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出行场景和电池技术打造产品,利用“四步法”解决主要问题,让互联网和造车融合得最好
“原来我们不愿意叫互联网造车,现在大家都说,我们就是互联网造车,我们就是互联网和造车最好的一个融合。”
在车和家已成立两年多的时候,作为创始人及CEO的李想在造车领域也进阶到新的段位。
一年前,李想还在感慨造车“实在太难了”,无论是繁杂的业务还是复杂的团队组织,无论是资金需求还是日益紧迫的时间节点,难度之大都远超于前两次互联网创业,甚至“比想象的还要难”。
彼时,他创立车和家刚刚一周年。
面对期间遇到的形形色色的难题,团队一筹莫展时,李想却感觉“特别兴奋、过瘾”, “大家从没有信心到有信心,到把问题解决,再到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这就是我们成长的过程”。
如今再次谈及这些“难”,他表现更多的已是云淡风轻。
在他看来,一方面的难来自汽车传统的难,源于复杂,其中最大的挑战是管理;另一方面是面向未来的难,不断迭代的内部组织体系、管理体系以及不断迭代的用户需求,其中重要的是聚集人才。
对此,李想专门创立了内部称为“车和家方法论四步法”的解决方案。这甚至得到了比麦肯锡、雀巢的培训体系更有效、更实用的高评价。基于这“四步法”,李想表示,车和家遇到的90%以上问题都能最高效率解决。
更重要的是,团队所有人的用户和需求分析能力变得更强了,目标制定能力、策略制定能力、计划能力、模型分析能力、沟通能力、领导力变得更强。同时每个人也能意识到自己的成长,从而在工作上产生更强的自我驱动。
利用这个方法论,李想解决了团队中最开始存在的拉帮结派、抱团问题,解决了互联网人和传统汽车人不可调和的矛盾,使得他们在处理问题时更容易达成共识。
李想坦陈,这些工作基本上占据了他三分之二的工作时间,同时这也是他创立车和家以来最大的收获,“在面临困难的时候我确实也没有退缩没有逃避,我往前去迎,去解决这些难题。”
2017年9月8日,在位于北京北五环京密路上的车和家研发中心,李想在时隔一年之后再次接受《汽车商业评论》记者专访时说,车和家一定是使命加上价值观驱动的企业。车和家的价值观很朴实:一是为用户创造价值,二是给企业提升效率。
也因此,车和家的产品、销售、商业模式等等都是在这样的价值观和上述方法论的驱动下诞生。
在这一次的专访中,李想重新向我们阐释了车和家的产品理念:“车和家在做产品设定的时候是基于两个维度考虑的,一个是出行场景,一个是电池的密度、成本以及充电条件,并配合时间来推出。而不是市场上哪款产品火我们就做哪款产品。”
第一个出行场景是0~30公里半径的高频次短途出行,基本覆盖了大部分人每天80%以上的日常出行,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更高效更极致的解决方案。
车和家的SEV就是针对这个出行场景而生的,换电模式,续航100公里以上,一方面满足家庭短途代步需求,一方面作为共享汽车进入分时租赁市场,相当于摩拜的升级版。
此前,车和家已与法国分时租赁运营商Clem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出无需固定地点取还的Free-Floating(自由流动)分时租赁服务,除了提供SEV车辆,车和家还将打造一套智能出行服务平台以支持这一新型共享模式。
在美国,车和家与当地分时租赁运营商SCOOT Networks也已签署合作意向书,双方将以SEV为基础,在旧金山启动共享出行服务试点项目。
2017年12月4日,李想在微信朋友圈和微博首次公布了SEV在巴黎和旧金山测试的照片,并宣布即将在这两个城市启动共享服务。
《汽车商业评论》记者在专访当天也体验了这款SEV实车,整体科技感十足,前脸、车身、尾部随处可见的锋利线条,LED前大灯、大尺寸轮毂、车内液晶触摸屏、怀挡设计、倒车影像等配置,再加上4G 通信和 OTA 功能,车和家在用极致的思维打造这款小车。
这款SEV是前后 1+1的座位布局,即使两个成人坐进去也并没有局促感,李想自己也说,“把座舱设计成了飞行器的感觉,至于驾驶的空间,我们195cm身高的同事都没问题”。
第二个出行场景是0~500公里半径出行的家庭消费升级。以现在的电池密度和成本,纯电并不是最优的解决方案,所以车和家打造的是增程的大7座SUV,纯电可以行驶150公里,增程可以行驶650公里,总计续航里程800公里,完全没有续驶里程和充电的担忧。
