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新能源汽车真是万能膏药,贴哪儿都行,包治百病。
前几天,继蔚来汽车要在美国IPO募集18亿美元资金外,造车新势力又爆出另一条重大新闻:恒大法拉第未来智能汽车(中国)集团在广州恒大中心正式揭牌,恒大集团副总裁彭建军披露了恒大法拉第未来(FF)公司的十年战略规划——公司计划在中国华东、华西、华南、华北和华中地区,建设五大研发生产基地。
十年后,年产能计划达到500万辆,FF91、FF81等多系列多车型产品面向全球市场,覆盖高端、中端及入门级,打造互联网智能出行生态,全面满足快速增长的不同市场需求。
真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瞬间,朋友圈被刷屏,有人说:“相比之下,觉得蔚来在美国上市还是靠谱一些”,有人说:“是不是不小心多说了个零?”……反正,在我能观察和交流到的范围内,所有人都把它当作笑谈。
明明知道会被当作笑话,为何还要如此大肆宣扬?一方面,这个时代大家都习惯于吸引眼球、博出位,管他什么好感度和诚信度,先有知名度再说;第二,不把口号喊得响一点,怎么融资?怎么抬高估值?怎么击鼓传花让接盘侠来接盘? 几年前,国家鼓励创新、创业,本来是一本“好经”,却活活被“念歪”了。整个社会浮躁得要命,好像只要创业,就一定能上市一样。但其实,创业是个坑,多少人义无反顾跳进去,结果根本爬不出来。 真正能够创业成功的,往往是像乔布斯、马斯克那样的技术狂人(最近正好在看这两个人的传记),一开始并没有想着要上市,只是希望能做出一个更完美的产品,结果,现在苹果的市值已经超过一万亿美元了。 很多跟风创业者,满眼都是苹果市值一万亿美元,全然没有看到乔布斯背后成功的真正原因。当然,看到也不一定有用,毕竟,哪有那么多“天才和疯子”的结合体?多数人,天资平庸,努力程度也不够,却幻想着能够一夜成名,或是被牛顿的苹果砸到,哪有那么多的好事? 事实上,最近引起争议的新创造车企业并不止FF一家。比如,前几天在小鹏汽车的品牌战略发布会上,小鹏汽车的创始人兼CEO何小鹏说:“智能汽车的核心在运营,不是制造”、“只有四家企业在研发制造智能汽车”和“要融资300亿元”,一下子引发舆论哗然和质疑。 面对外界的质疑,尽管何小鹏出面解释,但依然被认为是这个原来最具虔诚态度的新创企业的危机公关的开始。 此外,还有蔚来要在美国IPO的消息,计划募集15亿美元,也同样引发不小的争议。争议点在于:第一,烧钱速度太快,是否可持续?第二,产品刚刚交付不到500辆就着急上市,是否有圈钱的嫌疑? 当然,以蔚来目前整个企业推进的速度,根本无暇理会这些“闲言碎语”,对于李斌和整个团队来说,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三件事:交付!交付!交付!只有实现尽量多的产品交付,才能顺利推进IPO。更何况,今年交付一万辆的海口已经夸出去了,如果完不成,对于品牌信誉的打击将是致命的。 除了交付和IPO外,蔚来的其他“业务”也多得要起飞:8月17日,蔚来与长安共同出资打造的合资公司——长安蔚来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南京江宁开发区,李斌担任董事长,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兼长安新能源总经理李伟担任副董事长。今年4月,长安与蔚来在北京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主要在产品的设计开发、销售、售后、零部件共同采购等层面展开合作,但不涉及整车制造领域。 去年12月,蔚来也和广汽集团、广汽新能源和湖北长江蔚来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共同出资设立广汽蔚来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进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研发、销售及服务。新公司规划总投资12.8亿元,注册资本5亿元,其中广汽、蔚来占比分别为45%、55%。 恕我愚钝,没有看出长安蔚来和广汽蔚来在业务领域的区别:都是合创公司,都致力于智能电动汽车的研发、销售及服务。哪怕是对于一个体量比较大的汽车企业来说,要支撑起“一手托两家”都有点儿困难,更何况是蔚来这样成立不到3年时间的新企业。 我能理解长安、广汽这些大企业在面对新创公司蜂拥而入时的紧张和慌乱,“联姻”似乎是他们在应对新事物时一个不错的选择,一是可以知己知彼,二是可以借势传播,三是万一成功了呢。 这一年多来,传统车企对于新创企业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由一开始的高度警惕变成了“看热闹不嫌事大”,包括李书福、魏建军、朱华荣和王传福等汽车大佬都表达过对于造车新势力的看法——尽管言辞的激烈程度不同,但都认为留给新创企业的时间已经不多,最后可能成功的比例也微乎其微。 王传福评新创造车企业:路是艰难的 既然看法有了比较大的转变,为何还要成立合创公司?