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饱经风霜的韩系车企战略调整的方式方向似乎正在殊途同归……异军突起的华人运通与风头正劲的理想成了它们调整产能结构、优化成本效率的有力推手。
今日,据有关媒体报道称,已经停摆两年的北京现代第一工厂,将被理想汽车接手。
意外吗?并不。实际上早在2个月前,《汽车公社》便在《理想,北京建厂?》一文中指出,理想汽车正在筹划建设第二座工厂,选址极有可能是其公司总部所在的北京。如今,更多的规划细节正在逐渐流出。
据知情人士透露,理想汽车的全球旗舰工厂将落户在北京的顺义区,距离理想汽车顺义总部仅有14公里。依托原北京现代一工厂厂房及土地资源,理想北京顺义工厂总投资将高达60亿元,旨在打造数字化、柔性化智能制造工厂,开展整车、核心零部件、自动驾驶等关键技术研发,将配套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科技人才2000人以上。该项目计划于2023年投产,2024年工业产值达到300亿元。
实际上,在北现第一工厂产能闲置的状态下,经由多方的协商,将工厂交到理想汽车手中是可想而知的结果,毕竟这一决策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形成多方受益的局面。
就理想汽车而言,它的目标是在2025 年成为中国第一的智能电动车企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理想汽车必须拿下20% 的市场占有率,对应的市场销量是达到160万辆。
对于一家年销量刚刚踏过3万辆的新势力来说,这无疑是个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这意味着理想汽车需要在技术研发、人才与技术储备、资金链供应等各个环节搭建出一个庞大的“汽车帝国”全价值体系链。
目前理想的常州工厂年产能在10万辆左右,即便明年新车间完工之后,届时常州工厂的产能能够达到20万辆,仍与宏伟愿景相距甚远,因此优化产能结构自然而然是必不可少的关键一环。
而且,随着理想的交付量日渐攀升,产能压力也在与日俱增。去年12月,李想便曾发文称,“春节前的产能远远跟不上需求”。昨天,理想汽车总裁沈亚楠也在第一季度财报会中表示,受制于芯片短缺,常州工厂已经无法达到日产500辆的产能供应。
与此同时,从刚刚理想交出的阶段性成绩来看,毛利率持续为正、营收同比大涨、年度利润转正、交付维持稳定,可以说理想汽车展现出的积极信号相当明显,而产业规模仍然是掣肘理想汽车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
当然有一点必须清楚的是,理想接手北现第一工厂进行整车制造只是目的之一,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对自动驾驶领域的开拓与探索。在李想看来,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是智能电动车的最底层的操作系统。
可在IPO之前,理想为数不多的资金几乎都用在保证正常的流转和运转之上,研发部分特别是在自动驾驶等至关重要的领域,理想一直生活在特斯拉以及小鹏的阴影里,因此理想必须先进行补课后谋求超越,而接手北现的工厂则是实现超越的关键跳板。
对于形势严峻的北京现代来说,与同病相怜的东风悦达起亚一样,自四年前销量开始大幅下滑之后,冗余的产能结构便成为了挥之不去的心病。目前北京现代在北京、河北、重庆三地拥有5个乘用车生产基地,设计产能在165万辆左右。以2020年北京现代销量50.2万辆来计算,其产能利用率仅为30.4%,近70%的产能处于闲置或过剩状态,处理闲置的北京第一工厂势在必行。
并且值得注意的是,在理想接手工厂的消息发出后不久,现代汽车也宣布将减少50%的内燃机车型,以腾出资源投资电动汽车。
该计划如何在合资公司内实施,目前北京现代还未有具体战略,但可以预想的是,战略收缩,节省成本,提高效率,拥抱新能源变革也将会是北京现代的战略发展方向,北京一工厂的出手在相当程度上节约了研发制造成本,是一个绝对积极的信号。
除此之外,根据中韩双方签署的协议,北京一工厂土地租赁期限是截至2022年,韩方需要完成与北京市政府,以及合资方北汽的相关协商,面临着较为复杂的权益问题,因此韩方此前一直采取的都是不主动提及撤厂策略。
此次调整如果能够顺利实现推进,那么可以合理猜测一下,北京市政府应该在这其中扮演了关键的协商角色。其实,北京市政府的顾虑与忧思是可以理解的。
在新造车势力的竞争形势逐渐明朗后,各地方政府不再需要花费巨大精力,重新审视、观察想要“押宝”新造车的成色,紧密合作水到渠成。
上海引入“鲶鱼”特斯拉,给予优厚政策建设工厂,从而激发整个终端市场的活力。合肥豪掷70亿元注资蔚来,在其至暗时刻伸手相助,最终获得名利双收。广州同样拿出40亿元,帮助小鹏建设肇庆工厂后的第二座制造基地,双方继续深绑。
无一例外,这些一线城市激烈抢夺优质新造车的背后,都在试图将“新能源之都”的帽子,牢牢扣在自己头上。所带来的益处,则更多集中在风口效应、产业协同、拉动经济就业等方面。
可北京的新能源发展声势明显弱了不少,北汽新能源水土不服,极狐品牌难言落寞,北京缺乏一个真正实力强劲的“新能源玩家”。理想的到来打破这一窘境,既然理想已经把总部设在北京,那么推动促进其在北京建厂,完成更深度的产业绑定,顺便还解决了困扰北京现代的发展难题,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从东风悦达起亚到北京现代,新势力逐步接手弱势传统车企的过剩产能将是大势所趋,现代不是第一家,更不会是最后一家,接下来会是谁?会是迟迟不见起色的福特吗?
来源:汽车公社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147766
以上内容转载自汽车公社,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