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相开发自动驾驶汽车的车企和科技公司遇到了一个问题:如果没有价格低廉、可靠的技术让汽车“看得见”,AI系统再高级也没用。
除了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特斯拉,大多数车企都表示,他们的自动驾驶汽车将依赖一种名为激光雷达(LiDAR)的探测系统。
这种最先进的传感器使用激光脉冲来扫描汽车周围的环境并生成精确图像。而推出自动驾驶汽车的压力已经促使许多竞争者在这项技术上押注。
未来两年,通用、福特和宝马预计将在其首批自动驾驶汽车上安装威力登(Velodyne)和Innoviz的激光雷达传感器。
据知情人士透露,威力登和瑞典供应商Veoneer将为福特计划2021年中期推出的首款自动驾驶汽车提供LiDAR设备。
在硅谷,人们可以在许多自动驾驶原型车的车顶上看到该公司生产的7.5万美元HDL-64E装置。
威力登总裁马尔塔·霍尔(Marta Hall)称,该项目对这家私人激光雷达公司来说是一笔“逾10亿美元的交易”。
路透公开的投资数据分析显示,过去三年,来自企业和私人投资者的超过10亿美元资金已经投向约50家LiDAR初创公司,2018年更是创纪录的达到4.2亿美元。
截至2019年2月,获得资金(超1000万美元)最多的LiDAR初创企业名单
但车企和大型供应商尚未就选择哪项技术达成一致,这意味着迄今为止还没有针对传感器的真正行业标准,也就无法促进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并降低成本。
对投资者和初创企业来说,最初的回报看起来会很微薄。
行业研究机构IHS Markit数据显示,到2025年,汽车激光雷达市场大概只能产生25亿美元的收入。
“实现最新激光雷达技术的过程中,你可以用额外的资本来克服某些事情,但你无法克服物理学。”Luminar联合创始人、CEO奥斯丁·拉塞尔(Austin Russell)解释说,“这是阻碍这个行业发展的最根本的障碍。”
这家激光雷达初创企业已经获得沃尔沃汽车的投资,并与丰田、大众旗下奥迪品牌达成了开发协议。
在对创业公司、车企、供应商、投资公司和研究机构的20多位高管进行求证后发现,他们在很多方面都能喋喋不休地讨论,唯独谈到LiDAR时,几乎没有共识。
丰田研究院自动驾驶高级副总裁瑞恩·尤斯蒂斯(Ryan Eustice)表示,公司已与包括Blackmore和Luminar在内的数家激光雷达初创企业展开合作,但仍在对新的传感技术进行评估。
“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因此要在多种技术之间进行衡量,以及使用某种技术的优势和劣势。”尤斯蒂斯说,“有市场竞争压力也很好。”
美国阿拉米达,威力登总裁马尔塔·霍尔和CTO阿南德·高普兰拿着公司的固态LiDAR产品Velarray和180度半球型VelaDome
最终,激光雷达领域可能只剩下5、6个主要竞争者,正如更为成熟的无线电雷达传感器技术所经历的那样。
但相关企业的高管和研究人员表示,这可能要等到2025年至2030年左右才会出现。
“参赛选手的跑道还很长。”IHS高级分析师杰里米·卡尔森(Jeremy Carlson)说道。
正因为如此,这就带来了一个巨大的投资风险:当大量自动驾驶汽车出来后,比如2025年,而这项技术可能已经过时了。
自动驾驶汽车软件公司Renovo CEO克里斯·海泽(Chris Heiser)称,如果厂商“过于专注于一项技术,最后也许会处于劣势”,因为到时候可能会出现更新、更便宜的系统。
对于LiDAR是否真的是自动驾驶汽车的必备装置,各方也没有达成完全一致。
马斯克就坚称,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不需要它,而是依靠雷达、摄像头和软件的组合。
不得不说,激光雷达兴起的时间相对较短,仍然是一个在不断变化的技术,从笨重的车顶装置过渡到更新、更紧凑、不到10000美元的固态LiDAR产品,还需要时间,更不用说实现单个设备200美元的大规模生产了。
在被问及如何削减成本时,负责评估大众在商用车领域自动驾驶战略的托马斯·塞德兰(Thomas Sedran)说:“技术创新出现巨大飞跃才行。”
供应商方面,安波福算是自动驾驶系统开发领域最活跃的厂商之一,已经投资了Innoviz、Quanergy和LeddarTech这三家激光雷达初创企业。
它还是汽车雷达的主要供应商,这种传感技术通常与LiDAR配套使用。
安波福CTO格伦·德沃斯(Glen De Vos)认为,LiDAR可以遵循无线电雷达的成熟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需求和产量的增加,技术、尺寸、成本和可靠性都将得到优化。
“这需要经过几代产品才能使成本曲线下降,时间上大概要5到10年。”德沃斯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Waymo宣布将开始销售其定制版本的LiDAR,这项技术还是去年针对优步的商业机密诉讼案的核心。
不过,Waymo表示,它的LiDAR目标群体是自动驾驶汽车之外的公司,如机器人、安全和农业技术企业。
另外,Waymo现阶段只打算销售3款LiDAR产品中的一款,名为“Laser Bear Honeycomb”的一种短程传感器。
Waymo激光雷达团队负责人西蒙·韦尔盖塞(Simon Verghese)给出的解释是,通过规模经济使每个传感器的价格更加低廉,这些销售将帮助公司更快地推广自动驾驶技术。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汽车商业评论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87696
本文由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撰写,他们为本文的真实性和中立性负责,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第一电动网。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和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所有,如需转载需得到双方授权,同时务必注明来源和作者。
欢迎加入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注册会员登录后即可在线投稿,请在会员资料留下QQ、手机、邮箱等联系方式,便于我们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稿件,如有问题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