我猜,可能有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之前已经签订框架,不好反悔;第二,传统企业希望借助新势力的互联网思维,在智能化和电动化方面有比较大的进展,至于效果如何,且行且看;第三,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让车企充满焦虑,做点什么总比不做好;第四,智能电动汽车光靠一个企业单兵作战会比较难推进,尤其在智能化数据的积累上,肯定是越多应用场景越高级,联手新创企业比联手传统对手的风险小一些。 事实上,在很多市场上,往往都是“劣币驱动良币”,比如一个乐视倒下去,无数个“乐视”站起来。再比如自媒体领域,流量为王,洗稿者众,最后越来越多好的原创作者只能黯然离场。 我以为,在乐视轰然倒地,老贾出走美国之后,重新披甲上阵的是一个务实、充满诚意的FF,毕竟,一般人都不能在同一个地方摔两个跟头。但是,在在老贾做出年内量产FF的承诺和恒大入主FF后,我又闻到了熟悉的“味道”—— 依然是强大的团队:除了恒大集团总裁兼法拉第未来集团董事长夏海钧外,恒大法拉第未来中国的一众高管包括董事长彭建军、总裁袁仲荣、COO高景深; 依然是宏伟的目标:在中国华东、华西、华南、华北和华中地区,建设五大研发生产基地。十年后,年产能计划达到500万辆,FF91、FF81等多系列多车型产品面向全球市场,覆盖高端、中端及入门级,打造互联网智能出行生态。 只是,“韭菜”已经不是当年的那批“韭菜”。在经历了一次次的不信任之后,现在的舆论和消费者,更愿意相信“用真实的交付数字说话”。 今年7月,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了《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指出,优化传统燃油汽车产能布局,科学规划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严格新建纯电动汽车企业投资项目管理,防范盲目布点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其中有几点比较值得关注的。一是在投资项目类型中,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被划归为“燃油汽车”;二是限制燃油车产能扩张,鼓励新能源车项目布局;三是禁止新建独立的燃油汽车整车企业。 一位车企领导在转发该《征求意见稿》的时候写了一句点评:“多了‘燃油’两个字”,意思是应该禁止新建任何形式的整车企业。尽管我们鼓励市场经济,希望政策之手不要伸得太长,希望每一个有梦想、有信念的人都有资格去追求梦想。但是,在目前新能源车市场如此混乱、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的大环境下,政策之手还是有必要收一收。至少,尽快停止对于新能源车型的补贴。 最近,朋友圈被“共享单车变成城市垃圾场”的触目惊心的照片刷了屏。原本,共享单车是环保的产物,是解决城市人们最后一公里出行的好办法;然而,资本的贪婪和无序扩张,让这个行业快速毁灭,变成最垃圾的风口,可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新创造车企业会不会步共享单车的后尘?从目前的情况看,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从不否认,有一些造车新创企业会走到最后,但是,其余的300多家呢?我们从不怜惜那些当了“炮灰”的资本,我们怜惜的是,在资本助攻下、被搅动得毫无安宁之日的汽车行业,以及在这场“新造车运动”中无辜受伤的传统车企。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华山论剑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75702
本文由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撰写,他们为本文的真实性和中立性负责,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第一电动网。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和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所有,如需转载需得到双方授权,同时务必注明来源和作者。
欢迎加入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注册会员登录后即可在线投稿,请在会员资料留下QQ、手机、邮箱等联系方式,便于我们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稿件,如有问题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