同时李想也明确了一点:“到2025年电池密度又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时,我们肯定没有增程了,车和家的增程产品只会有一代。”
第三个出行场景是0~100公里半径以专车快车为代表的网约车市场,也就是介于A级和B级之家的轿车市场。在李想看来,这个市场也需要量身订做的产品出现,续驶里程至少需要400公里。所以,等到电池的密度达到一定标准后,车和家未来也会规划类似这样的产品。
李想表示,车和家所有产品都是围绕出行量身打造,但是针对每个出行场景只出一款到两款产品,然后再加上自动驾驶等功能来规划未来的产品模式和商业模式。
反复提到的出行场景也为车和家未来的转型做好了铺垫。在李想看来,到2025年固态电池开始成型,意味着纯电动车的成本将大大低于燃油车,同时L4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经历了激光雷达、芯片等硬件的两次迭代,算法等软件经过四五年的迭代也已经成熟。届时整个出行格局将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
基于这个判断,李想表示,从2025年开始车和家必须是一个出行企业,此前是智能电动车企业,以卖出去多少辆车作为衡量指标,到2025年看重的则是每天服务多少次出行。
当然这也意味着车和家要自己打造一个出行平台,其共享出行业务的品牌预计会在2018年初发布。李想说,2025年的目标是希望每天可以服务3000万次的出行,包含自己运营的出行平台,也包含在专车、快车里还有跟合作伙伴服务的出行次数,也包括每天大家使用SUV产品的次数。
在销售和服务体系上,车和家将采用直营的销售服务模式,服务用户整个生命周期,达到10倍于传统汽车销售的商业效率。线上线下将通过一套系统实现商品计划、销售、金融保险、售后、客服、二手车等多项管理功能。直营的品牌体验店将开设在用户生活半径内,类似于现在银行、星巴克、链家的位置等。
也正由于这样的价值观和方法论,车和家在成立两年多以来已经快速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自2017年8月10日在常州市武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奠基以来,车和家智能汽车第一基地仅用12个月就已达到试生产条件。
8月21日,车和家SEV产品试生产下线,为SUV产品所打造的智能汽车第二基地也于当天奠基。项目计划投资30亿元,规划产能10万辆,主要用于生产纯电及电动增程SUV,预计将在2018年年内建成投产。
当天,博世、法雷奥、联合电子、百度、德赛西威、佛吉亚、佩尔哲、均胜、日进、建新等10家核心供应商与之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9月27日,车和家宣布位于常州的18650动力电池工厂正式投产,工厂每天可处理20万颗18650电芯,满足20种以上电池包的柔性化生产要求。
9月中旬,车和家正式启动B轮融资,融资规模大约30亿到40亿元。此前,A3轮融资,共募集资金6.2亿元人民币,用于第二生产基地建设。李想说:“我觉得完成B轮融资以后我们其实就不需要钱了,我们自己的测算大概是10亿美元可以做到整个公司整体的盈利。”
此前车和家共计获得27.55亿元A轮股权融资,再加上已经获得的20多亿元债权融资,车和家可动用资金超过50亿元。
A轮融资结束后,李想个人持股将近40%,仍是最大股东,车和家团队持股超过50%。除几个大股东外,其他董事和小股东的投票权都在李想手中,“因为他们更尊重创业者”。
经历了去年汽车之家的股权变动后,李想说他现在最在意的是控制权,不管怎样,管理层始终会保持绝对的控股。
根据其投资人的公告,车和家最新估值已经达到65亿元,B轮融资投前估值有望超过100亿元。
按照规划,2018年二季度,车和家的SEV将正式量产上市,同时也将正式发布SUV产品的相关信息。当然,在2019年SUV产品上市之前,车和家还要解决生产资质的问题。
此前,有传闻称车和家与华晨汽车的合作实质是积分与资质之间的交易,李想否认了这一观点,车和家还是坚持独立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
基于出行场景和电池决定产品
能不能先谈一下车和家SEV和SUV两款产品的进展情况?
