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的好消息还能更多吗?能。
7月2日,比亚迪发布了2023年6月产销快报。数据显示,比亚迪6月销量为253,046辆,同比增长88.2%,首次月销量突破25万辆关口;今年二季度,比亚迪累计销量超70万辆,去年同期为35.4万辆,同比增长近100%,创下季度最高销售记录。
这不仅是比亚迪的自我超越,尤其是对比其“最大敌手”特斯拉来看。
根据《巴伦周刊》分析,特斯拉二季度交付的46.6万辆汽车中,预计包括约15.5万辆在中国销售的车辆,在中国的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70%。而比亚迪二季度在中国的销售增速接近100%,快于特斯拉的70%。
且更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早已不满足国内市场,其汽车产品正在驶向全球的各个角落。数据显示,今年6月,比亚迪海外销售新能源乘用车合计1.05万辆。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海外累计销量7.43万辆,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海外销量5.36万辆。
图源:比亚迪
根据盖世汽车对比亚迪出海势头的观察,目前比亚迪对海外市场的“野心”正在逐渐膨胀,“走出去”似乎已经是该公司未来长足发展中的关键一环。
加勒比都“不放过”,比亚迪在世界各个角落
实际上,比亚迪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就在逐步加紧出海的步伐。
且截至目前,比亚迪在各海外市场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比如竞争激烈的东南亚市场。
首先看新加坡。2022年7月,比亚迪宣布进军新加坡的乘用车市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成为新加坡最受欢迎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之一。
根据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LTA)的最新统计数据,比亚迪电动汽车在2023年1月至5月期间的注册量达303辆,位居新加坡电动汽车榜首。从市场份额来看,2023年前5个月,新加坡纯电动汽车注册总量为1462辆,其中比亚迪在纯电动细分市场的市占率高达20.7%。据悉,比亚迪在新加坡的畅销车型包括BYD ATTO 3(元PLUS)以及比亚迪全新e6。
再看泰国。根据泰国AutoLife官网数据,BYD ATTO 3(元PLUS)5月上牌量为2025台,连续第五个月获得泰国纯电动汽车销量冠军。2023年1-5月,BYD ATTO 3总上牌量为9310台,市占率达38.6%,持续领跑泰国纯电动乘用车市场。
图源:比亚迪
在大洋洲,比亚迪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根据新西兰交通部最新数据,新西兰5月电动汽车注册量为1219辆。其中,最畅销的纯电动车型是BYD ATTO 3,该车型再次获得纯电动汽车月销量冠军。今年1-5月,BYD ATTO 3共计销售1402辆,位居新西兰纯电汽车销量第一。
近段时间,该公司海外动态更加频繁,从其业务涉及到的区域来看,比亚迪已经不满足于欧洲、南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正在走向众多电动汽车“鲜为人知”的国家和地区,比如美洲。
6月26日,比亚迪宣布与行业领先的汽车经销商ATL汽车集团达成合作,将共同为加勒比地区提供新能源乘用车产品,推动当地汽车电动化进程。
据悉,比亚迪本次联手ATL汽车集团,主要希望为加勒比地区消费者提供新能源乘用车销售及售后等服务,业务覆盖10个国家,包括牙买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开曼群岛、库拉索、巴巴多斯、阿鲁巴、安提瓜、圣卢西亚、圭亚那和苏里南。
彼时,ATL汽车集团执行董事长Adam Stewart表示:“未来,比亚迪将成为牙买加甚至加勒比地区排名第一的电动汽车品牌。”
无独有偶,比亚迪在巴西市场也已酝酿许久。终于在今年6月底,有外媒报道,比亚迪将于7月4日正式宣布在巴西巴伊亚州建立一家电动汽车工厂。
比亚迪集团执行副总裁李柯称:巴西是比亚迪在美洲市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销售市场。同时比亚迪巴西分公司总经理李铁也指出,与欧美等高端车型相比,比亚迪完全有能力实现“弯道超车”,在高端电动车型、混动汽车市场中抢占一席之地。
根据比亚迪方面公布的信息,截至目前,在乘用车领域,比亚迪已经在巴西建立了24家经销商线下门店,预计今年年底设立100家门店。
300万、500万、1000万……出海潮的背后,是不断增长的销量目标
比亚迪把车卖到海外,并不是新鲜事。
截至目前,国内大多数车企在海外均有布局。就近期阶段性成绩来看,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整理的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1-5月,汽车整车出口193.3万辆,同比增长79.8%;整车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2倍。2023年1-5月,在我国汽车主要出口车型中,与上年同期相比,纯电动机动车、客车、轿车和载货车四大类主要出口量保持不同程度增长,其中纯电动机动车增速更为显著。
显然,汽车“出海”,尤其是新能源车出海,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又一大看点。
图源:比亚迪
那么,亮眼的出口成绩背后,究竟是什么因素在驱动中国车企走向海外?
