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0日,在中德两国政府官员见证下,长城、宝马正式签署合资经营合同。双方各持股50%,共同建立合资公司,新公司命名为光束汽车有限公司。
另,有重点信息如下:
合同规定,长城宝马建立合资公司,双方各持股50%。公司董事会由六名成员组成,董事长由长城委派,副董事长由宝马委派,董事任期四年。
.合资公司命名为光束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7亿人民币,注册地址为江苏省张家港市,投资总额达51亿元人民币。
新合资企业未来生产MINI电动车,推进MINI品牌的电动化;不会为新合资企业未来生产的MINI电动车兴建新的销售和服务渠道。
合资公司规划了标准年产能16万辆的国际先进整车工厂——这是宝马集团在全球范围内首个纯电动车合资项目,也是长城新能源汽车迈向国际化的桥头堡。
公告完整内容敬请各自查阅,这里不做赘述。下面《车哥们》仅就其中核心内容和疑问,做一些客观解读,兼谈下对长城汽车的前景影响。
第一:宝马为什么选择长城?
在北京的长城汽车&宝马集团签约媒体座谈会上,魏建军首次透露了合资项目在新能源领域的新规划以及与宝马的合作细节。魏建军表示:“以前长城不是不想合资,是轮不到我们合资。”
事实上,宝马选择长城,从合作匹配的角度来说,长城或许不是宝马最好的选择。毕竟在综合实力上,长城不管是体系海市体量都不如长安,上汽,甚至同为民营的吉利汽车。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工信部发布的公告显示,2017年度共有56家车企油耗积分不达标,总油耗负积分为168.9万分,其中,长城汽车、长安福特、东风汽车、一汽丰田、广汽菲克为油耗负积分排名前5。而长城汽车负积分超过了40万分,排名第一位。选择与的“负分”车企长城合作,确实让人出乎意料
但是,从目前大环境来看,长城却是宝马唯一的选择了。首先,长安,上汽这些传统车企大佬,本身就已经或多或少都有两家合资企业,加之这些国企本身就内部环境复杂,类似奥迪和上汽的联姻就闹的沸沸扬扬,如果宝马再插一手,对自身的发展其实并不积极。同样,吉利汽车已经收购了奔驰的股份,并且谋求与其在新能源方面加深合作,宝马就更不愿意与其合作。那么,抛开这些自主豪强,那么剩下的也只有长城汽车了。
首先,长城汽车在国内的销量确实不错,在2018年上半年,长城汽车共销售新车471,515辆,同比增长2.34%。其中哈弗品牌半年销量为325,309辆;WEY品牌半年销量为77,647辆;风骏系列皮卡销量为65,033辆。半年近乎50万的销量,利润势必相当可观,与一家具有相当大市场基础,并且能赚钱的自主品牌合作,对于宝马来说是具有一定吸引力的。
其次,在新能源领域,长城也是有一定的技术基础的。WEY P8已经正式上市,作为长城新品牌WEY旗下的首款插电混动SUV车型,它是基于WEY品牌首个高端新能源技术平台Pi4打造的,在“三电技术”上,表明长城汽车已经取得相当大的进展。除此之外,根据长城汽车“2025战略”规划:到2020年,长城要投入200亿元研发电动汽车;到2025年,长城要销售200万辆汽车,其中电动汽车占70万辆。这也无不让宝马看到了长城汽车对于技术研发以及新能源市场的执着。
另外,长城汽车是国产主流车企当中,极少的没有对外合资的企业了,这表示他有足够的精力和重视放在合资对象身上。而且,作为民营企业,企业背景比较单纯干净、执行力强,效率高,对品控和供应链的把控都比较好。
种种迹象,长城汽车作为一家踏实的自主品牌车企,潜力上比华晨汽车更大,这些对宝马来说都是非常看重的。
第二,此次强强联合,对长城有哪些影响?
