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3. 企业
  4. 汽车不需要“无冕之王”? | 新·秩序

汽车不需要“无冕之王”? | 新·秩序

汽车公社

变革,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可阻挡、无所不能。

后疫情时代来临,经济日益疲软,需求消费更是呈现出断崖式下跌的趋势。当所有的事情,都开始以性价比“为之”,汽车行业也只能去正面迎战这一惊涛骇浪般的转变。当然不可能独善其身,反而是首当其冲。

汽车降价潮来袭,以特斯拉、比亚迪为首的新能源车也好,雪铁龙、本田的合资燃油品牌也罢,都陷入到这一场名为“价格战”的市场竞争之中。当车企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其饮鸩止渴的结果就已经注定——

整个汽车产业链,正在发生剧烈动荡。


因为距离C端更远,零部件供应商们一直被称作“幕后英雄”“无冕之王”。毫不夸张地说,此前汽车行业的技术标杆,从来都是Tier 1们,技术变革也是由博世、电装、采埃孚这样的佼佼者推动。

但,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唯一不变的是永远在变。汽车零部件产业更是如此,能者上,弱者下。没有谁能够总是高高在上,哪怕是博世、电装这样的零部件巨头,也必须正面新能源汽车大势,迎接即将到来的各种不确定性。

常言道,大象转身,实属不易;可如今,电气化转型,就是势在必行。

“新关键”向上,“老核心”向下

4月18日,2023年上海车展如期举行,常年“稳坐泰山”的零部件供应商们,却明显要比曾经更为活跃,也更乐于展现自己的最新产品与技术。而这种“从幕后到台前”的动作背后,是心态的转变,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原因很简单,新能源汽车时代来临,对汽车零部件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这些新生产业、事物,在消费者的心中,却并没有具体形象,因而“不知所云”者居多。


回顾往昔,汽车的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被并称为“三大件”,是衡量一台车好坏的关键因素:发动机保证动力强劲,变速箱负责动力传动,而底盘的调教则涉及到驾乘的舒适性。

然而,面对浩汤而来的新能源汽车潮流,传统“三大件”再也不是必需品,而是转变成为电池为主的动力系统、电机为主的电驱系统,以及各种电气化器件集成的电控系统。

汽车新“三大件”成为关键,老“三大件”核心黯然失色。这样的大背景下,没有零部件供应商愿意坐以待毙,至少要表现出积极的一面,冠以走新能源之路、保护环境之名,努力一番。

说不定,就转型成功了呢?


于是,汽车零部件产业同样变得热闹起来,行业老人们以技术和经验,阐述自己的产品理念;动力电池、激光雷达、芯片等各家新式汽车供应商们,也都在大声吆喝,立志要成为新的汽车行业“无冕之王”。

他们的愿望会实现吗?答:越想要,就越得不到。

经历了百年跌宕起伏的汽车行业,确实确立了一套市场潜规则,尤其是在零部件产业链方面,甚至有“博世掌控车企命脉”的传言。

当然,也并不是说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博世不厉害,而是诸多元素影响下,博世必然不会再像以前那般,超然物外。前赴后继者、追名逐利者如云,中国市场已经发生改变。


800V高压平台、碳化硅逆变器、功率密度更高的电机,以及其它各种鲜为人知的关键部件,在本次上海车展上应有尽有、琳琅满目。

但可以肯定的一点在于,随着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一场属于零部件产业链、供应链的机遇,相继而至。面对需求满满的一片蓝海市场,没有谁是唯一不可替代,哪怕其现在的技术号称“世界第一”,若不能保持创新活力、交好市场,也成为被市场淘汰的一员。

所谓“新关键”与“老核心”的王座交替,就是如此。

既然卡脖子,就该被摒弃

事实上,在华为被美国无理制裁限制之后,国内各行各业对于“卡脖子”一事,讳莫如深。至于新晋支柱经济产业的汽车市场,更是如何也绕不开这一问题。

可惜的是,虽说如今国内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实现了暂时性领先,但除了动力电池之外,其他核心零部件似乎依旧四处掣肘,尤其是在车规级芯片方面。


当然,在这里并不是想要激发民族情绪,而是想说,如今的市场环境与时间节点,正是国内建立完备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链的大好时机。

放眼整个汽车市场,比亚迪之所以能够突出重围、独领风骚,其关键就在于拥有大部分自主可靠的零部件供应体系。特斯拉能够世界范围内称王,也是因为在零部件供应方面拥有极大的话语权。

全栈自研、全域自研的口号倒是不少,但真正有能力做大做强的却没有几个。而就国内市场现状而言,能够撑起场面的,恐怕就只剩下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等一众动力电池厂商了吧。

只不过再回想到早些时候,广汽董事长曾毓群的一句“给宁德时代打工”,却是暴露出动力电池行业巨大的漏洞——特别“垄断”。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应该被动力电池“卡脖子”,同样也不应该被其他因素“卡脖子”。如果有人想要通过行业地位霸道地去“卡”车企的脖子,至少在如今的国内市场,长久不了。

智能化亦是如此。

当智能化概念愈加大行其道,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底盘,只要是能“挨”到边的,就要好好表现一下。但有一说一,除了Chatgpt足够惊艳之外,此时的车载智能化功能依旧处于初期阶段,哪怕强如华为,也不敢突破L3的限制。

这里面的关键有三:一是法律,二是安全责任,三是技术。

就技术而言,都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当然也有推崇硬件堆料足够多,高通8295,英伟达orin、多颗长距激光雷达,以及各种大屏,只要市场有需求,零部件供应商就能使出力气,用到实处。

可是,未来就真的一片大好吗?


诚然,如今汽车市场上的机遇大于挑战,激光雷达、动力电池、芯片等新型零部件的走俏,催生出全新的蓝海市场。但必须承认的一点,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水,依旧很深。

“听销售同事打电话,受价格战影响,我们不少产品都遭到了整车厂的压价,但也没有办法。”

车展期间,笔者特种兵式穿梭于各大零部件企业展台之时,多会谈及到如今车圈价格战的影响。得到的反馈也十分直接,此时下游整车企的价格大战,已然蔓延到上游供应链,各企业销售压力倍增。

是啊,曾经零部件产业“一言定价”的日子已经过去。接下来只有用更具备价值的产品、更有说服力的成本、以及更恰到好处的服务,才能在这样一“卷”到底的市场,活下来、走下去。

未来不远,零部件供应商的故事还会继续上演,但专为“卡脖子”而生的“无冕之王”,已经不复存在了。


来源:汽车公社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200639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24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