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即将进入最后一个季度,对造车新势力,眼下人们最关心的,已经从他们许下的各种诺言,转入了首款车的量产交付工作。
日前,车东西前往小鹏汽车位于广州的研发总部大楼,与分管供应链与研发的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及副总裁何涛再次展开深入对话,了解到小鹏汽车在生产研发上的最新进展。
▲何涛
在经过新一轮的研发测试后,小鹏汽车的首款量产车小鹏G3将在小鹏海马联合建设的智能三工厂正式开启量产工作,于今年实现量产并启动交付。在研发端,小鹏汽车尤其重视对车载系统的掌控权,试图通过自身的主导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车载系统及服务。小鹏汽车目前员工人数近2500人,研发人员占比近70%,其中还包含一支数十人的AI团队。
一、小鹏G3量产:产线调试将完成 续航升级至350公里
在小鹏汽车新的研发总部大楼中,车东西记者见到了何涛。今年7月,小鹏汽车团队刚刚搬到了这层五栋楼的建筑里。
▲小鹏汽车研发总部
和小鹏汽车员工工作地点一起更新的,还有小鹏汽车首款上市车型小鹏G3的生产销售进展——小鹏G3前两轮共计4000台限量订单被抢购一空。在郑州小鹏与海马合建的智能三工厂也将在不久后完成调试生产。小鹏汽车官方的交付时间点是,今年12月开始。
▲小鹏汽车研发总部大楼内部
为了保证量产工作顺利,小鹏汽车与海马合建了新的智能三工厂,涂装与焊装的自动化率达到了85%。同时,双方还搭建了全流程的质量管理的联合团队,小鹏的技术人员已经入驻工厂。
对于今年年底前能够交付多少台小鹏G3的问题,何涛则没有立下具体的“flag”。虽然强调自身的互联网属性或者说智能属性,但小鹏汽车一直是新势力中对造车难度最为尊重的企业之一,董事长何小鹏此前在朋友圈发表过预估数字——他认为造车新势力今年没有哪一家交付能超过7000台。
何涛表示,一款新车的产能爬坡时间都在半年以上。造车的规律不可违抗,其中有不少问题要予以解决。
在量产过程中,为了保证能量密度,小鹏G3采用了18650圆柱形锂电池的方案。为了最大限度地规避电池供应不足的风险,小鹏汽车选择了国内两家18650动力电池路线的领军企业作为供应商。
何涛告诉车东西,除此之外,小鹏汽车还留有一手后招——小鹏汽车车辆底盘上的电池仓采用的是柔性设计,可以同时兼容18650圆柱形电池和硬壳方形电池。未来如果有需求,小鹏汽车的产品可以及时应用新的电池而不需要重新设计。
值得注意的是,小鹏G3此前公布的续航里程为325公里(NEDC标准,47KWh电池),而在上市版本中,其续航里程将提升至350公里,这一信息将在随后的工信部目录中予以反映。同样一款车,小鹏G3为何“平白无故”多出了25公里续航?答案是小鹏汽车“藏拙”了,此前为了保险起见,小鹏G3特地选了一个更严苛的条件下测出的续航数字,但在国家标准测试中,小鹏G3确确实实跑出了350公里的续航成绩。
▲小鹏G3的新资料中,续航已经涨至350公里
车东西还从何涛处获悉,明年小鹏汽车将推出小鹏G3的长续航版本,续航里程将达到400公里。在整车结构没有变化的情况下,这需要动力电池供应商提供能量密度更高的电池。
除了动力电池的供应,何小鹏也在品牌日面对媒体采访中表示,三电系统表现的稳定性,会是比车辆机械部分更值得关注的问题。
而在整车的品质把控以及生产良品率上,何涛则认为小鹏汽车的经历形成了一些对量产有利的经验。
