌,也可能在研究下一代 AI 人工智能芯片,或者将更多芯片集成于一套系统之中。
虽然 Jim Keller 算是计算机专家、人工智能专家、系统芯片专家,并且了解 GPU 和软件栈,开发过网络处理器,还从事过大量晶体管级的设计和晶元技术,但由于英特尔而的产品范围广泛,因此他进入公司后仍然面临着「新世界」。
不过,Jim Keller 态度积极:「我们正在对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客户端进行一些根本性转型。这不仅是新技术,也是新行业,好在我非常构建处理器的机制。」
他指出,英特尔的 CPU 设计师们设计了一些创新的 CPU 组件,但在他看来,现在处理器的设计细节和 25 年前一样,只是规模不同引起某些部分发生很大变化。「30 年前,我做的第一个分支预测器是 2KB SRAM,现在不知道是 10MB 还是 100MB。这些产品的规模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而规模不同,产生的类型也不同。」
另外对于芯片行业的未来,Jim Keller 认为做晶圆厂、设计高端处理器,以及将无数模块组合成差异化、高价值的处理器并不容易。 大公司很难真的自己设计芯片,大批量出现的创业公司也不一定长久。
「我在这一行待的时间够久了,垂直整合和横向整合都见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半导体行业里高端产品持续增长,中端产品摇摆不定——有的是大公司的标准产品,有的是自主设计的定制芯片。我们正处于一些转折点上,但不变的是,困难的问题需要真正的专家解决。」Jim Keller 说。
Jim Keller 的辉煌生涯起步于 DEC,1990 年代在 DEC Alpha 处理器设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1998 年,他加入 AMD,研发了 Athlon K7 处理器,带领 K8 项目,击败英特尔的 64 位安腾芯片,使得 AMD 第一次在利润丰厚的服务器芯片领域站稳了脚跟。
1999 年互联网泡沫膨胀的时候,他加入创业公司 SiByte,后者在 2000 年被博通以 20 亿美元收购。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后,这笔交易大大贬值,博通自身的飞速发展也陷入停滞。2004 年,Keller 转投专注研发移动处理器的创业公司 P.A. Semi,担任首席工程师,后在 2008 年初去了苹果。苹果也收购了 P.A. Semi 的团队,继续为 iPhone 开发 A 系列处理器。这是史蒂夫·乔布斯摆脱依赖芯片制造商战略的一部分,效果显著,为苹果节省了几十亿美元。
2012 年,Keller 预感到变革即将来临,PC 处理器的发展正在减缓。他重新加入了 AMD,带领开发新的微架构,代号「Zen」。AMD 2017 年发布了第一款基于 Zen 的芯片,多年来第一次从英特尔那里快速攫取份额。2015 年,Keller 再次离开 AMD,加入特斯拉,为公司的电动汽车开发自动驾驶工程技术。2018 年,Keller 加入英特尔。
来源:geekcar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renwu/72735
以上内容转载自geekcar,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