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随着HBO史诗奇幻剧《权力的游戏》最终季的热播,“凛冬已至”成了朋友圈里最常见的“口头禅”,而且也被屡屡用到了仍显颓势的国内车市上。不过,与狭义乘用车市场一季度同比下滑10.5%(乘联会数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得益于新能源补贴新政实施等因素,新能源汽车市场再一次逆势增长——今年1至3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02.7%和109.7%(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由于一季度的销量大增,也让有关机构将今年新能源汽车年销量从去年预计的160万辆,同步上调到了170万辆。
新能源汽车之所以在一季度成为车市“最大亮点”,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受到了新能源补贴政策即将大幅度退坡的影响,而随着新能源“后补贴时代”的到来,一旦失去来自财政补贴的“加持”,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很可能因此被“打回原形”。实际上,许多具有危机意识的企业早已清醒地认识到:在未来的竞争中,除了要面临来自新能源汽车“友商”的压力,还要面对来自传统燃油车的“步步紧逼”,谁能抢先提升自己的品牌力、产品力和性价比,谁就机会率先胜出。
(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马仿列)
“新能源补贴退坡不光对我们,对整个行业都有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我们已经确立了未来的整个主要战略,我们将依托多年积累的能力和实力以及技术,来应对目前的挑战。不光要打造高端的品牌、也要打造高端的产品,这是一种新的尝试,也是一种破界。”在2019上海国际车展前夕,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马仿列向《电动大咖》透露了北汽新能源正在加速前进的三条“向上”之路,而在让人耳目一新的本届上海车展上,我们更为详细地了解到了这家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No.1”将如何“突出重围”,继续领跑。
“产品向上”直面“后补贴时代”挑战
“为应对新能源汽车2.0新时代的挑战,2019年,北汽新能源提出了‘2049计划’,其中特别提出了‘产品向上、品牌向上’的发展战略。今天推出的智能化高品质纯电动车型EX3,正是北汽新能源实现‘产品向上、品牌向上’的先锋产品。”在2019年上海国际车展开幕当天,马仿列透露出了这款新产品背后蕴含的重要意义。
《电动大咖》了解到,EX3是北汽新能源基于达尔文系统全新正向研发的一款A0级跨界纯电动SUV,也是同级别首款续航超500公里的量产车型,还搭载了在工作时也能像人一样保持“恒定体温”的“仿生电池”。EX3的正式上市,标志着北汽新能源“3456”产品体系的成型。据北汽新能源总经理助理、营销公司副总经理何斌介绍,除了已亮相的“3456”产品体系,北汽新能源还会在年内推出高端纯电动轿车EU7,并将陆续推出LITE R300、EC5、EU5 R600等升级版车型,构建续航里程覆盖300-600公里的全产品矩阵,精准定位不同细分市场,满足消费者的多元用车需求。
(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营销公司总经理李一秀)
当然,“产品向上”也要从产品构成上去调整,以改变广大消费者对北汽新能源的认识。“从产品角度,今年的产品结构中,A00级产品的占比要从过去的超过70%,降低到20%以下。”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营销公司总经理李一秀向《电动大咖》详细介绍了今年的部分市场“战法”。“国家推出的‘蓝天保卫’计划,在后补贴时代给予电动车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在此政策的推动下)目前北汽新能源已接受网约车市场意向订单逾10万辆;我们和滴滴成立了合资公司京桔新能源,首批车辆已经交付(1万辆,全年2万辆)。仅换电版出租车,在全国二十多个城市的订单有超3万辆。”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北汽新能源还成功打入了驾培车市场。“上个月,全国第一台电动驾校考试用车——北汽新能源的车型,在南京、苏州、河北、北京已经开始实车进入驾校(首批500辆陆续交付)。在行业内驾校车的比例是1:50(考试车:培训车),这个市场的车辆需求是60-80万辆,今年我们预计可能实现2-5万辆的量。”李一秀透露,从4月份开始,北汽新能源将连续四个月上市四款新车(每个月一款),续航覆盖300-500公里。“(随着全国518个一级网络和二级网络渠道的推进)对私市场要‘全面开花’,这些举措一起实现的话,(22万辆年度销量目标)将确保我们业内领航的地位不被撼动!”
实际上,北汽新能源在第一季度总销量突破了2.5万辆,同比增长20.5%,其中EU5、EX5智能车占比超过85%,在“产品向上”的同时,也实现了“销量向上”的良好开局。
“品牌向上” 有国民神车也有高端领跑
众所周知,北汽新能源已经连续六年领跑国内纯电动汽车细分市场,但这台“国民神车制造机”却主动选择了突破自我、“破界”向上。这是为什么呢?
