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0日,大量平面和网络媒体刊发题为《北京PM2.5”真凶”查明,汽车尾气对京城雾霾贡献不大》的报道,引发激烈的讨论和反响。
这篇报道提到: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仁健课题组与同行合作,对北京地区PM2.5化学组成及源解析季节变化研究发现,汽车尾气对北京PM2.5所占比例不到4%。
据此,作者分别向中科院和环保部核实得知,不论是这篇论文本身,还是报道的”科普”解读方式,都存在一些问题,由此导致了公众理解上的较大误会。而事实 上,汽车的尾气排放、行驶扬尘、加油站和油箱挥发等诸多因素加在一起计算的话,北京本地贡献的大气污染物中,由汽车及其相关产业贡献的污染源至少占到一 半,是最重要的污染源。
”参考价值不大”的科研数据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某相关负责人告诉作者,目前公布的这个数据参考价值不大。
在他看来,首先,张仁健的解析数据是基于2009年到2010年,是在北京大学一个点取样所得到的结论。从时间上看,因为北京市的污染源变化非常大,三年前的数据不足以说明现在的问题,从取样上看,也不具备普遍性代表意义。
其次,该研究员告诉作者,”如果你仔细看了论文,就能知道”,这次的源解析里面,有大量的”未解析”源。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部分污染物来源是什么,没有分析出来,还不知道。在春季最高的时候,”未解析源”占到40%。另外,高达26%的二次无机气溶胶(SNA)里面,实际上也有大量汽车贡献的成分。
”不到4%的,是指汽车尾气直接排放出来PM2.5,这部分确实不多。但是汽车尾气经过反应,生成二次无机气溶胶,也都是汽车贡献的。再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行驶的扬尘,加油站的排放这些都算上的话,汽车的大气污染贡献至少要占到50%。汽车要负的责任是非常大的。”
但很多人都表示不能理解的是,既然二次无机气溶胶是二次污染物,怎么会单列出来算在污染源里面呢?这种分类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这位研究员告诉作者,从源解析的科学方法上看,把二次源单独列出来并没有问题,这也是一种传统的解析方法。但是在理解上,不能把它直接与排放源挂钩。
”科学上它分类就是那么分的。但是从我们科普上,或者说大众理解上,不能那么理解。这篇文章不能直接解读出来作为科普文章,它是一篇科学论文。”他说,”所以这东西,就看你怎么去解读,可能外行不太好解读。”
汽车的污染贡献到底有多少
环境保护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主任汤大钢告诉作者,看到这篇报道的时候,他也觉得难以理解。因为,如果就按字面意思看的话,”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
他告诉作者,根据北京市环保局提供的数据和解释,北京市的大气污染,在加上外来影响的情况下,机动车的排放贡献值大约超过20%。而如果排除外来影响,仅就北京市自己贡献的污染物成分计算的话,机动车排放的贡献值起码在40%以上。
另外,北京市有1400多个加油站,这些加油站,虽然都采取了一些控制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的措施,但是现在看来,还并不是很理想,污染贡献还是很大,还应该进一步加强措施和管理力度。
而即便是汽车的尾气排放,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差异也较大。比如说,早高峰的时候,汽车冷启动的一分钟左右,后处理装置因为温度不到未工作的情况下,尾气的污染物浓度是很高的。但是行驶起来以后,就好多了。
[page]为什么现在的源解析意义不大
汤大钢告诉作者:”源解析的科学方法本身可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当前这种城市人口密集、排放源复杂的情况下,做源解析的意义不大。我们应该尽力地把所 有的排放源,能理解得到的,能达成共识的,经济上能解决的,都尽可能地把它减到最低。在这样的情况下,再去做解析,这样才有意义。”
汤大钢解释说,如果说”我们所有的措施都做到了,这已经是一个污染源物构成相对稳定的城市,再降低污染已经是需要花很多钱的事,那再去做这样的源解析,是有意义的”。
他举例说,比如油品标准都已经提高到欧6,或者国6了,已经没有多少提高的空间了,再去计算每种污染物的比例,以及应该在什么地方再降低,就比较合适。但是,”现在,该做的,该干的,都还没有做好呢。”
汤大钢介绍,北京这几年为了解决污染,出台了很多措施,这些措施都起到了一些作用,这就导致每年的污染物构成数据会发生变化。而在”每年的污染物构成变化还很大的情况下,做出来的数据本身是没有参考价值的,因为情况变化很快”。
”中国雾霾”会飘到美国吗
随着中国雾霾天气的持续发生,韩国、日本甚至地处太平洋彼岸的美国都传来了对”中国雾霾”的抱怨之声。
对此,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大气环境分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文兴接受作者采访时表示,华北地区包括雾霾在内的大气污染物,能够传输到朝鲜半岛、日本的很少,到达美国西海岸的更是非常有限。
王文兴告诉作者,大气颗粒物的直接排放或者二次生成的大气颗粒物,它们的远距离传输都受风向的影响。”华北地区大气污染比较严重,当西风盛行时,朝鲜半 岛、日本处于我国华北地区的下风向。因此,华北地区一些大气存在时间长、浓度高的污染物有可能随西风经高空传输到朝鲜半岛、日本或者往东更远的地区,从而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地的空气质量。”王文兴说。
但是,大气颗粒物的传输同时也受到地形、海陆分布等诸多地理因素影响。特别是在中国,由于地形复杂,大气污染物几乎不可能扩散到国外,而是在中国大陆内部形成一个”环流”。
”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主导风从青藏高原经过华北到达渤海、辽东半岛后便折向南方,有时甚至到达广东,但最后又转回到内陆,所以华北地区的大气污染物,包括雾霾,传输到朝鲜半岛、日本的很少,到达美国西海岸的更是非常有限。”王文兴解释说。
他认为,由于距离遥远,到达美国太平洋沿岸的污染物可以忽略不计,对人的影响就更小了。
逆温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自发接受作者采访时表示,雾霾天气多发在静稳天气条件下,这种情况导致逆温现象时常发生,从而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当静稳天气产生时,地面上空的大气结构会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这就是逆温。
王自发说,逆温的成因其实有很多,比如暖平流逆温,是指暖空气流在冷地面上形成的逆温。
当暖空气遭遇冷地面时,两者之间不断进行热量交换。暖空气下层受冷地面影响最大,气温降低最强烈,上层降温缓慢,从而形成逆温。此外,还有湍流逆温、下沉逆温和锋面逆温等。但不管是哪种逆温情况发生,都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因为发生逆温时,像一个锅盖一样罩在城市上空,所以污染物不太可能扩散出去。”王自发说。
换句话讲,雾霾本身就是由流动性较差的气候条件导致的。如果有非常好的传输条件,出现雾霾的机会也就小得多。
王自发认为,就算污染物扩散了也会被稀释。这就好像在屋子里抽烟的人,虽然在屋内会有强烈的熏呛感,但屋子的四面门窗打开以后,对外面的人影响并不大。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综合报道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pinglun/27088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