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没有得到官方证实,但关于北汽集团和戴姆勒合资国产smart的消息,已经在坊间传得沸沸扬扬,并且,大家都对它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消息源于彭博社,据其报道,戴姆勒准备与北汽集团子公司北汽新能源开展新的合作,共同成立一家合资公司,用于生产电动版smart,以进一步提升其品牌销量。联系到上个月长城宝马的合作,北汽与戴姆勒的这项合资传闻被多数人认为可能性极高。毕竟,国产的MINI就要来了,国产Smart还会远吗?
戴姆勒的电动化转型
随着电动化的全球浪潮,“汽车发明者”戴姆勒集团也加快了转型步伐。去年的法兰克福车展,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集团全球总裁蔡澈博士郑重承诺:“到2022年,梅赛德斯-奔驰将实现整体产品阵容的电动化。这意味着在每个车系中,都将至少提供一款电动车型。整个产品规划涵盖了50多款电动车在内的庞大产品阵容。”
车展现场,戴姆勒同时展示了首款紧凑级纯电动车型——EQA概念车,其全新的电动车专属子品牌EQ正式诞生。今年5月,北汽与戴姆勒签署协议,双方将共同投资119亿元,在原来北京汽车顺义工厂的基础上建设北京奔驰新的生产基地,生产包括电动车在内的多款奔驰品牌车型。其中,基于MEA纯电动模块化平台打造的EQ家族车型将在2020前后实现国产。同一个月,蔡澈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巴黎商讨了在法投产电动车事宜。据透露,戴姆勒计划将位于法国昂巴克的Smart工厂改造为生产EQ系列的工厂,项目总投资达到5亿欧元(约37亿元人民币)。
今年3月,戴姆勒集团旗下的 Car2Go与宝马旗下的DriveNow品牌进行合并,双方将在共享出行、即时充电业务方面展开合作。在一系列的举措中,戴姆勒的电动化战略逐步清晰并实施落地。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市场,必然也是戴姆勒重点开拓的目标之一。今年3月份,戴姆勒入股北汽新能源,以出资6.3亿元、占股3.93%的方式,成为后者的重要股东之一。此举既强化了与北汽的合作,也坚定展现出戴姆勒发展电动出行的决心。
国产Smart事所必然
据了解,Smart作为戴姆勒旗下的小众品牌,自1998年推出以来就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有专业机构预计,Smart品牌目前已经累积亏损额达到40亿欧元(约 316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卖出一辆Smart,大约就要亏损6100美元(约 41728元人民币)。去年的法兰克福车展,除了推出EQ电动车子品牌,戴姆勒还宣布旗下的Smart品牌将转型为一个专注于电动车的品牌,并于2020年实现全系车型的电气化。
根据戴姆勒的规划,smart将于2020年开始率先在欧洲和北美地区实现全系车型的电动化,而中国市场则将紧随其后。未来法国昂巴克工厂在生产EQ系列电动车的同时,还将负责生产smart纯电动版本。2018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75.8万辆的总销量中,有近一半来自于中国市场。中国在新能源车产业和市场规模上,都走在了世界前列。此外,中国的“双积分”政策也是悬在各个传统汽车制造商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这样的形势下,加速新能源车的本土化布局是大势所趋。目前,大众除了现有合作伙伴,还和江淮共同组建了新的合资公司;宝马也在华晨之外,和长城另组光束汽车有限公司,专门研发和生产电动汽车,并计划国产纯电动MINI车型。德系三强里两强都有了实际性的战略布局,戴姆勒自然也不能落后。
北汽新能源实力强大
2017年,北汽新能源实现销量高达103,199辆,同比增长98%,成为国内首家年产销超过十万辆的纯电动车企。此外,截至2017年底,北汽新能源的经销店扩大到300家左右,建成全国最大且独立的新能源汽车网络,参与建设4.6万个公共电桩并自建了3.2万个私人桩。产品层面,除了EC系列外,北汽新能源还在2017年推出首款人工智能纯电小车LITE,在电动化出行、个性定制、轻量化方面,都有较为深厚的积累。
另一方面,在和北汽多年的合作中,奔驰在华取得了一系列骄人业绩。今年上半年,奔驰及smart品牌实现累计销量34.8万辆,同比增长14%,成为BBA里最闪亮的后起之秀。北汽新能源(尤其新能源微车)的制造与销售成绩,北汽助力戴姆勒在华实现本土化战略的成功经验,成为戴姆勒在华实施电动化战略最好的合作对象。据了解,目前北汽新能源已经在全球设立了中国北京、美国硅谷、德国亚琛、美国底特律、西班牙巴塞罗那等五家研发中心,涵盖了从基础研发到产品市场化的一系列环节。而有消息指出,最近北汽新能源已通过资产置换,即将成为国内首家A股上市的新能源企业。一旦上市成功,有了资金后的北汽新能源便能通过融资入股等方式和上下游产业链实施绑定,建立更为完整的体系能力。
如果说,宝马与长城的合作是强强联合,那么戴姆勒与北汽的合作除此之外,还可以比喻成亲上加亲。随着新能源大潮的到来,以及BBA三巨头的竞争态势越来越激烈,对于当下的蔡澈来说,任何一个机遇他都不可能放过,与其让smart继续做一个亏损的燃油车品牌,不如彻底转型,成为布局未来共享出行的电动车品牌。而这方面,中国市场毫无疑问是重中之重。虽然当下新能源市场微车的吸引力不再,但并不代表电动Smart没有空间,好比当大家都认为MPV市场无可以作为的时候,比亚迪宋MAX的出现让所有人眼前一亮。产品滞销不代表市场空间有限,而在于有没有足够的产品力。这方面,国产Smart有着先天的优势。
来源:钟叔驾道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pinglun/74406
以上内容转载自钟叔驾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