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3. 企业
  4. 一电观察 | 小米造车的逻辑

一电观察 | 小米造车的逻辑

第一电动庞义成

2015年,小米手机如日中天,蝉联国内销量第一。那年秋天,时任北汽新能源总经理的郑刚,托人给光芒万丈的雷军带句话:电动车风口正起,君有意否?雷军托人答曰:专注搞好手机,暂不考虑其他。

谁也没想到,第二年小米手机便掉头向下,暴跌36%,从此失去中国手机市场第一宝座。而北汽新能源则成功登顶中国纯电动车市场冠军,后续蝉联三届。

紧接着的几年,蔚来、小鹏、理想等新入局者快速崛起,雷军作为幕后投资人,时隐时现。北汽新能源在2018年触达顶峰后,开始快速下滑。

2015-2020,五年的时间,沧海桑田。我们用了五年的时间明白,当年一起喊出的口号的准确含义:“重新定义汽车”到底是什么。

智能电动汽车赛道的确认,是小米造车的基本前提。为了这一天,雷军耐心等了五年。五年里,他从来没闲着。

图片

小米为什么要造车

关于“为什么要造车”这个问题,在30号的发布会和随后的投资人交流纪要中,雷军和小米团队已经披露了很多。概括下来是三条:1、电动车是未来最大的移动智能终端,市场空间很大,规模十万亿以上,集中度很低;2、这是智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完善小米的全场景智能生活;3、小米有人(研发人员超1万)、有钱(账上趴着1080亿)、有手机(全球第三,智能家居全球第一)、有生态(基于硬件的内容和社区)。

雷军也承认了,智能电动车赛道的确认,是他决策的基本前提。但以上几点,都只是必要条件。我们认为,促使雷军下决心造车的,是以下这几点。

1、苹果、华为入场。这两家“硬+软”能力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入场,对小米形成重大战略威胁。尽管苹果羞羞答答,华为干脆硬说不干(至少三年内)。在硬件能力、软件能力、生态能力三个层面,苹果华为都堪称顶级选手,小米仍有距离。三家公司发展战略惊人一致:抢占端管云,布局全场景智能生活。如果不能在苹果、华为之前形成护城河,小米将再次陷入被动竞争的状态,只能抢夺低利润区。

2、蔚来、小鹏、理想加速。这三家本土公司,基本已经完成了标志性的产品定义,并取得了市场认可。也就是说,“造一台好车”这件事,他们已经证明给市场看了。接下来的重点,是加速发展智能化能力,进一步强化消费者认知,重点是智能座舱和无人驾驶。三家公司为此储备的现金,最少300亿人民币。虽然比小米现金储备少,但有三到五年的抢跑优势,他们现在的速度,已经提到相当快的水平。

3、特斯拉一竿子插到底。年内毛豆2一定会推出,价格一定会打到15到20万区间。特斯拉这家妖怪公司,和苹果不同,它要从高到低实现通杀。并且它从三电技术到智能化技术,都独步天下。因此,如果让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站稳“中原腹地”:10到20万,小米将被封住一个非常大的市场入口。

4、苹果、华为之后,三星、谷歌、亚马逊,甚至阿里、腾讯,都会入场,战国时代已经开始。智能生活时代,任何一个主场景,全球科技巨头都不能缺席。大家竞争的核心,是争夺用户的数据(包括车辆数据、道路和城市数据)和时间。在出行这个大场景里,空间的体验,会转化成时间。因此小米说,智能汽车会变成最大入口,这一点不假。

简单说,小米造车,是不得不干的事,如果不干,它就拿不到下一个时代的入场券。

小米会怎么干

关于“会怎么干”这个问题,雷军也有简单的交代,比如三年内投入100亿人民币,十年内准备了100亿美元;先组优秀团队,再定义产品;要和手机、智能家居生态形成联动等。他没交代的部分,可以预判一下。

