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正在重新被定义,出行正在重新被定义。未来出行的热点应接不暇,硝烟四起,7月13日,由GNEV官方机构主办、第一电动网承办的2018未来汽车展暨未来汽车开发者大会“珠峰南北坡——未来出行论坛”在上海嘉定汽车会展中心举行。来自共享出行、汽车制造的大咖们共同探讨了登上珠峰的路径,旨在推动未来出行的模式创新和产业合作。
今天,相信无人驾驶将在十年内实现商业化的人越来越多。大家为此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这个共识正在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如果说无人驾驶是十年后的珠穆朗玛峰,那大家现在都是在向珠峰进发的路上。过去几年里,越来越多的人到了珠峰大本营,正在筹备登顶。过去三年,分时租赁从默默无闻,慢慢显现出撼动出行格局的可能。目前的问题是:它是快车的进化,还是快车的补充?在向珠峰登顶的过程里,分时租赁和快车,分处珠峰南北坡,那种模式会更优?它们将怎样互相取长补短,又互相竞争?
大钲资本合伙人、董事总经理林雷、奇瑞新能源副总经理郑天保、江淮新能源乘用车营销公司副总经理雷兵、康迪副总裁兼吉合康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金亚锋和北汽新能源总经理助理、营销公司党委副书记何斌,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以下为沙龙讨论实录:
林雷:各位尊敬的来宾上午好!非常高兴受主办方邀请担任本次沙龙主持人,今天论坛主题是珠峰南北坡,大家都是在向珠峰进发的路上,向珠峰登顶的过程里,分时租赁和网约车分别处在珠峰南北坡,接下来有请四位嘉宾一起讨论分时租赁和网约车到底谁最有机会达到珠峰。我准备了两个问题,希望大家言简意赅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大钲资本合伙人、董事总经理林雷
分时租赁还有网约车平台,在新的汽车浪潮中变得越加重要,整车厂也开始把定位从车的制造商向车的服务商转变,进一步证明了平台的作用。无人驾驶是未来的顶峰,对汽车产业链和人的用车方式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和变革。无人驾驶对于出行影响更大,每个人都可以用APP叫到车的时候,对是否拥有一辆车的兴趣会产生很大的变化。
各位老总从整车厂的角度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到底分时共享和无人驾驶谁会更有机会达到这个状态?
郑天保:各位好,我是奇瑞新能源公司郑天保,很高兴参加这个沙龙活动。从奇瑞的角度来讲,我们一直是出行平台后台的支持者。自身企业并没有做新的业务,Go Fun和我们做了一些合作,还有和其他企业也在做资本层面的合作,包括EVCARD。
奇瑞新能源副总经理郑天保
无人驾驶、分时租赁、网约车三个方面,首先从出行角度,我认为并没有冲突,应该是互补的。都是作为公共出行的补充,是介于飞机、火车、公交车、出租车之外的公共交通体系的有效补充,而不是直接相互竞争。比如说分时租赁要求用户必须要有驾照,网约车和其他的平台作为用户,没有驾照照样可以用。所以用户群体还是有一些差异,出行距离也是有差异。50公里左右的出行,20公里以上可能用分时更方便。如果是几公里,你取、还车的时间可能通过网约车已经到了目的地了。所以应该是相互补充的结果。我们的无人驾驶汽车现在已经能做到L3级,今年应该会有L2级别加自主泊车系统,会首先供给GoFun作为运营车使用。
下一步还会有运营企业有限的使用这些车。我认为从约车的角度,智能驾驶不单单是硬件,车本身也有影响,还受到道路条件包括交通设施的影响。像红绿灯,在各个省发射出来的信号就不一样,在探头接受信号不一样的情况下,是没办法做这些工作的。还有一系列的交通设施,包括4G网络和5G网络,都是未来智能行业发展硬件必须的条件。所以我认为智能网联汽车未来一定是方向,但短期之内可能会从一些低级别开始。
林雷:郑总认为网约车跟分时租赁,会很快进军无人驾驶?