是需求,且更多的是来自车企端的销量需求。
6月16日,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如此形容眼下的汽车市场:“卷刚刚开始,未来还会更卷。”他表示,未来汽车行业的洗牌将会非常惨烈。站在五年、十年或更长远维度来看,未来能活下来的是少数车企。
余承东所言似乎已成为汽车行业内的共识。今年4月份,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就曾直言:眼下淘汰赛才刚刚开始,未来,300万年销量规模将只是入场券。他认为,2025年底,将不会再有“新新新造车企业”,彼时进入32强的企业将会浮出水面。在下一个十年,主流车企只有前八名,子品牌会并入大品牌里面,最后形成“巨无霸企业”。
根据何小鹏的判断:“在这些企业里面,300万或500万销量,将是基础。纵观国内新能源车企,能够冲刺此销量目标的车企已然明晰。其中,比亚迪是最具潜力的种子选手之一,余承东也认为,比亚迪是能活下来的巨头之一。
毕竟,比亚迪2023年保守的销量目标已经达300万辆(包括海外市场和中国市场)。且目前来看,比亚迪今年上半年销量已达到2022年全年销量的三分之二,也完成了全年目标的41.85%。
王传福曾在2022年股东大会上强调,未来3-5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将发生大变革:“比亚迪有信心在未来3-5年获得更高市场份额”。
然而,300万、500万甚至1000万的销量目标,还有更高的市场份额,仅仅“屈居”于国内市场,能够满足比亚迪的野心吗?
当然不够。
中国汽车品牌出海处于‘吃肉’阶段:出海是“必选项”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中汽协数据,中国汽车近两年高速增长。
数据显示,2020年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突破500万辆;2022年2月突破了1000万辆;到2023年7月份,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突破2000万辆。第二个1000万的时间仅有16个月的时间,速度很快,由此预计第三个千万应该在2024年7月前能够实现,持续的新能源汽车高增长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不得不承认,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在不断加速渗透是事实。
但值得注意的是,渗透终有穷尽。尤其是此前的价格战、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再延续,以及鼓励新能源汽车下乡等态势,似乎都向行业内释放一个信号:新能源车在来势汹汹不断“攻城略地”的同时,急需警醒自己去不断开辟新能源汽车尚未“涉足未深”的新土壤,也正是这些肥沃的土壤,可以供给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断向上攀升,满足一个又一个不同阶段的销量目标。
图源:比亚迪
根据全国乘联会数据,2021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331万,超越欧洲的218万和北美洲的70万,优势明显。2022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650万台,大幅超越欧洲的248万和北美洲的106万的销量。2023年1-5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278万台,继续大幅超越欧洲和北美洲的销量。
透过上述众多“领先的数字”,可以看出中国新能源车的战略引领了世界新能源发展的浪潮,各国政府和国际车企全面跟进新能源转型,这不但对中国汽车行业从跟随到跨越领先起到重要作用,也为国内新能源车企提供众多的新市场。
走出国门,已经是国内新能源车企的共识,且皆在积极践行。
比亚迪大概是近年来出海最为频繁的新能源车企之一。尤其是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比亚迪出海步伐加快。目前,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已进入日本、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泰国、巴西、新西兰等53个国家和地区。
摩根大通在调研比亚迪主要海外门店后认为,比亚迪国内新能源汽车业务和海外扩张将带来潜在上行空间,并表示仍看好该公司。
图源:比亚迪
摩根大通认为,比亚迪应该聚焦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为插电混动汽车领域的发展,在这一领域没有来自任何外国品牌的较大竞争,只有来自中国同行的部分竞争,预计比亚迪今年的插电混动汽车销量将能占到69%的市场份额,高于2022年的64%。
其二是预计比亚迪2023年下半年利润率将改善,受益于产品结构改善,利润率较高的腾势和仰望的销量贡献提升。比亚迪的整体毛利率或将从2022年的17%提高至今年的20%左右。
其三是出口是长期上行空间的另一个推动力,可能也是盈利的下行保护,因为国内业务竞争激烈。
长安国际公司副总经理孙泽军说过:“中国汽车品牌出海目前处于‘吃肉’阶段,是盈利的状态,而过去二十多年基本都是赔本赚吆喝”。
尾声:警惕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海外布局愈发广阔,危险也正在逼近,比如近期关注度较高的欧盟“双反调查”,以及上汽集团在印度设立的全资子公司——MG汽车印度有限公司的股权纷争。
单就前者来看,6月28日,盖世汽车报道,两位欧盟高级官员透露,由“首席贸易执法官”Denis Redonnet领导的欧盟委员会贸易保护部门目前正在讨论是否启动一项调查,允许欧盟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征收额外的关税或实施限制,这也被称之为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虽然目前欧盟内部对如何应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一事仍存在分歧,但这也已然为国内新能源车企敲响警钟:不稳定的国际环境一定程度上确实会干扰中国品牌开拓国际市场。
要知道,美国便是比亚迪出海的典型“绊脚石”之一。以至于在6月份,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柯在接受彭博采访时,谈到关于比亚迪在美国销售电动汽车的问题,她非常明确地表示:“美国市场不在我们目前的考虑范围之内”。
希望未来,中国新能源车企在全球市场内“开疆拓土”的过程中,能够尽少遇到“美国们”。
来源:盖世汽车
作者:苑晶铭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205927
以上内容转载自盖世汽车,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