男女之间最终能够走在一起,必然是有互相吸引的地方,这样的感情才能维持的长久。同样的,长城之所以会宝马合作,肯定也有自己的考量,也就是说,与宝马合资,对于长城汽车来说,也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好处。
首先,可以满足双积分要求。诚如我们前面所言,长城汽车是目前“负分”第一的车企,在双积分政策的“逼迫”下,长城汽车必须要先想办法满足双积分政策的要求,与宝马的合作正是一个好契机。
早在2011年的时候,宝马就已经发布了旗下的新能源子品牌i系列,在新能源产品规划上早已谋划已久。根据数据显示,2017年宝马新能源车销量已经10万台。据悉,未来宝马还将推出更多的新能源车型,纯电动车型将成为宝马的主流产品,例如 X1和3系,在2022年时都将推出纯电动版。不仅如此,2020年,宝马核心产品系列的首款纯电动汽车BMW iX3将于沈阳投产并出口到全球市场。因此,与在新能源领域早已根深蒂固的豪华品牌合作,必然会帮助长城汽车及时缓解双积分政策的难题。
其次,可以背靠宝马获得品牌背书。吉利在收购沃尔沃之后,相关技术对吉利的反哺是吉利产品能够获得长足进步的重要来源,所以大家看到吉利进步。而且,在沃尔沃的帮助下,吉利推出高端品牌领克,并且在沃尔沃技术和品牌力的背书下,领克不管是市场口碑还是成长速度,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同样,此次长城与宝马合作,一方面可以从宝马那里获得如企业管理、产品研发、渠道架构等国际化车企的标准。另一方面,也会为长城汽车品牌带来品牌溢价能力,以及提升wey品牌的竞争力,就像沃尔沃加持吉利那样,让长城有整体的提升。
另外,这里特别注意的是,在产品和研发方面,长城与宝马经营范围不只是电动车,还有插电、弱混等其它新能源车型,更重要的是:还有传统内燃机汽车以及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如果未来长城汽车能够和华晨宝马一样拥有汽油车业务,势必将进一步提升长城销量和体量。
第三,拥有宝马加持的长城,能付超越吉利?
大概从今年开始,外界很少再将吉利和长城的销量作对比。二者之间似乎正在朝着不同的轨迹渐行渐远。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5月长城销售70909辆,同比微增2.85%,今年1-5月累计销售409329辆,而一直被拿来与之相提并论的吉利汽车上月销售123068辆,今年1-5月销售638181辆,在整个市场相对暗淡的前提下,吉利交出这样的答卷着实让一众对手“分外眼红”。
其实吉利和长城的分割线早在2017年已经初露端倪,2017年,吉利汽车销售124万,同比增长63%,而彼时的长城汽车刚过百万,同比微有下滑。而在此之前的2016年,长城轻松过了百万大关,彼时的吉利还在76万辆徘徊。
此前,《车哥们》在《五年后,吉利和长城谁是老大?》有详细长城和吉利的差距为什么越来越大?
简单来说两点:第一,今年以来,SUV市场增幅开始不断收缩,体量不断下减,那么市场体量较大的长城同样是最先受到巨浪冲击的企业,其SUV销量下滑也显得顺理成章。第二,品牌力的羸弱。从技术水平上,吉利和长城旗鼓相当,但吉利有沃尔沃,长城却没有靠山,在中国消费者的潜意识里,吉利在品牌力上是占了便宜的。
低端领域的品牌效应并不明显,但产品线再往上拔,品牌助力效应越明显,就像现在领克和WEY一样,尽管很多业内人士都认为在技术水平上,二者旗鼓相当,但领克沃尔沃共同研发平台生产、沃尔沃技术加持的宣传手段确实比WEY多了几分逼格满满。一定程度上,WEY在品牌力上是吃了哑巴亏的。
那么,此次长城与宝马合作。长城可以通过宝马抬高品牌形象,也可以通过与宝马的合作偷师学艺,不断强化其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壁垒。《车哥们》甚至可以大胆预见,mini品牌只是试水,如果效果好的话,二者之间未来还会擦出更高大的火花。所以,未来长城如果其能够利用好宝马这一点,长城的前景会更加可期!
来源:车哥们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72340
以上内容转载自车哥们,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