郑天保:应该会更快,无人驾驶场景的应用是一个固定的场景。用户取车、还车的日常网点间的调度是局部城市的,不会是跨城市的。我们很多车已经做到300公里的续航可以通过分时租赁到下一个城市。局部区域的取、还车,实现无人驾驶、智能化的可能性比较大。智能网约受到硬件条件制约,可能会滞后一点。
雷兵:今天的问题对于主机厂来说也是比较有压力的,江淮一直为共享车和网约车上面提供了很多产品,我们跟国内网约车企业都有合作。从现在的角度来看,按照城市来区分,一、二线城市网约车的成功性可能更好一些。三、四线城市分时租赁的可能性大一些,再下面的城市可能又适合网约车,为什么这样分?主要还是厂站资源、停车资源的问题。一、二线城市停车资源非常紧张,对于分时租赁可能比较痛苦。作为四、五线城市整体规模可能又不够,不能支撑分时租赁车的存活。无人驾驶方面还是前瞻性研究,未来出行产品更多的还是分时租赁。现在分时租赁非常大的痛点就是找不到车或者找不到停车位,未来可能需要这样的产品。现在对分时租赁客户来讲,体验是比较差的,宁愿去做网约车。
江淮新能源乘用车营销公司副总经理雷兵
林雷:根本区别是网约车有人帮你开车,分时租赁是自己找车、自己开车、自己还车。这个场景是不一样的,分时租赁这块是有一些痛点的,希望有一些技术问题解决。网约车是有人开到你面前,你上车就解决所有问题。网约车作为一个平台,向前进步的时候,也要依靠很多技术力量。无人驾驶如果终有一天出现,网约车的平台公司也会使用技术来改进自己的服务,比如说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如果把无人驾驶作为高峰的话,有两个坡,一个是南坡,一个是北坡。您是什么看法?
何斌:今天的话题是分时租赁跟网约车谁能够爬上珠峰,就我的理解,这两类车都属于共享出行的类型。现在网约车类型比较复杂,以滴滴平台网约车来讲,分为网约出租、网约快车、网约专车、顺风车。用户也比较复杂,有集中采购的也有挂靠平台的。分时租赁更多是集中采购、统一管理,需要集中厂站。从整个出行理解,网约车是网上预约、线上预约,是带司机的。分时租赁是在规定的场所去取、还车。
北汽新能源总经理助理、营销公司党委副书记何斌
我理解,未来的无人驾驶从当前形态来看,分时租赁可能更为合适,因为毕竟它是有统一的管理,集中停靠的厂站,易于整体管理。未来网约车也会进一步发展,现在车辆拥有者比较复杂,未来也会有一些发展。挂靠平台的也许会越来越少。当前很多城市网约车发展也出现这样的情况,以广州为例,滴滴下面有几个购车的公司,有几个公司专门负责,实际也是统一采购、统一运营。挂靠平台长远来说会逐步的减少。就当前的业态,非要说谁能先爬上珠峰的话,我的判断是分时租赁可能更快。
林雷:金总,还是这个问题,我想更进一步的强调一点,共享就是提高效率,无论是分时共享还是网约车,都是一种共享的方式。共享的最高效率就是随叫随到,随借随还。这个车在运营来讲是24小时,不会是人歇车歇。无人驾驶方式出现以后,就可以使共享效率达到最高,无论是分时租赁还是网约车都是使共享效率达到最高点。您的观点是什么?加上爬的两个坡,互相之间有什么促进?
金亚锋:对于主机厂来说,看待网约车和分时租赁的车,其实它们本质是一样的,只是形式不一样,因为都是用一定量的续航里程服务于客户。客户支付一定的金额,购买这段路的过程。从这点来说对于主机厂,我们就要关注续航里程最核心的电池问题。现在根据国家政策,到2020年补贴将会退波,未来我们是高续航为主还是换电为主?这是开发未来电动汽车产品摆在面前的选择。出租车、网约车、分时租赁车都可以考虑换电模式,这是网约车跟分时租赁车对主机厂提出来的要求。
康迪副总裁兼吉合康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金亚锋
第二个主题,网约车跟分时租赁到底谁更适合?目前来看分时租赁的模式,我认为应该说还没有能形成大规模的盈利,网约车已经形成盈利的模式了,我认为网约车还是处在可以进行商业化的阶段,当自动驾驶技术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分时租赁模式就会有一定的优势,因为这时候可以通过无人驾驶解决分时租赁车辆管理、换电管理等等的问题。网约车跟分时租赁比较大的区别在于一个有,一个没有。如果从成本角度考虑,肯定没有人是更具有优势。未来技术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相信分时租赁是更好的。
林雷:刚刚嘉宾们回答了向珠峰进发的路上谁更快的时候提出了很好的问题,在座的都是新能源生产企业,在提供服务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技术支撑商业模式向前走。比如说提到了电池续航里程问题、换电问题,这些问题不能得到解决的话,爬珠峰是爬不上去的。我们不可能通过运营模式直接爬到无人驾驶阶段,需要通过技术进步加上运营模式,才能爬到珠峰顶端。
下面我想问一下四位老总,在无人驾驶的车辆开发上,不同企业都做了哪些技术的准备?这些技术准备的时间是什么样的时间段。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认识,也许十年后无人驾驶技术可能在一定领域开启应用。换句话说厂商在技术准备上做了什么?能不能支撑平台向珠峰进发。还是从郑总开始,因为已经帮助GoFun做了一些技术的准备,但我看到这些技术不知道是用的激光雷达,还是毫米波加摄像头。这方面来讲怎么支持技术发展的?
