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美国五角大楼说,他们正在研究新型火炮,以此作为中美南海之战的终极手段。美军官员声称,这是一种“增程式加农炮系统”,射程可达1600公里。
去年年底,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在人民日报发表了署名文章《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此文一出,“增程式将替代插电混动”的言论铺天盖地,在业内激起不小水花。
似乎,当加农炮变成增程式,就能成为“踹开战略大门”的利器。那么,当电动车变成增程式呢?
插电混动真的会被替代吗?第一电动连线多方业内人士后得出结论:这几乎是绝无可能的。
增程式电动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
什么是“增程式”?顾名思义,增加里程。
通常情况下,152—155mm的加农炮最大射程仅为22—35公里。而中国曾量产过一款203mm的出口型产品,射程最多也只有50公里。如今,美国新研发的增程式加浓炮却一下增加了30多倍射程,这确实值得一“吹”。
对于一直“续航焦虑”的电动车来说,增程技术的应用,其如虎添翼程度不输加农炮。先看一组纯电动车的官方数据:
车企 | 车型 | 车型类别 | 续航(km) |
410 | |||
450 | |||
长安汽车 | 轿车 | 405 | |
力帆汽车 | 迈威 | SUV | 405 |
俊风E17 | 轿车 | 405 | |
北汽EU5 | 轿车 | 416 | |
腾势500 | SUV | 460 |
但据第一电动实际调查用户得知,在冬天,这些电动车的实际续航里程可能都要打个对折,即200km左右。
去年,车和家发布了一款增程式电动车——理想智造ONE,综合续航700Km、市区续航1000Km。这样的数据,相对纯电动而言,可谓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增程式电动车为何这么“牛”?先来看看它的工作原理。
增程式电动车只是一台装载了发动机的普通纯电动车,动力系统是由增程器、动力电池组和电机构成,但发动机并不直接驱动轮子前进。当动力电池电量充足时,电池直接向电机供电,驱动车轮行驶。当电池电量消耗到一定程度时,发动机启动——为电池提供能量对动力电池进行充电,电池再向电机供电。当电池电量充足时,发动机又停止工作,如此循环。
简而言之,增程式电动车就像一个随车携带了“充电宝”的纯电动汽车。不过,这个“充电宝”是要烧汽油的发动机。
其实,车和家并不是中国第一家研发增程式电动车的企业。早在2010年,在第二十五届世界电动车大会上,国内第一款增程式电动车奇瑞S18D-REEV首度亮相;2014年,广汽的新品增程式电动车传祺GA5于北京车展进行展示;随后,吉利汽车以帝豪EC系列为基础,推出吉利GPECS-EC7;2017年3月,腾风集团还在第87届日内瓦国际汽车展上,发布了增程式超跑泰克鲁斯•腾风,更是名噪一时。
在国际上,也有车企在增程式路线上做过探索。
通用汽车公司前任CEO曾在2007年说过,“EV1的无疾而终,是因为续驶里程太短、乘员和行李空间都小,不能爬坡,甚至不能开空调。而未来的Volt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四年后,雪佛兰Volt(也称沃蓝达)问世——一款增程式电动车(注:雪弗兰是通用汽车公司旗下的汽车品牌之一)。沃蓝达纯电最高行驶里程为80公里,一次性充满需6.5个小时;当电池电量不足时,发动机开始带动发电机供应电能,以增加续航里程,基于此,雪佛兰Volt最高可行驶490公里。
但令人感到惊奇的是,看起来如此“完美”的增程式电动车,却并没有赢得市场的认可,甚至最后不得不沦落至停售停产的地步。
通用和宝马在增程式路线的“碰壁”
据美联社报道,2019年2月中旬,通用正式停止生产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增程型电动汽车雪佛兰沃蓝达。最大的原因,无外乎销量不振。自2010年底首次亮相以来,该车在美国的年销量也不到2万辆。
而在国内,沃蓝达销售业绩更是“惨不忍睹”。2010年8月31日,通用汽车中国在把量产版沃蓝达以进口车身份正式引入中国,并于2011年上市,宣称沃蓝达“在中国无对手”。当时的上汽通用总经理丁磊曾表示:“沃蓝达引入国内市场会以一个消费者能接受的价格面市”。
结果,接近49.8万元的定价让人大跌眼镜,沃蓝达半年内销量不到20辆,做到了“销量之低”“在中国无对手”。另一边的宝马i3,在理想智造ONE发布没多久,就有外媒透露消息,欧洲市场将停产宝马新款i3的增程版本,只销售纯电车型。