去年,小鹏G3的前身——小鹏汽车1.0版推出,基本达到量产标准。后来这款车面向内部员工交付了数百台,月行驶里程近50万公里,何涛也是开着它上下班。在1.0的生产过程中,小鹏汽车的技术人员已经和海马工厂方面的团队进行了一轮磨合,关键岗位的人才也得到了培训。
另外,基于这几百台小鹏汽车1.0,小鹏汽车团队也在其实际使用中对异响、风噪等问题予以了针对性解决,并优化了供应链体系。
二、小鹏汽车的进化:从1.0到G3
提到小鹏1.0,其实按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的话来说,小鹏G3相当于小鹏1.0的中期改款。
去年年中,小鹏汽车1.0就完成开发,登上工信部目录,处于可以量产推向市场的状态。当时,还有众多的造车新势力仍处在首款产品进行研发的阶段。
按何涛的话说,这款车的各项指标在当时的电动车市场上并不差。但表现均衡也意味着还“不够突出”。在内部评定中,何小鹏也认为小鹏汽车1.0的外观还不够诱人。对于急需打响品牌的新造车公司来说,第一款车的吸引力尤其重要。
因此,小鹏团队开始对车辆进行新一轮的设计更改,最终的结果就是G3车型。
这两天,小鹏G3的内饰刚刚发布。整体上,G3用了NAPPA真皮材质+复合材料来取得内饰质感与成本的平衡,内饰观感有20万+合资车的水平。而与传统汽车或是运动或是豪华的内饰取向不同,小鹏G3的内饰传达的风格是“科技感”。
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第一个值得聊的地方是巨大的、达到1.89㎡的前风挡。为了让这样的大风挡不至于太突兀,靠近车顶的部分进行了深色的渐变色处理。同时这块风挡的法国供应商圣班戈对玻璃进行了特别的镀膜处理,使其能够隔绝99%.4%的紫外线,缓解了人们对“前排放不防晒”的忧虑。为了配合巨型前风挡,G3的遮阳板与行车记录仪/辅助驾驶摄像头都进行了特别的设计。小鹏团队则乐于把这种开阔的视野叫做“太空舱”。
▲遮阳板收叠在A柱,行车记录仪/后视镜模块从车顶“探出头”
往下一点,是小鹏G3 12.3英寸的液晶仪表盘,除了显示传统的时速、里程,上面还有百公里的能耗信息以及空调能耗信息。另外,这块仪表盘还能显示对G3周围环境感知到的信息。
当然,最值得关注的还是G3那块15.6英寸的1080P大屏。与特斯拉一样,这块大屏几乎取消了所有的实体按键,最醒目的功能是空调控制。当然除了空调之外,它可以控制的硬件还包括车门、车载摄像头、行车记录仪、灯光等等。为了行车安全,所有的这些控制功能,都可以基于语音交互进行。
小鹏汽车对智能汽车生态的重视,决定了这块屏幕会是G3车内功能的绝对中枢。而在小鹏规划中,未来这块屏幕会成为智能汽车APP Store的承载,与自动驾驶配合进一步发挥车内应用的价值。
而在车辆外观上,小鹏1.0也进行了一次审美的升级,其中前脸、尾部改动最大,大灯更换成了数条分离的“光剑”,尾灯则更换为了星空式腔体大灯,整辆车的线条相较此前更加犀利,符合科技定位与年轻群体的胃口。
▲ ▼小鹏G3
在车辆的科技配置上,全场景自动泊车作为一项新的亮点功能被开发并应用在新车型上,这项技术能够让车辆自身通过不断的学习掌握各种情景的停车姿势,车东西此前还在小鹏1.0版本上体验过。
此外如上文所述,小鹏汽车1.0上反映出的机械方面的问题也被优化,供应链进行了一次升级。
在小鹏1.0向小鹏G3迭代的过程中,小鹏汽车的标签从“新造车第一快”逐渐转变为了“慢就是快”,原本抢占上市时间窗口的理念,也被“将第一款车做好做精”的想法取代。
由于车辆改款,小鹏汽车的首款车并未上市,而是作为阶段性成果向内部员工交付了数百台,同时作为进一步开发及测试的平台。
