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话题性最强的车界人物有两个,一个是贾跃亭、一个是李斌。这二人的境遇真的应了一首歌所唱的——“我们不一样”。
当李斌和蔚来汽车低调行事时,贾跃亭正跟他的一众高管唱对台戏;当蔚来汽车犹抱琵琶半遮面时,乐视汽车和关联的Faraday Future已经丢掉了光环;当蔚来ES8订单不断、好评如潮时,贾跃亭被责令回国履责,传说的10亿美元融资也像梦境一样虚幻。
这两位业界大咖的境遇,一个被唏嘘讨伐,一个被掌声淹没,确实是2017年最值得玩味的故事,他们的新车发布会甚至都开在同一个地方——五棵松体育场(凯迪拉克中心)。不过,本文要重点讲的是李斌的蔚来汽车。
01
蔚来ES8,无论产品力如何,它都是人类汽车工业史上一个奇葩的产品。这台车,从诞生到开放预订,只有短短两年时间,远远小于传统车企中一台新车从立项到下线的周期。
更加惊叹的是,传统车企开发的新车,都是基于之前的技术沉淀改进来的,而蔚来ES8并没有前辈车型供参考。它所有的,就是蔚来汽车在Formula E(电动方程式)中所积累的电动车研发经验。
至于ES8这台车的底盘是否购买了现成的技术,我们不得而知。但在短时间内“攒”出这么一台“前无古人”的新车,确实已经在模式上颠覆了汽车制造业的既定规则。
不过,至少目前来看,蔚来汽车只是在做概念创新,而没有真正的技术创新。这台车有一份流传的供应商图表,清晰地展示了它的各个部件的来源。可以肯定的是,这里面没有一项是蔚来汽车的技术壁垒。
换句话说,从整车研发的角度,蔚来只是根据自己的独特设计,采购成熟的供应链做了一个集成。同时,为了让这种集成看来很有创新感,又加入了一些诸如女王副驾、人工智能NOMI、快速换电站等并不能给整车品质加分的一些项目。
甚至于蔚来还要开设NIO House,为车主提供更加温馨的服务。恕我直言,这就是一个商业地产项目,我保证在里面待着的人大部分都不是车主。而大部分的车主,也不会经常在里面待着。
我想说的是,为车主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是无可厚非的,但不要本末倒置、过分高调。中国在制造业上一直难以超越日本、荷兰、德国的一大原因,就是我们太爱追求除了产品质量和实用功能之外的一些东西,比如情怀、场面和仪式感。
你可能会反驳,苹果的官方零售店不一样是这样吗?是。但是,苹果有的东西蔚来没有:信仰。苹果那用钢化玻璃和高强度钢材搭建的零售展厅,之所以人满为患,是因为苹果这个品牌本身已经是一个宗教般的存在。
很遗憾的是,在汽车领域,没有这样的品牌存在。而且,汽车跟消费电子,到底是不同的产品,用户的依赖程度和精神寄托不同。
02
可以说,蔚来ES8这样的车诞生是必然的。不是李斌去做,也会有另外一个李四去做。原因有三:第一,特斯拉的绝对影响力,一定会起到鲶鱼效应;第二,供应链趋于成熟,现在造车比当年李书福那个时候在技术门槛上要低;第三,不但技术门槛变低,更要紧的是一点不缺钱,所以你会看到蔚来汽车不但不差钱,还对外投资布局。
人家就连办个新车发布会,都能烧掉8000万人民币。据公开报道,蔚来汽车已累计融资超过20亿美元,而这是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完成的。特斯拉从2003年成立,到2010年上市之前,累计融资15亿美元,一场盛大的发布会都没有开过,全部投入了研发,并在此之前已经有基于莲花平台开发的Roadster作为技术验证。直到2010年IPO后,特斯拉才拥有了足够资金让Model S量产。
今非昔比,在互联网资本泡沫的助力下,蔚来汽车一口气融资超20亿美元,不仅排场光彩,甚至还做了传统车企做不了的事情——那就是两年内上市一款全新车型。因为蔚来ES8并没有绝对的技术门槛,可以说上汽、比亚迪、吉利这样的品牌,都能造出来,只是要投入如此大规模的资金,而后期的回报又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所以ES8这种车在车企中过不了董事会这一关。
这是传统车企的保守和迂腐导致的。这也是为何,比亚迪与戴姆勒合资,在拥有成熟电动技术和德国品质的前提下,却杂交出来了腾势这样的怪胎的原因。如果没有新能源补贴和牌照利好,腾势就是一个灾难。
03
特斯拉为何能成为现象级品牌?原因是,特斯拉拥有iPhone式创新,并且赶上了风投产业的兴起和奥巴马的新能源政策。
蔚来汽车不缺钱、不缺政策支持,虽然新车刚发布,但已经进入免征购置税目录,它的待遇可比特斯拉好很多。但是,蔚来缺乏iPhone式创新。
何谓iPhone式创新?真正意义上的触屏智能手机的开创者就是iPhone,它取消了键盘,并开创了APP的概念。虽然iPhone也是技术集成,但是却有着当时独一无二的技术实现,比如全屏幕设计、基于电容屏的多点触控、互联网浏览功能,以及首次实现商用的康宁大猩猩玻璃。