(北汽新能源党委副书记、新闻发言人连庆锋)
“大家都知道,新能源汽车行业走过了从无到有、从‘0’到‘1’的发展阶段,这就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已经从(部分)家庭的第二辆代步车变成了第一辆车,也就是说大家开始可以接受300公里以上的高端纯电动车、几十万元的车。”北汽新能源党委副书记、新闻发言人连庆锋向《电动大咖》分析道,随着三电技术的发展,电动化的技术已经慢慢地不再是新能源车企唯一的发展重点,“新能源汽车真正的未来是智能化。”
而从行业竞争来看,“国内已经从过去几家企业做新能源汽车,到现在传统的合资品牌都已经进入了、新势力品牌也进来了,国内主流的自主品牌军团也开始做新能源了,(这)已经让这个行业从过去的‘蓝海’彻底变成‘红海’,竞争(将)异常的残酷和激烈。”面对很可能加速到来的“淘汰赛”,连庆峰指出,“从产业发展来看,2.0时代就是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所以,北汽新能源按照高质量发展的主线,围绕‘品牌向上’‘产品向上’,这是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2.0时代的主要应对策略。”
针对新能源汽车2.0时代,北汽新能源的第一个“撒手锏”是通过平均售价与车型的提升实现“品牌向上”,连庆峰告诉《电动大咖》:“今年我们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A级及以上车型销售比例超过50%,平均售价超过10万元。目前,从一季度结果来看,比我们预计结果还要好:一季度结果出来平均售价达到12万元以上,A级车销售比例超85%。”
北汽新能源的第二个“撒手锏”则是“塑造一个新品牌,通过全新的高端品牌实现向上。”4月14日,北汽集团旗下的高端品牌ARCFOX正式亮相,同时发布了全球首款商业化搭载了5G技术的智能化平台架构——IMC架构,以及ARCFOX GT赛道版、ARCFOXGT街道版和ECF概念车。通过这个方式,可以真正实现“品牌向上”。
“我们‘品牌向上’和‘产品向上’的战略是联动的,不可能是单一的。因为品牌向上一定是有载体,有‘产品向上’才会有‘品牌向上’。”马仿列强调,2.0时代也是消费升级和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的时代,绝大部分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将由私人市场支撑。“在这种现实下,要想做好‘品牌向上’,首先要做好‘产品向上’。大家都提到了利用智能网联技术“达尔文系统”不断地进化、不断地提升,让用户的体验越来越好,这是其中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要站在用户角度,通过续航里程等方面的升级进化,让用户有更好的体验。”
以创新带领新能源汽车行业破局
“新能源汽车的2.0时代已经来临。对车企来说,2.0时代拼的就是硬实力。”在上海车展新闻发布会上,马仿列为北汽新能源立下了更高的目标:“站在2.0时代的新方位,我们正走在‘有没有’到‘好不好’的新征程上。”
在新能源汽车的2.0时代,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成为了竞争的焦点。一方面,从‘达尔文系统’开始,北汽新能源全面进入整车智能化时代。2019年初,北汽新能源先后与华为、百度在自动辅助驾驶方面展开合作,实现强强联合,共同开展技术创新;另一方面,北汽新能源也在加快大功率快充技术上的突破与低温电池技术的研发,而即将落成的具有国际水平并被戴姆勒奔驰认可的试验验证中心,将为北汽新能源下一步的高质量发展夯实新的基础。
(北汽新能源总经理助理、北汽新能源EX3车型总PM张凯)
“在超级快充模式下,充电时EX3的液晶屏上显示的是‘您的爱车正以1008km/h的速度充电’。超级快充肯定是技术发展的方向,有一些产业化的要求。我们希望提供消费者们买得起、用得好的产品。”据北汽新能源总经理助理、北汽新能源EX3车型总PM张凯介绍,当前EX3搭载的仿生电池配备了先进的全气候电池温控技术,在-7℃环境中电量10%充到90%仅需70分钟、从30%快充至80%仅需45分钟。“我们认为这样的技术已经足以满足消费者的日常使用了,但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对未来的期望,我们正在和包括科委在内的专家,共同研发下一代电池技术。我们除了研发一代、销售一代,还正在积极跟踪下一代技术,时刻关注最前沿技术的开发。一旦具备商业价值,马上投入商用化,提供给消费者。”
除了仿生电池之外,北汽新能源还有一个在全球都堪称领先的“黑科技”,那就是“换电模式”。马仿列告诉《电动大咖》,目前北汽新能源已在全国建设了139座换电站(覆盖了北京、厦门、广州、兰州、天津、盘州、长沙、海口、三亚等城市),正在运营的换电出租车(及网约车)超过12000辆,“目前换电车型主要是在出租车和网约车,以及部分私人用户。我们结合市场的特点进行了有针对性、特殊的开发和打造,我们认为换电车型品种不宜过多,因为牵涉到换电电池的通用化,原则上最多是一到两款车型满足换电需求,当然新的车型已经在规划、研发。”
“2018年,我们已经在北京开始推广面向私人用户的车电价值分离模式,该模式下,电池由产权交易变为使用权交易,同时降低购车成本、提升电池梯次利用价值、便捷不方便安装充电桩的车主。目前北京已经建成100座换电站,全部启动运营后,将形成2.78公里换电服务圈,换电将和油车加油一样便捷。”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采用车电价值分离模式,无疑将降低消费者的购车门槛,缓解消费者对新能源车价格高、充电难、效率低、衰减快、不安全等问题的疑虑,能够在消费层面轻松化解纯电动汽车用户在购买、使用和退出等全生命周期中的一系列痛点。当然了,对私换电的商业模式现在才刚刚起步,未来将面临怎样的市场反应?是否能够做到足够便捷和安全?仍需要更多的企业与社会力量来共同推动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电动大咖·新能源汽车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90249
本文由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撰写,他们为本文的真实性和中立性负责,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第一电动网。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和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所有,如需转载需得到双方授权,同时务必注明来源和作者。
欢迎加入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注册会员登录后即可在线投稿,请在会员资料留下QQ、手机、邮箱等联系方式,便于我们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稿件,如有问题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