1、用户怎么来。小米手机、智能家居的存量用户,和每年的增量用户。

2、用户价值。交订阅费,即可看小米电视、开小米汽车。电视、汽车都是又好又便宜,跟小爱同学的其他硬件,无缝联接。

3、商业逻辑。打掉硬件利润,靠服务挣钱。尤其是小米擅长的内容服务和生态服务。

4、估值逻辑。日活,总时长,数据量。这三点做好了,想不赚钱都难。

5、已做的准备。蔚来、小鹏的投资,智能座舱的投资,1000多件专利的申报,供应链的准备。这些工作,过去五年里,从来没有停止过,尽管雷军称1月25日才正式立项。

6、时间点。2021年,确立核心团队、产品定义、企业生长逻辑;2022年,生产基地、工程样车;2023年,第一代产品发布。

我们之所以判断小米会抢在2023年发布第一代小米汽车,是因为苹果和华为的时间表,大概率在2024年。

image.png

附:小米造车投资人交流纪要(3月30日)

电动车正式立项,公告的内容:

1)全资子公司,有我们来负责所有的投资,这个方式才能最好利用所有现有的技术;

2)首期投资100亿元(注册资本),短期的计划,远期100亿美元;

3)雷军兼任汽车业务CEO,让小米的资源给到电动汽车的业务上。 

Q1为什么造车?

1)市场的机会,是手机市场的十倍(十万亿人民币级);

2)渗透率和市场集中度低,增长的潜力很大;

3)智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全场景智能生活。

Q2为什么能够进入这个市场?

1)电动汽车时代,造车难度大大降低,电动汽车更接近电子产业;

2)小米的产品经验、业务模式及技术可以复用;

3) 硬件+软件融合;互联网商业模式;品牌、用户优势;销售网络;技术能力可复用;现金储备1080亿,资源的优势;

4) 愿景:用高品质的智能电动车,让全球用户享受无所不在的智能生活。

Q3 汽车的定位和时间点上的规划?

今天只是一个对市场的宣布,决心要对市场提供电动汽车,还需要一段时间仔细研究产品策略和打法。今年1月15号开始认真研究可行性,充分的论证,但还需要很多的时间来进一步完善计划和产品规划,以及产品的布局。

我们可能比纯电车的对手晚了一些,但是我们会尽力赶上,哪一类的产品现在还没有定论,哪种方法去做还是要等更成熟的时候去分享。

Q4 2022年130亿的研发投入有没有包括汽车这块儿?

只是针对手机+AIOT战略的投入,不包含汽车。

目前可决策的是未来几年内,100亿元的投入。

Q5 汽车对财务方面的影响?

其实对财务上还得做多一些调研,发展的速度可能在未来一年不会那么快,之后怎么去加速,根据小米十一年来的成长历程,我们过去是一个非常高效的研发规划,能够非常有效的找到关键点投入资源,高效的研发,汽车领域会做同样的事情。

Q6 十年100亿美金目前有没有初步的拆分?生产方面是自己造还是代工?

未来我们会做更多的调研,还没法汇报给大家。产品的规划是特别复杂的事情,我们需要全力研究才能决定。

Q7 汽车业务会不会影响到手机和AIOT方面的投入?

我们对外承诺的130亿的投入完全是手机+AIOT,汽车会做一个单独的新的业务来做战略投入,不会算入手机和AIOT业务里面,未来手机和AIOT还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块儿。

Q8 咱们现在是不是有了一些雏形的东西跟大家分享?

我们访问和考察了整个电动车行业里面的优秀企业,我们正在找出一个最合适模式的路途之中,真的没有到我们能够跟大家报告我们能怎么做的阶段,可能到成熟的时候才能跟大家汇报。

Q9 能否分享一下研究过程中的思考?

困难肯定是会遇到的,有几个问题刚才也提到过,究竟做什么价位的车、怎么去生产等等,也是小米主要的思考问题。困难的地方,车跟电子行业还是有很多的不一样,投入也是巨大的,周期比手机长很多,错的概率和要赔的钱是非常大的。

但是我们为什么确信去做,因为我们认为有一些明显和独特的优势,有业内最丰富的软硬件融合经验,有非常成熟的智能生态可以用,关键技术可以复用,有品牌有用户有销售网络基础,最后也有很充分现金储备。

Q10 小米关于造车这方面,核心的竞争力,和在产业链里面的定位?小米的投资能力?