郑天保:奇瑞目前成立了智能汽车研究院,已经有400人的团队在做。6月份,奇瑞发布了新的智能驾驶平台,也做出了L3级别的产品。我们用的是毫米波加上摄像头,能够做到智能取车、智能还车,还可以做到自己寻找充电桩做无线充电。应该说短期之内,会在这个小蚂蚁上推出这样的车型。今年在成都,首汽可能会有限投放500台车。这个成本控制的还是比较好的,主要是停车场的智能网络、探头的建设,加上车上的智能设备,费用成本并不会增加的十分高,所以具备商业化的可能性。分时租赁受到了厂站包括运维很多成本的压力,这些痛点制约着发展,也制约着成本。这种情况下我们作为主机厂要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
林雷:雷总,同样的问题,无人驾驶技术最后的实现可能很难依靠出行平台实现无人驾驶技术,还是要依靠厂商和相关的合作方共同努力实现无人驾驶技术。我们是怎么来推动无人驾驶技术发展的?
雷兵:我们四五年前就开始了无人驾驶的研究,2017年的时候我们也跟百度签了合作协议,将会在2019年下半年推出L3级别的量产车。江淮全球第一辆无人驾驶中巴车在深圳也投入了运营,还有S7已经搭载L2级的无人驾驶技术,包括智能泊车这块会很快推出来。
林雷:何总,刚刚讨论的是无人驾驶,其实无人驾驶这个技术是顶峰,刚才谈到了代客泊车,这也是推动无人驾驶技术发展的路线,您的观点呢?比如说北汽新能源在这方面是有什么技术路线推动发展?
何斌:我们成立了一个新技术研究院,专门做智能跟无人驾驶研究,今年取得了无人驾驶路测牌照,在北京车展期间我们在半封闭状态下演示了无人驾驶。除了集团有新技术研究院以外,北汽新能源研究院也有一个团队做无人驾驶的研究。各个主机厂在无人驾驶整体进展,大概都是在2020年。整体的进步我们还是比较快的,也是为新能源布局。
林雷:金总,康迪在无人驾驶技术方面,或者智能驾驶技术方面的推进是什么样的状态?
金亚锋:康迪属于吉利合资企业,大的背书企业就是吉利,大家都知道吉利汽车拥有沃尔沃,沃尔沃跟吉利有深度的合作,包括现在的联合品牌也已经面世,沃尔沃在无人驾驶技术方面的研发比较早,吉利目前在无人驾驶方面的研究投入也比较大,去年年底,以吉利为主导联合康迪成立了联合研究院,这个研究院就是为下一代产品做规划研发。下一代的产品我们会朝着后补贴时代进行开发,包括换电模式,无人驾驶,高度辅助驾驶,我们的新产品将在补贴结束后2021年面世。
林雷:因为我们把无人驾驶技术比作为珠穆朗玛峰的峰顶,我们现在有南坡、北坡向上攀登的说法,攀登珠峰不是很顺利,有时候还会失败,这些失败原因很多,有因为体制问题,有遇到不可预见的风暴。我想就请四位老总能够假设一下,我们在攀登珠峰中可能遇到的最大挑战,影响我们登顶成功,那么您四位认为哪一个挑战是我们在未来网约车或者是分时租赁在登顶之后会遇到最大的挑战,有可能使我们登顶失败呢?
郑天保:我认为如果智能驾驶想普及化或者是正式作为老百姓出行当中便利的享受,第一是法规,第二是道路设施,这两个原因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他的硬件条件都属于科技进步,我认为不会是大的问题。
雷兵:我认为是分时租赁平台本身的问题,以及用户的习惯和体验。
何斌:分时租赁不需要招募司机,因为用户自己可以开,所以不存在就业的问题。网约车是要司机的,如果说大面积的网约车推广无人驾驶,意味着大量的司机面临着失业,这可能是一个更大的障碍。
金亚锋:我是觉得只要是人能够解决的问题,应该都不是问题。安全是最重要考虑的,无人驾驶如果安全系数不够的话,肯定影响到无人驾驶车的开发和应用。
林雷:因为时间问题,做一个小的总结,通过四位老总的讨论,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在登顶过程中,技术应该不是问题,但是我们所遇到的政策问题,法规问题,就业问题,还有一个核心问题是安全问题,这些是在登顶过程中遇到最大的挑战。
但是回顾历史,如果我们有一个明确目标,之后都会被突破。网约车和分时租赁哪一个会登上珠峰呢?我们应该用时间来检验。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杨晓红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pinglun/72292
本文版权为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或建立镜像。违反者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17001180190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