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腾势首款高端纯电动车量产车正式入市。自此,这个由“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导者”比亚迪,与“世界豪华车制造巨头”戴姆勒,共同出资组建的腾势电动汽车品牌,承载着股东和业内的期待,开始征战轰轰烈烈的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
转眼,三年已逝。中国的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由起步迈入高速发展阶段,并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大国。但遗憾的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腾势汽车,并没有表现出预期的市场活力,反而走到了连年亏损、产销乏力,并被主流市场抛弃的地步。
从母公司更名到负债31亿
早在2016年底,腾势汽车的母公司——深圳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有限公司,就正式更名为深圳腾势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从腾势汽车随之发布的官方声明看,虽然此次更名并没有变更双方股东的股比结构,但从去掉“戴姆勒”一词可以看出,外方对其的支持率或将有限。
2017年5月,腾势汽车因获得股东双方10亿元的增资,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3月底,腾势新能源资产总额为30.87亿元,负债总额为31.2亿元,净资产为-3330万元。仅2017年第一季度,腾势新能源净利润就亏损了7250万元。在此背景下,腾势新能源的股东双方,即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以及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宣布分别对腾势新能源增资人民币5亿元。双方股东增资后,其股权比例依旧保持50%。
然而,在获得股东双方10亿元的增资后,根据乘联会统计的数据,2017年度,腾势汽车累计销量仅为4713台。虽然相对于2016年2287台的销量有所增长,但对于一个新能源乘用车企业来说,这一销量表现显然无法满足股东的预期。
2017年7月,奔驰的母公司戴姆勒与北汽联姻,其合资打造的EQ电动车将择日诞生。据此,业内判断,此种情况下,腾势汽车或将从“巨人”肩膀上滑落,被戴姆勒打入冷宫。
事实上,在2010年双方成立腾势汽车之初,其各自并没有在腾势身上下太多功夫,而是将利益点转入其它领域。据业内分析,彼时,戴姆勒方面看重的是比亚迪在电池核心技术方面的优势,而比亚迪则看重奔驰豪华品牌的头衔,以及在造车品质方面的经验。且无论是比亚迪还是奔驰,本身均有自己的新能源产品线,此种情况下,股东双方鲜少有资源和精力来支撑腾势汽车的发展。即使2017年5月,股东双方对腾势增资10亿元,但也仅用于扩展销售渠道和服务网络,对后续的研发投入甚少提及。
产品线单一,未来规划不明
在股东双方夹缝中求生存的腾势汽车,其处境显然愈发尴尬。然而,就腾势汽车自身而言,成立7年来,仅有一款产品上市,也的确太过于“不思进取”。
据了解,从2014年10月,首款纯电动汽车上市以来,3年内,腾势汽车仅对其进行了一次电池容量的扩充。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腾势汽车的产品和技术更新远远落后于其它企业。与此同时,在营销和渠道建设上,腾势汽车不仅鲜少有营销投入,且截至2017年年中,腾势汽车仅在全国9个城市开设15家经销商门店,渠道建设进展相当缓慢。
更为糟糕的是,腾势汽车极少向公众提及其未来的产品规划。日前,有国内媒体曝光了一组腾势汽车新车型路试的谍照,据业内猜测,该车型很可能是腾势2018年推出的新车型。但从目前腾势汽车所面临的处境来看,即使2018年有全新车型入市,也很难为处于边缘化的腾势汽车带来改变。
2018年,腾势将面临更多挑战
事实上,在单品结构单一、销量渠道有限、亏损严重的情况下,腾势汽车也在积极寻找新的合作方式。2017年度,腾势汽车与神马专车签署战略合作,并向该租出平台交付了400辆腾势纯电动汽车;2018年年初,腾势汽车又与首汽约车达成战略合作,将在广州、杭州等城市投放千台腾势400纯电动汽车。
与租车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是新形势下高端纯电动车型谋求战略转型的渠道之一。然而,对于腾势来说,挑战远大于机会。2018年度,诸多新势力车型将迈入量产上市阶段,面对在高端化、智能化、网联化方面有诸多先进技术的新势力车型,腾势汽车的竞争力何在?
业内预测,2018年,随着新势力车企的集中爆发,新能源市场可能迎来新一轮的竞争升级,届时,留给诸如腾势汽车这样被边缘化企业的机会,将愈发有限。而含着金钥匙诞生的腾势汽车,顶着“高端纯电动”汽车的头衔,将注定只是这场轰轰烈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一个过客而已吗?
来源:盖世汽车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62029
以上内容转载自盖世汽车,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