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3. 企业
  4. 英国《金融时报》高斌:电动汽车梦碎核危机?

英国《金融时报》高斌:电动汽车梦碎核危机?

ft中文网 综合报道

  电动汽车在中国走进千家万户的机会越来越小了。

  日本”3.11”大地震出人意料地引发了一场全球核危机,由于强烈的地震破坏导致福岛核电站反应堆发生爆炸,这段日子里全世界都因此忧心忡忡。

  无论最后的救援结果如何,有一件事情已经可以肯定,世界各国将开始重新审视和平开发核能。在无法掌握自然、战胜自然,甚至无法预测自然的情况下,人类所能做的就是控制无限膨胀的欲望。

  日本核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纷纷暂停核电项目审批,中国政府也于3月16日宣布加入这一行列。中国是全球核电产业发展的最主要国家,目前全球在建的62座反应堆中,有27座位于中国,地方政府申请拟建的核电项目超过100个,通过初审的核电项目达到40多个,覆盖东部、中部、西部等人口密集地区。并计划用10年时间,将核电机组的装机容量从2010年的1000万千瓦提高到2020年的8000万千瓦至1亿千瓦。

  日本核危机对全球核电产业发展的影响,或许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做出评价,但对同样是地震多发国家的中国人心理影响恐怕是巨大的。”含碘盐可以防核辐射”的传言,引发的全国”食盐大抢购”就可以证明这种影响力。

  暂停核电项目审批的决定表明,在发展核电问题上中国政府开始变得谨慎,其决策既要考虑国内民众情绪,还要顾忌其他国家政府的压力。三里岛事件发生后,美国在长达30年时间里没有建成一座核电站,而切尔诺贝利事故使全球核电开发低迷了20年。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对中国刚刚兴起的电动汽车热无疑也是当头棒喝。近几年,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上涨,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50%,加之中国飞速进入汽车社会带来的环保等诸多问题。中国政府一直将发展电动汽车认为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方案,与之匹配的就是核电战略。

  虽然不能说中国政府发展核电是为发展电动汽车,不过从现实角度看,没有庞大的核电前景做支持,电动汽车在中国几乎没有存在价值。

  中国是个以火力发电为主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煤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80%左右。

  由于水利与风力资源不够丰富,加之受地域、环境等因素困扰,在这两种发电模式中都看不到成为中国主要发电形式的前景,唯有像美国一样成为超级核电大国才是最现实的可能。

  将煤转化为电,再转化为动力,不仅效率低下,造成的污染更大。绿色和平组织曾于2009年7月发布过一份名为《中国发电集团气候影响排名》的报告,称仅2008年,中国十大发电集团所消耗的煤炭造成的环境损失就高达870亿元人民币,消耗的煤炭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五分之一。

  有汽车技术研究专家称,在火力发电情况下,与燃油机提供的动力相等,电动车间接导致的碳排放量比汽油要高50%。

  因此在现有能源结构下,中国推广电动车实际”既不节能,也不环保”,它只是一种战略考量,没有任何现实意义。如果中国政府的核电发展战略从激进转向保守,那么连战略意义是否还存在都成了疑问。中国政府此前曾希望到2020年,国内上路的电动汽车达到500万辆,年产销量达到100万辆。而目前全球在路上行驶的电动汽车仅为2000辆。

  从技术上来讲,制造短途电动汽车早已不是什么难题,中国一些不具备汽车生产资格的小企业都已能够生产用于高尔夫球场等的电瓶车。江淮长安比亚迪长城等这些在全球汽车业名不见经传的本土车商都已经推出了电动汽车。

  但商业化还无从谈起。自人类使用电能以来,就不断尝试将其储存,不过迄今为止,经济的大容量储存电能技术仍没有被掌握。电动汽车的蓄电池技术,在满足经济、安全等条件下,大容量和快速充电问题,世界各国研究几十年,至今没有取得突破进展。

  虽然有些电动汽车号称能一次续航上百公里,但如果使用空调系统(燃油机空调系统是利用余热),加之还要留存35%的电力以防电池过度使用报废,目前电动汽车的实际行驶里程仅为几十公里。

  去加油站加油,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让汽车行驶几百公里,而给电动汽车充电几小时、甚至十几小时才能行驶几十公里。很难想象,在这种技术条件下,推广电动汽车会有商业前景。

  因此,世界各国汽车企业都将电动汽车作为一个战略发展方向,而不是唯一战略方向。但在”大跃进”式的核电战略支撑下,发展电动汽车已经成为中国汽车业”举国体制”下的重中之重,一些汽车企业也不得不将正常项目以电动汽车项目为名立项、报批。

  一位本土汽车企业的总裁曾面对几十位媒体作者无奈地说,”不做电动车不行呀,不然项目批不下来。”

  然而近500年的技术进步史表明,在重大发明创造问题上,真理只掌握在少数人甚至一两个人手中,因此电动汽车是否会成为汽车业摆脱石油束缚的最后方向很难预料,氢动力、生物燃料汽车都有比电动汽车更成熟的技术条件。

  如果这次日本核危机,迫使中国放缓核电发展目标,那么电动汽车的迫切性短时间内几乎无疑要让位给混合动力、生物燃料及其它节能汽车。在未来二三十年,看不到中国能源结构出现根本性改变。在电力供给仍然主要依靠火电的情况下,即使在技术上,电动汽车可以达到与燃油汽车媲美的程度,电动汽车商业化对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的中国,恐怕是一场更大的灾难。因此想要买电动汽车来凸显环保精神的时尚人士可要小心,没准一不留神,它就会变成一个令人尴尬的标签。

  ( 编辑/李骄 )

来源:ft中文网

作者:综合报道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4333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0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