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BA”掌门人中,奥迪管理董事会主席马库斯·杜斯曼大概是最忙碌的一位。身兼奥迪CEO、产品线负责人、中国业务负责人以及大众集团研发董事等多重角色,马库斯·杜斯曼总是有着满当当的日程表。与三年前在慕尼黑四缸大厦时相比,这位CEO似乎更喜欢因戈尔施塔特的充实与忙碌。他毫不避讳对研发工作的热情,甚至公开暗示自己无意接替赫伯特·迪斯,成为大众集团的下一任盟主。
马库斯·杜斯曼于1992年进入汽车行业,在戴姆勒从事V12发动机的设计工作。彼时,他恐怕无法想象30年后内燃机竟变得如此没落,电气化成为了不可逆的趋势。而在电气化浪潮下,马库斯·杜斯曼多半会感到庆幸。在大众集团的支持下,奥迪获得了足够宽泛的技术资源,这是戴姆勒和宝马不具备的优势。
翻开大众帝国的工具包,马库斯·杜斯曼得到了MQB evo、MLB evo、MEB、PPE、J1等一系列平台。如此一来,奥迪既能打造出e-tron GT这样的电动轿跑,又可借助模块化平台下探至A级乃至A0级市场,与普及型品牌争夺份额,不久前发布的Q4 e-tron和Q4 Sportback e-tron便是一个典型案例。
奥迪 奥迪Q4 e-tron(询价模块,请勿手动编辑,如需删除,请在图片上右键删除询价)
德国人向来注重流程,喜欢从零件出发,经过层层的试验和论证得到最终产品。但随着车型数量和车型品类的增加,这种策略不可避免地遭受到挑战,漫长的研发周期似乎很难满足日新月异的市场。因此,越来越多的德国车企开始强化产品团队的主导地位,以需求反推研发,而不是从前那样从零到整。从马库斯·杜斯曼兼任奥迪产品线负责人不难看出,因戈尔施塔特的造车逻辑正悄然发生变化,而Q4 e-tron或多或少体现出新的开发思路。
为什么是MEB?这要从奥迪Q4 e-tron的定位说起。从大众集团的电气化版图来看,性能流派采用J1平台,代表车型为保时捷Taycan(参数|询价)、奥迪e-tron GT;高端阵营采用PPE平台,首批产品包括奥迪A6 e-tron和奥迪Q6 e-tron;MEB平台应用面最广,覆盖大众、斯柯达、奥迪等品牌。
奥迪Q4 e-tron定位于纯电紧凑型SUV,这是一个豪华品牌与普及型品牌交叉的级别,核心需求是得体的空间、适中的性能和较长的续航。对于奥迪来说,Q4 e-tron既需要填补大众品牌无法覆盖的空白,提供更佳的品质和设计,还要与上游产品保持足够距离。在机械和电气层面,Q4 e-tron不需要太多的专属设定,MEB平台完全能够满足需求。
Q4 e-tron提供三种动力规格,分别为单电机低功率版、单电机高功率版和双电机四驱版,尾标延续了奥迪的传统命名规则。单电机车型搭载后置永磁同步电机,其中35 e-tron的最大功率为125kW(170马力),40 e-tron的最大功率为150kW(204马力)。双电机车型额外配备了前置交流异步电机,系统综合最大功率达220kW(299马力),尾标为50 e-tron quattro。需要注意的是,Q4 Sportback e-tron不提供单电机高功版本,只保留了两端的动力方案。
奥迪Q4 e-tron提供两种电池包供消费者选择,总容量分别为55kWh和82kWh,与与同平台的大众ID.4(海外版)保持一致。具体来看,35 e-tron采用8模组电池包,充放电功率稍小一些,优先保证续航里程。40 e-tron和50 e-tron quattro搭载12模组电池包,前者的WLTP续航里程最高可达520km。
面对愈发理性的电动车市场,奥迪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三电系统方面,奥迪Q4 e-tron几乎完整承接了大众ID.4的技术方案,差异预计体现在软件层面。Q4 e-tron没有像许多新势力车型那样过分强调性能表现,而更注重续航与动力的平衡。奥迪当然可以为Q4 e-tron配备更强悍的电驱系统,但这势必会提升成本和售价。既然如此,把这块蛋糕留给自家上游产品岂不是更好?
从燃油到纯电,看得出大众集团正逐步收窄开发范围,避免过于宽泛的技术特性,而MEB平台正是新策略的最佳写照。别看奥迪Q4 e-tron和大众ID.4拥有截然不同的内外饰设计,但在车身部分,二者的共性远大于个性。两款纯电动紧凑型SUV的车身尺寸和载荷分布高度接近,车身和底盘零件可实现大面积共享,进而实现高度集约化的研发和生产。
传统车企向来重视电池安全,这在结构设计方面有着集中体现。除了坚固的电池框架,奥迪Q4 e-tron还特别强化了底盘和乘员舱设计,热成型钢的使用比例高达26%。除此之外,新车还在门槛位置应用了钢铝混合结构,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实现了更好的轻量化效果。
MEB、PPE、J1,初见大众集团这些纯电平台,你或许会感到困扰。整体来看,MEB之于PPE,正如MQB之于MLB,二者定位明显不同。PPE把“Premium”写在了名字里,主要面向中高端市场,前桥五连杆(改良型双叉臂)悬挂是其主要特征。MEB剑指主流市场,不需要提供PPE那样的行驶性能,因此选择了结构相对简单、调校空间相对较小的麦弗逊前桥。
驾驶辅助方面,奥迪Q4 e-tron提供全速域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保持、盲区监测、自适应远近光等功能,硬件规格也达到了主流水平。此外,新车还配备了AR-HUD增强现实抬头显示系统,为驾驶者带来直观的信息交互。当然,这些科技或辅助配置大多为MEB平台的通用件,在大众ID.3、ID.4等车型上也能见到,并非奥迪Q4 e-tron专属。
编辑点评:走向电气化时代,汽车在机械层面愈发同质化?至少对于MEB平台,我们可以得出这个结论。在MQB时代,模块化平台仍留有较为宽泛的技术边界,为不同车型提供了一定的“自留地”。而从奥迪Q4 e-tron和大众ID.4这对兄弟不难看出,MEB平台进一步收缩了开发范围,不同车型的发挥余地有所减小。当然,通过转向机、减振器等关键部件的调整,Q4 e-tron依然能够提供优于下游品牌的行驶品质。在不久的将来,Q4 e-tron有望在上汽奥迪实现国产,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爱卡汽车
作者:胡劭颜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146116
以上内容转载自爱卡汽车,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