集团里面有两个投资的团队,在过去近三年里面也投了和汽车相关的创业公司,也看了很多核心技术企业,战略部也投了在汽车方面的企业比如智能座舱,对汽车和智能手机融合这一侧有独特的认识。我们要做车,肯定做一个和互联网用户体验直接相关的,能提升用户体验的方向来思考和设计。因为我们是一个软硬结合的企业,做电动车的决定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认为电动汽车是未来最大的移动互联网终端,这和智能手机×AIOT的战略是非常吻合的,我们会从这方面去思考产品定义。当然这也是一个特别复杂的问题,我们应该做什么样的产品来满足下一代人对智能汽车的需求,还是需要长时间的打磨,肯定不是一款ODM的产品,我们需要重新去定义未来消费者需要的一些内容。

Q11 我们的车是做车还是智能驾驶呢?

我们想了很久,最后定了这个版本(公告)是智能电动车。我们的第一辆车可能没有达到全智能驾驶的阶段,那么未来是不是所有的车都是智能驾驶,路还是很漫长。

达到L3的水平或者真正的全智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但是不会等到那一天才推出产品,我们会跟着智能汽车的发展历程来逐步推出产品。

Q12 在评估中,哪些是潜在的最大风险?

所有的风险都是比较实在的,我也没仔细想过哪个更大,在综合评估之下,也是跟手机有一些不一样,复杂程度很大。

什么是最大的挑战,第一最重要的事情,组建最优秀的团队,我们能否迅速的吸引和集合一批电动车领域的人才,这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风险;第二,做智能手机,即使100万台的库存可能几个仓库就搞定了,但是有车了之后,仅20万辆车就是很大挑战,汽车和手机在库存和供应链方面都不一样。

Q13 我们在给出这两个数字(100亿元和100亿美元)的想法?

以我们今年的规模和目前的盈利能力,以及产品能力,也就是小米今天所具备的全部能力。我们用100亿美元可能是一个非常安全和保守的说法,不会伤及核心业务的发展,这是一个维度吧。

Q14 咱们现在团队这边有没有大概的规划?目前相比新势力的相对优势(除了资金优势之外)?

很明显的就是人才的积累和优势,我们有近三万名员工,基本都是软件工程师,除了电池、底盘、电机以外,(智能汽车)很大部分的工作量集中在软件,这就体现出来我们的优势。我们有很多的软件和AI领域的工程师,现有条件下再去吸引汽车领域的人才,来补充团队,这是我们的优势。我们积累的东西很多,实际上我们做云服务、互联网服务,很多软件的架构和技术上的东西是相通的,技术上是可以复用的。我们的规模也是优势,我们对产品的理解,十年来打造出来的能力,作为一个新的造车企业来讲,是一个从头搭建的过程,对我们来说有一个比较好的能力和基础。

Q15 咱们投资的公司是否有产业协同?

也肯定是,我们过去投过的这些企业都是我们过去可以用到的资源,现有供应链的合作伙伴都希望参与到小米造车的事业中来,本身就涵盖很多的汽车部分。比如镜头和模组部分,本来是给手机做的,肯定能用到未来汽车这方面,很多供应链是想通的。

Q16 雷总投了小鹏和蔚来,会不会相互竞争呢?他的时间怎么分配?

我们问雷总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会说这几个人都是他的好朋友。现在的电车渗透率还只是10%,大家现在要把饼做大,而不是去抢生意,他们也都很支持雷总做车。

雷总的时间挺多的,他既然要下决心去做这个事,他也知道没有他的话很难动用公司层面的资源,如果把车做好的话,也会带动我们手机×AIOT业务的发展,当然会辛苦一点,但是手机×AIOT的策略比较明确,我们的电动车对核心业务也会带来正面的作用。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庞义成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143252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68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