眼下,主力部队推进首款车小鹏G3量产的同时,小鹏汽车的团队正在研发第二款车型,定位B级轿车,预计明年上市。小鹏汽车会保证每年至少一款新车的产品更新速度。
三、小鹏汽车的智能方法论
在四周年品牌日上,小鹏汽车特别强调了对智能汽车生态的重视,认为这是让小鹏汽车显得不一样的关键定位。
在主管研发与供应链的何涛这里,这种重视可以归纳为一句话:自主研发,以用户要求定义功能。
在汽车智能化发展中,现在行业内开始流行一体化的智能座舱打包方案,由一家供应商提供软件、硬件在内的车载系统及相关功能解决方案。
而小鹏汽车采取的做法则是,在供应链基础上,在一些关键环节坚持自主研发。比如,小鹏G3车内的智能语音助手,小鹏汽车自己的AI团队,会负责语义理解的部分。何涛透露,小鹏汽车目前在北京的AI团队,规模已经达到了数十人。这个团队还会不断扩充,为小鹏汽车产品的智商提升贡献力量。
▲小鹏汽车1.0上展示的车载系统
何小鹏认为,真正做智能汽车生态的车企应该自己掌握车载系统或起码由自己的团队进行深度定制,不应采用外包的模式。何涛向车东西解释了小鹏这一做法的具体原因。
在未来,车载系统及其承载的软件、功能将会成为一辆车的关键竞争力,小鹏汽车在其产品上均采用了OTA升级的理念——前期硬件适度超前提供算力冗余,而后通过车联网空中升级的形式,对包括自动驾驶功能在内的智能车载系统和功能进行更新。
首先,目前小鹏团队内对软件迭代的速度都是一周更新一次,而车型上市后频率虽然不会这么夸张,但一年中仍有很多更新需求。如果在软件车载系统上完全依靠供应商,那么软件更新的效率就会大打折扣。
同时,供应商尤其是行业地位强势的供应商,提供的打包方案往往是标准化的,这不利于整车厂的产品形成差异化。
小鹏汽车希望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体验,并以此形成自己的独特竞争力,因此在智能车载系统相关部分,小鹏汽车要靠自己的研发体系掌握话语权。小鹏G3力推的自动泊车功能,就是其中的典型。另外比如小鹏G3的中控大屏,也是小鹏汽车的团队自主设计。
▲小鹏G3自动泊车演示
何涛向车东西透露,小鹏汽车目前的研发人员已经接近1500人,快要达到此前设立的年度扩张目标。其中,汽车研发人员占研发总数近60%,互联网中心研发占总数超过25%,而自动驾驶研发人员也计划在今年扩充至100人以上。
结语:产品、理念更新后 小鹏造车临门一脚
与何涛进行交流后,回望小鹏汽车这几年的发展,车东西发现小鹏汽车自去年以来可以说完成了一次蜕变。这具体地反映在小鹏的产品和发展理念更新上。
在首款车型上市慢下来的这一年里,小鹏1.0完成了到小鹏G3的升级,在造好一台电动汽车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打造一辆智能汽车。
同样在这个过程中,小鹏汽车收获了大量的融资,估值已达250亿元,还迎来了何小鹏的ALL IN,新造车头部玩家的地位也坐稳。小鹏G3开启限量预售后,预订订单也获得了积极的反馈。
换句话说,小鹏汽车从1.0升级到G3的这段经历,其实是用时间换来了更好的生存空间。这也是小鹏汽车“慢就是快”策略的意义。
如今,量产交付在即,小鹏汽车的发展哲学将迎来真正的考验。小鹏G3顺利实现量产并实现成规模的交付,既会是体现小鹏研发实力的成绩单,也将是小鹏口中智能汽车生态的建设立足点。
来源:车东西
作者:origin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jishu/76977
以上内容转载自车东西,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