李想(车和家创始人及CEO):我先讲讲车和家是怎么来做产品的。因为我们做产品的思路确实和别人不一样,我们在做产品设定的时候其实是从两个维度来看的,然后并配合时间。
第一个维度是出行的场景。不是说哪个车火我们就做哪个车,而是以最主流的出行场景来决定产品的选择。另外一个重要维度是电池的密度、电池的成本以及充电条件来决定。
这两个维度组合会形成每一个细分领域里我们会有一个希望成为爆品的产品。
大家都容易理解的是我们在做SUV,跟奥迪Q7、沃尔沃XC90一个级别而且同样尺寸和品质的7座SUV。这款产品我们做的其实是0~500公里出行场景的一个消费升级。
很多人有疑问,为什么不做纯电而是做成增程?因为我一个最基本的理念就是如果消费升级做到这个级别,而且这辆车又不是家里的一个玩具,而是市场上真正主流的车,所以续驶里程必须在500公里以上。
所以我们采取了增程电动的动力方式。而且我们做的理念也不一样,其他都是配50公里的纯电,然后拿到补贴就完事了。
我们是配了35kWh的电池,150公里的纯电部分,所以保证用户可能95%以上的时间很轻松来使用这辆车,只要有一个普通的充电桩16安的就够了。同时增程的部分可以来很好地保障远途出行,不需要到处找充电桩。
另外,整个车的体验也是纯电动车的体验。所以我既希望这款车能够享受到电动车使用的低成本和日常在家里充电的便利性,在行驶半径上又没有任何限制,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一款产品。
那增程这块成本会增加多少?
增加大概2万元,但是我想获得这么大里程如果做成纯电成本就要多10万到15万元,而且要每天背着这么多重量的电池,充电也变得更麻烦。而且我配了35kWh的电池,就意味着我的加速同样是7秒多的加速。
所以还是大功率电机?
对,配了三个电机,一个大功率的发电机,两个加起来240kWh的驱动电机。所以我保证这款车的性能是非常好的。但是我的车还要求做的足够大,否则里面布置都布置不进去。
另外一方面很多人担心说这不就没有号牌了吗?我说这是看的太短浅了,因为北京一年大概70万到90万辆的销量,只有小十几万辆是纯电动车,然后北京有将近600万辆的保有量,绝大多数是消费升级。
所以这是我为家庭消费升级做的一个产品,真正的大型7座SUV,能够享受到电动车所有的优势、智能化所有的优势,同时又没有充电或者里程担忧。
我们的考虑是,一方面要看几年以后出行场景的变化以及出行消费升级的变化,我还要尽可能去往一些终局去看,每个时间点的终局。
那我为什么2015年开始做呢?因为电池做到200瓦时/公斤的能量密度了。然后为什么我把2020年作为一个节点?因为电池做到300瓦时了。300瓦时意味着密度提升了50%,也就意味着重量降了,同时成本也可能降了一半。那我觉得电池到了300瓦时以后至少300扭力的车在成本上跟燃油车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差别了。
大家想象中国2020年汽车销售格局会是什么样子?有人认为可能要卖200万辆的纯电动车,其中有150万辆是乘用车,剩下的是商用车等等。我可能乐观一点,双积分政策可能会逼得2020年真的会有200万辆乘用车出来。
那乘用车怎么来分布?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从侧面也验证了我们七座SUV的选择,我觉得这200万辆有100万辆是消费升级产生的。就像早些年的智能手机,大家先买一些好的,都是4000~6000元的,过了两三年开始有两三千元的,又过了两三年出现1000元的。
因为电池成本的占比对于超过20万元以上的车,是更合适的,而且又能省税。
所以我觉得可能有60%~70%是增程和插电式混合动力,因为大部分燃油车消费升级的时候是没有什么心理障碍的。大家消费起来没有压力,既能享受到电动车的这些优势又不会被里程充电所限制。我们知道有一天家家都会有充电桩,但绝对不是今天,也不是2020年。
这是一个重要的市场,而且这个市场一定是偏中大型的SUV产生的,因为要做好增程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的整个布置,也决定必须是这样的产品。至少车辆尺寸是从宋DM、上汽eRX5等混合动力为起点来开始的,再小的车布置不进去。所以这是一个从20万元起的主流消费升级。
还有一种是作为家里的大玩具像特斯拉,再买一辆电动车平常也不需要跑出去玩,但他需要一个高档的,可能这个部分占到30%左右的市场,所以我说这是消费升级。
