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去年同期的低基数,今年初中国车市开启了高速增长模式。
根据乘联会的数据,3月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批发销量继续大幅增长83.5%至184.0万辆,连续3个月的走高让一季度收获了77.6%的增幅,销量亦达到501.7万辆。
这一表现与2019年同期的515.6万辆非常接近,考虑到疫情和芯片短缺等因素的影响,意味着当前我国汽车市场已基本回到正常状态。
只是,此前全球汽车芯片制造商巨头英飞凌和恩智浦半导体的产能因美国暴雪受损,随后另一大巨头日本的瑞萨电子又相继遭遇地震和火灾,这可能会导致全球汽车行业芯片紧缺的局面越发严重,并持续到下半年。受此影响,目前我国部分车企的生产已出现减产,未来这一局面还将继续存在。
是以,哪怕随后有上海车展和五一长假等有利于汽车消费的因素,接下来国内汽车市场的走势也会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自主头部企业占据主流地位
回到一季度来看,今年以来头部自主车企的表现确实令人感到惊喜。
尽管,3月长安汽车和吉利汽车没能像前2个月一样继续停留在前三甲中,但凭借着稳定的发挥和此前创下的巨大优势,一季度长安仍以超过3万辆的优势取得亚军的头衔,吉利则紧随上汽通用之后排名第4。
众所周知,今年前者能有此成就,一方面是在Plus车型加持下,长安品牌旗下的CS75、 逸动、CS55和CS35等车型的销量均有明显提升,另一方面则是长安品牌高端序列产品UNI-T和欧尚品牌X5两款新车上市后表现也异常出色,贡献不少增量。在两大品牌的共同推动下,长安自然收获颇丰。
另一家自主头部企业吉利,其与季军上汽通用之间却仅相差2,000余辆。随着4月底吉利帝豪家族将迎来走量的全新帝豪S,吉利的销量必然会有所回暖。同时,基于CMA架构的星越L开启预定,未来吉利将迎来4.0时代的高质量发展新周期。至于长城汽车,也在欧拉品牌、第三代哈弗H6和全新车型坦克300的推动之下,也爆发出极强的增长势头,甚至遥远领先于上汽大众和东风日产等合资阵营的排头兵,继续稳居第5。
当然,在为这三家自主车企欢欣鼓舞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样的领先很大程度是由于上汽大众和东风日产均在不同程度受到芯片短缺的影响,尤其是前者的部分车型已进入停产状态,批发销量较低也在情理之中,而后者则经历了一段库存调整期。
实际上,不仅仅是上汽大众和东风日产,正如前文所说,目前缺芯已是许多车企共同面临的困境,这一点从今年2月和3月的销量中就可以得到证实。
数据显示,近年来,因春节假期的缘故,这两个月份不少头部车企的批发与零售销量大致会相差4、5万辆。以2019年为例,彼时销量前5的车企中,上汽大众、一汽-大众、上汽通用和吉利汽车的环比差距均超过5万辆,只有东风日产略低为4万辆出头。
而今年,在一季度销量前5名中,只有一汽-大众和上汽通用超过5万辆,吉利汽车为2万余辆,长城汽车不到1.5万辆,长安汽车更是只有6,567辆。
即使,近期厂商取消库存考核等约束使得经销商进货积极性不高,但如此微小的差距绝非正常状态,由此可知缺芯确实已成为当前各大车企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也表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当前的车企排名几乎处于失真状态,待缺芯得到缓解后各家的实力才能真正体现,届时才能知道头部自主车企是否真的已具备与头部合资车企相抗衡的实力。
日系追赶德系 美系竟是最大赢家
再从各系别的份额来看,虽然头部自主表现抢眼,奇瑞汽车、比亚迪汽车和一汽红旗等走势也较好,但因一汽奔腾、江淮汽车和华晨汽车等部分车企的式微,一季度自主车企的整体份额仅比去年同期微增0.7%。
不仅是自主,在市场中拥有较高市占率的日系和德系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因常年保持低库存的习惯,芯片短缺给日系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尤其是该阵营体量最大的东风日产,3月其销量甚至不敌一汽丰田和东风本田,因此纵然有一汽丰田、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冲锋在前,前3个月日系中阵营的市占率也只比去年同期微增0.2%。
至于东风本田能同时收获日系车企和前十车企中的最大增幅,是由于其主要工厂均在武汉,作为去年初疫情最严重的地区,彼时东本的产能遭到严重影响,使得今年的对比基数较低。
而原本占尽优势的德系,则因两大销量支柱之一的上汽大众芯片短缺严重,遭受巨大的损失,导致其市场份额不增反降,3月减少1.4个百分点至25.2%,一季度更是减少1.7个百分点至23.4%。尽管,从一季度零售销量来看,上汽大众是季军,但随着产能的受限,接下来其交付量也会逐渐受到牵制。更何况,上汽大众的终端成绩已被一汽-大众领先超过20万辆。若不能及时解决芯片问题,未来不管是批发还是零售,上汽大众的排名都会继续下滑。
图片上传中
当中系、日系和德系都有些许遗憾时,美系却在上汽通用、特斯拉和长安福特的带领下,成为3月和一季度的最大赢家,前者的份额达到10.0%,后者也增加1.5个百分点至9.7%。随着上汽通用的不断恢复,特斯拉Model Y在上海超级工厂投产并开始交付,林肯品牌的继续发力,今年美系品牌的市场份额或许会继续向10%靠拢,再次回到曾经的巅峰时刻。
不过,考虑到近期特斯拉产品问题频发,主流传统车企纷纷进入电动车市场,涌入了大众IDID.4 X、ID.4 CROZZ、极氪001和福特Mach-E等重磅车型,未来特斯拉是否还能一枝独秀还未可知。
来源:汽车公社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144924
以上内容转载自汽车公社,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