至此,两大增程式大佬都“将星陨落”了。而先前提及的,在国内“率先吃螃蟹”的车企,其早先纷纷亮相的增程式电动,不管是奇瑞S18D-REEV、传祺GA5,还是泰克鲁斯•腾风,在国内市场中也几乎不名一文。
只是因为贵吗?中国从不缺有钱人。布加迪DIVO,这款车全球限量40台,售价为50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3800万。它刚推出就被各路“豪杰”抢购一空,这其中还包括五位中国车主。
一位知名车企的技术高层人员告诉第一电动,实际上,就目前现有的增程式电动车而言,其技术是并不成熟的,全球范围内也没有主流的企业大力推广。
首先,增程式电动车容易动力不足。据该业内人士表示,当电池电量低到一定水平时,若需急加速,增程式电车就会出现加速无力的现象。“拿吉利举例子,据我了解,为了保证更长的续航里程,他们会装更多的电池,但是其发动机的充电效率很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长途驾驶,动力电池的电量就很难稳定在一定的水平,给用户带来里非常不好的体验”。
沃蓝达的停产也深受技术不完善的影响。“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呢,在增程式混合动力技术方面,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是跟丰田有合作的。通用的增程式混合动力技术,主要是以丰田的混合动力技术为基础来做的。就目前而言,通用的增程式混合动力技术还是没有属于自己的很好的技术路线。”该人士坦言。
“而且,用汽油发电来维持电池组的高电量水平时,会使得车辆油耗更高。这就使得,在动力需求较大,或者长距离驾驶时,增程式电动车的油耗甚至比普通汽油车还要高”。
他说,“我个人认为,‘增程式将替代插电混动’这样的说法其实并不是太靠谱”。
资本市场在乎销量和用户体验,更看好插电混动
资本是市场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2018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其中对燃油汽车投资项目和纯电动汽车投资项目作出了明确区分:在投资角度而言,插电混合动力车型属于燃油车投资范围,而增程式电动车则属于纯电动车投资项目。
增程式电动车本为星星之火,但若资本的风一吹,燎原之势大概也就不远了。那么,资本的风到底能不能吹向增程式呢?
蔚来资本管理合伙人张君毅告诉第一电动,虽然增程式解决了电动车续航焦虑的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得到了投资者的青睐。“究竟青睐哪种技术路线,除了政策补贴因素外,资本还要更多地考虑市场接受度和消费者偏好。”
张君毅说,“事实让我们看到,在国家补贴退坡后的这段时间里,插电混合动力车型的销量一直在增加;目前主流的几家车企,像比亚迪、上汽、吉利等,他们都在插电混动方面做出了投入。因此,我想插电混动不会一下就全被增程式替代掉的”。
除此之外,一位电动汽车零部件企业高层人士,则从技术层面肯定了张君毅的说法。“就技术层面而言,‘增程式替代插电混动’是不大可能的”。
“为什么呢?按中汽中心主持起草的国标,增程式电动车装有两个电机,两个电机里一个只负责发电,一个负责驱动车辆行驶,前面只负责发电的电机和发动机连在一起,发动机的轴同样不能驱动车辆。如此将增程电动车与串联混合动力车混为一团,以其几乎不合理的方式存在。对于用户来说,如果这两个电机和发动机形成混联,即串并联都能驱动车辆行驶,那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燃油经济性。插电混动就是这样一种(发动机和电机)全都参与驱动节能型汽车”。
该行业专家表示,国标定义的增程式固然有其存在的意义,但健康有序的市场发展应该是多元化的,而不是谁替代谁。“当限定了驾驶范围,并要求在该范围内不得启用发动机,那么国标定义的增程式电动车就能做到节能环保。拥堵城市的短途用户,可以选择增程式。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就有这样一款车。”
“说实话,未来二十年内,中国的充电设施不可能到达完备的程度。那么,在未来充电设施不完备的情况下,为了节能插电混动将更具优势”。
“只要有发动机存在的一天,插电混动,甚至无插电功能的混动车就不会消失”,该行业专家表示。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安小曼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jishu/87668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