但是这是建立在分析现在消费升级的心理基础上的,未来随着人们消费越来越理性或者说汽车在城际旅行的作用越来越小,大家可能不会选择插混产品。
是,我觉得核心问题还是我刚才说的根据电池来决定,电池的密度和电池的成本。要是今天我要做个500公里的纯电动车那意味着车的重量要奔着三吨去了。但是到2025年的时候电池密度又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我们肯定没有增程了,我们的增程产品只会有一代。
这个规划考虑的还是比较周全的。
对。其实发现我们这一辈子永远在过渡,当你用了300瓦时的三元电池的时候你又会被问为什么不直接上固态电池。所以我觉得我们一定要把电池和出行还有时间点三个放在一起再决定做什么产品。
还有一部分电动车市场会是小型车也就是微型车,因为双积分真的会倒逼大家去干这件事。
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微型车变成另外一种有意思的形态,如果慢慢做得好了真的就变成家里第二辆车,而且不是经济很富裕阶层的第二辆车。他买这辆车不需要跑高速然后也不需要跑出去玩,因为家里还有别的车,它就变成家里一个上下班的代步工具。
这个代步工具里程短点没关系,150到200公里就够用了,每天使用半径二三十公里就够了。而且充电也没什么要求,也是只要有一个插头就够了,连充电桩都不需要,所以这会是一个很重要的细分市场,对很多企业拿积分也会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方式。
还有一小部分我觉得是A级和B级车的轿车市场,但这个车的市场你会发现更有意思,它更像是网约车的市场,就专门用来做快车和专车的,这是剩下的一部分市场。这是到2020年我们看到的一个市场分布情况。
另外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市场就是大概有300万到400万辆低速电动车,因为今年(2017年)已经过100万辆了,过去围追堵截的情况下没有任何补贴、没有任何支持都做到这个量了,那今年(2017年)年底、2018年初“低速电动车标准出台”以后这个量会更加多,而且监管交给地方了。
SEV产品是基于什么考虑?
刚刚讲到我们SUV产品是基于0-500公里出行场景下、二孩家庭、对过去10万、20万元车进行的消费升级。
还有一个出行场景我们考虑的是0~30公里半径,这基本覆盖了我们每天80%以上的日常出行,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更高效更极致的解决方案。我们的SEV产品就是针对这个出行场景而生的,介于成本七八万元和几千块钱的电动自行车之间,我们称之为次级交通工具。
目前国内没有相关法规,我们是按照欧洲的规范来做的一款产品,我们希望解决0~30公里半径通勤、共享的需求。
但是我们的想法是这不是一个低档的东西,跟我们的SUV或者跟Smart是一样高端的,只是因为它的整个设计,更有效率了。
比如说停车,只占四分之一的停车位;由于车小所以加速性能没那么大需要,电池就会小一些,从而充电以及换电都可以很容易解决。再加上我可以把它的科技感做的很好,所以我说这是一个全新的品类,满足主流出行场景的需求。
并且真正智能化以后,让大家开车不是简单的为了代步,而是感觉到这是一款真正的智能终端。
SEV针对的用户群是哪些?
我们早期的用户其实挺清晰的,基本上把我们的用户分成两种类型,一类就是把SEV当成摩拜、OFO的升级版,或者把Smart和car2go融合,变成一个出行方案,车就是整个出行平台的一部分。
我们已经在巴黎做了这样的尝试,所有的路边停车位可以随便停,一年交个固定费就可以了。这是典型的一个出行的场景,真正的共享方式,相当于摩拜的升级版。
另一类就是把SEV作为家里第二辆车、第三辆车作为短途出行代步工具的用户。比如接送孩子上下学、去补习班、买菜等,围绕家为核心的多次短途出行,可以通过租赁或者购买我们的SEV获得的出行体验。
这是我们针对第二个出行场景推出的产品。
我们还关注到一个有意思的出行场景是0到100公里半径,以快车、专车为主流出行产品,一天使用频次很高。这也需要量身订做的产品出现,续驶里程至少需要400公里。所以我们未来也会规划类似这样的产品出来,但是要等到电池的密度达到之后。
所以这是我们看到的三个出行场景,但是每个场景我们只出一款到两款产品。然后再加上自动驾驶等功能来规划未来的产品模式和商业模式。
从智能电动车到出行平台
在自动驾驶功能上是怎么规划的?
