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市场现在保有量已突破2亿辆,且以每年2000万辆速度递增,给一些传统车企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市场需求收窄之下,很多企业从单枪匹马转换到抱团作战。
2018年7月5日,长安汽车与比亚迪在深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动力电池这块,拟联合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同时围绕汽车智能化、共享出行等领域展开全方位深度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本次战略合作迈出了比亚迪动力电池对外供应的第一步,是比亚迪开放供销体系的重要进展,对动力电池业务乃至集团的长期发展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从建立动力电池公司到智能出行
双方主要的合作方向包括动力电池、智能出行领域。建楼先打好地基,长安和比亚迪在电动车领域,首先联合成立一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动力电池合资公司,这一合资公司未来不久将于重庆两江新区落地,据悉双方投资50亿元人民币。合资公司将聚焦于动力电池生产、销售等业务板块,产能按照10GWh规划,分阶段实施,一期达成5-6GWh,二期达成4-5GWh。
而在共享出行及海外市场业务等领域,双方将利用“长安出行”平台,投放比亚迪新能源车型,以形成优势互补,在共享出行领域联合构建立体出行解决方案;同时,长安汽车与比亚迪还将共同探索KD工厂、渠道、服务等领域的海外市场合作,围绕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网约车业务的海外推广展开调研,共同实现中国汽车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壮大。
长安:加速进军新能源领域的步伐
从竞争对手到合作伙伴,无非就是利益驱逐之下的结果。
长安此次选择比亚迪,被业内解读为:确保“第三次创新创业计划”顺利落地的重要一个棋子。去年10月,长安汽车启动 “香格里拉计划”战略,计划到2020年完成三大新能源专用平台,到2025年开始全面停止销售传统意义的燃油车,实现全谱系产品的电气化。日前,长安汽车•南京江宁新能源汽车项目也已在江宁开发区开工建设。
与比亚迪签署战略合作,能弥补长安在电动车的技术短板,发挥其在技术、营销上的优势,加速进军新能源领域的步伐,同时在共享、智能化领域,为用户提供更加的出行体验。
而在产品布局上,长安携手比亚迪也能依赖比亚迪在电动车技术领域的优势,为后续电动车产品的推出提供保障。
比亚迪: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挑战
对于比亚迪来说,此次的合作也显露了比亚迪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去迎接未来车市的挑战,不再是个体单独作战,而且寻求帮助。这一点长安早已意识到,比如此前与东风、一汽等企业开展技术层面的合作;与华为建立联合创新中心,以推动品牌的智能化发展。
未来比亚迪未来将加快开放步伐,引入更多国内外主机厂,实现包括动力电池销售、设立合资公司、引入战略投资在内的一系列战略举措,加速动力电池业务发展。
选择长安,其实比亚迪也有着自己的小心思,能借助外来的力量对抗宁德时代的猛烈进攻。在新能源车领域,比亚迪一直都有着领跑的优势,可在2017年,宁德时代却以12.0GWh的动力电池销量成为全球第一,反超比亚迪的7.2GWh;上个月19号,也就是宁德时代上市的第9天,其市值达到1266.5亿元,也超过比亚迪同期的1227.1亿元。
比亚迪开放电池资源,张开双臂拥抱自己的竞争对手,这是直接将低级的竞争关系转换为高级的竞合关系的过程。
网上流传的史密斯原则---竞争使人进步最快,合作让人得到最多。在新时代竞争下,也体现了它的合理之处。
过去的市场推崇的是胜者为王,以击败强大的竞争对手,将其逐出市场为最终胜利,颇有古时帝王将相征地的野蛮,有你无我,有我无你。然而随着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新时代下想要维持自己的行业龙头地位,联合作战,结合双方的优势,以取得双方共赢,才是企业的政治正确。那么在行业施加的重大压力下,谁又会是下一个“长安”和“比亚迪”?
来源:My车轱辘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71939
以上内容转载自My车轱辘,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