我们的智能电动车包含了自动驾驶,但不包含无人驾驶,我认为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是两个世界的东西。
我觉得自动驾驶最大的意义来自于安全,只要做到一个完整的L2级自动驾驶,就可以至少做到减少50%的事故,做的好的话可以把重大事故降低到70%到80%,不是没有事故而是把最致命的事故减免了。因为所有的最致命事故全是由于认为的误操作,恰恰是ADAS可以解决的。这是L3以内的自动驾驶最大的价值所在。
另外一方面还能减少驾驶疲劳,比如在堵车情况下的ACC功能,在中国再优化一下解决加塞的问题就好。所有的封闭路线,上海的高架、北京的环线、高速路都可以做到,没什么问题。无非是前面万一有修路的,你还是要人为介入,因为这个还做不到这个程度。
像自动泊车也都可以解决。总有人问你们自动驾驶的控制系统为什么不让传统的供应商来做?我说咱们讲一个问题,就是到今天为止连自动倒车都没做好,你让我把整个控制系统交给他们去做?不现实,我说服不了自己,像今天他们还是没有能把自动泊车做好。
我觉得L3以内核心的都是车辆控制,不是人工智能,就是基于很精细的车辆控制产生的,这是它的真正价值所在。
然后到L4其实是解放人类了,我觉得其实还是挺远的,作为一个要量产的车而言,硬件可能会在2021年开始真正布置在车上。
L4的硬件,我觉得包含三个最主要的方面,一个是安全冗余,因为L4是必须要有安全冗余的。包含转向和刹车,刹车是早就有安全冗余的,因为ESP、EPP都可以作为刹车的安全冗余,现在转向是完全没有安全冗余的。
从供应商来看,基本上2020年SOP齿轮齿条的安全冗余的L4的连线,只能用于中大型车,用于小型车中小型车的适合线控的双电机转向安全冗余要到2023年,那几家供应商都是同样的。
第二方面是激光雷达。到现在我还是不能相信摄像头可以解决所有问题,最核心的是激光雷达,因为毫米波是用来测距的,然后摄像头告诉你是什么的,但是要保证万无一失还是要激光雷达,基本上32线的激光雷达,而且尽可能是固态的。这个SOP的时间点又基本上放到了2020年、2021年。
当有那么多的融合算法在一起的时候,你不能像谷歌一样背一堆电脑,要变成高强的芯片,那今天的芯片也做不到。
所以我说这几个必要条件决定了无人驾驶的时间表。其实目前宝马给出来的时间点是准的,2021年是有L4的硬件条件。
但是到L4还不能算无人驾驶。
对,我只说硬件,软件还早呢,你可能只做到70%、80%,有可能80%到90%比前面的70%还要难,还有无数的难题要解决。
那你觉得在什么时候够实现无人驾驶?
我觉得大概在2023年到2025年能够小规模的真正商用。L4的场景化应用真正把人解放了,我觉得最早是2023年、最晚也不会晚于2025年就有车真的能够做到把方向盘摘掉了。
未来汽车行业竞争的主要是什么?或者是未来汽车行业主要挣什么钱?
我觉得2025年会有几个最重要的转变,第一个是固态电池开始成型,这就意味着成本将大大低于燃油车。2025年当年销售出去的车有30%是电动车,然后还有70%是燃油车,但是接下来会快速地产生逆转了。这是第一个判断。
第二个判断是L4真正成熟了,因为L4已经经历了第二代硬件,再加上已经经过四五年时间的软件迭代,它就比较成熟,所以整个出行格局会发生变化。
不是说完全不需要司机了,至少车自己回到停车位、自己去补充能源是可以做到的,这就意味整个出行效率完全不一样了,可能有时候还需要自己来开。
这是我们看到的一个重要节点,所以我说到2020年我们第一个五年的时候,我们认为自己是一个智能电动车企业,从2025年开始我们必须是一个出行企业。最开始衡量我们卖出去多少辆车,到2025年我们每天服务多少次出行才是我们的指标。
如果把车卖出去,但是这车根本不使用,这就意味着你是一个失败的出行企业,所以到那时候车少卖无所谓,只要出行服务次数在上升,我们就可以活得很好。
那时候已经不用卖车了,自己都是服务商了。
对,没错。
这意味着你们自己要建一个出行平台?
是的,所以我的出行平台也是基于SEV来搭建的。
……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
作者:张硕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renwu/61606
以上内容转载自汽车商业评论,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