此后,iPhone一直引领着智能手机的创新,包括2010年问世的视网膜屏幕和IPS面板,2013年的Touch ID指纹传感器等。
所以,iPhone式创新就是指具有颠覆意义的技术集成,它必须是绕开对于现有成熟方案的依赖,重新基于自己想要的结果去寻找解决方案,并在短时间内快速应用。
康宁公司的大猩猩玻璃之所以能在消费电子领域大展拳脚,就是乔布斯想要给iPhone配备玻璃屏幕来取代传统的塑料。当时,康宁公司已经在研发大猩猩玻璃应用于战斗机座舱,但并没有量产计划。乔布斯最终说服该公司CEO在六个月内量产该玻璃,并应用到了第一代iPhone上。
特斯拉的Model S也符合iPhone式创新:在特斯拉之前,电驱动总成已有现成的解决方案,各大车企也有自己的纯电动汽车产品,但成本过高,不赚钱,只是为了验证一些技术和应付政策而存在;而特斯拉从Roadster项目获取的宝贵技术沉淀,就是一套基于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圆柱体电芯解决方案。
相较于方形铝壳和软包电池,圆柱体方案更多被应用于电动滑板和电动自行车上。特斯拉之所以选择圆柱体方案,就是因为其生产速度快、成本低、良品率高,且电池打包后能量密度高,体积变化更灵活,能组成扁平化的底盘,获得更富余的车内空间。这个创新点的伟大程度丝毫不亚于iPhone选择用玻璃来做屏幕。
该方案大幅度提升了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使得电动车搭载大容量电池组变得可行。但是从安全性上来说,它依然不如方形铝壳和软包电池。这也是传统车企在研发新型电动车时,不打算跟随特斯拉的原因。
实际上,全球第一款采用锂电池的电动车并不是特斯拉,而是日产的Altra EV,同时代的其他电动车都是铅酸电池和镍氢电池。但日产的这台车并没有大规模走向市场。
所以,特斯拉的创新之处,不仅是创造性使用圆柱体电池来作为动力来源,更推动了锂电池技术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应用。
好在特斯拉不是传统车企,它有足够的资金和时间(关键是不存在阻力)来开发基于圆柱体电池的电源管理系统。换句话说,特斯拉其实就一家动力电池组公司,它最大的贡献,就是开发了一套基于圆柱体方案的电池组,并为其设计了业内独一无二的pack和热管理方案。
04
反观蔚来汽车,我们找不到这样的iPhone式创新。我们看到的,只是对于现成技术的集成。不管李斌有没有解释清楚,从ES8身上我找不到技术壁垒。
换句话说,蔚来ES8这台车,有卖点没爆点。
李斌表达过一个意思,说蔚来不是小米,而是要做苹果。错,蔚来给人的感觉,恰恰就是汽车工业中的小米。小米诞生的背景就是手机行业进入了一个解决方案时代,他们做的事情就是靠新概念和新设计来卖货,而没有真正的iPhone式创新。
特斯拉才是苹果,而传统车企就是三星这样的公司,体量也很大,本身也是标准制定者(比如面板技术),但就是无法撼动苹果在技术理念上的领先定位。毫无疑问,蔚来,就是小米。手机行业经历过的,跟现在的汽车行业高度相似。
说实话,虽然我认为特斯拉作为一家车企来说,跟大众、丰田、戴姆勒这样的大公司无法在市场体量上抗衡,后者推出的纯电动车产品也会对特斯拉的市场地位形成较大影响。但是,特斯拉在技术理念上,已经领先传统车企很多,后者要想追赶还需要一定时间。
当然,有些公司并不把特斯拉放在眼里。比如通用、日产等品牌的新款纯电动车,就搭载软包电池方案,同样可以实现较大的能量密度,承载较大容量的电池组。当然,跟特斯拉比还是有差距。
要声明的是,方形铝壳也可以做出较高的能量密度,构建较大容量的电池组,圆柱体和软包方案并不是绝对的选择。只是目前来说,后两者构建大容量电池组的成本更低而已。
所以,如果把蔚来看成是汽车工业的小米,那么它的存在就是显得合理许多;蔚来ES8这款车的出现,也带有一定的必然性。
而且,蔚来跟小米一样,特别喜欢摆弄各种参数。就像小米强调处理器性能和系统跑分一样,蔚来强调它的7003系列铝合金和44,140Nm/Deg的抗扭刚度。其实所谓的“航空级7003系列铝合金”这个说法有些误导,只是7000系列铝合金由于强度高而被应用于飞行器(比如机翼)而已,没有什么“航空级”。
其实被应用航空领域最多的是7075铝合金,而全新一代的马自达MX5在车身结构件上就使用了强度比7003更好的7075铝合金。什么差别呢?7003是铝、锌、镁合金,而7075是铝、锌、镁、铜合金,后者是铝合金中强度最高的型号。可见,蔚来ES8的这个7003,确实比5000、6000系列要贵、要结实,但还是那句话,不要对此感到稀奇。蔚来之所以没选择7075,肯定是因为7003更适合焊接,成本也较低。
目前采用全铝车身的车掰着指头都能数过来,蔚来ES8确实算其中一个,也确实是第一个全部采用7000系列铝合金焊接车身和底盘的车型。这其实有些简单粗暴,因为像是奥迪A8、R8,捷豹的XE,以及路虎揽胜等铝合金占比较大的车来说,它们的车身和底盘并不是用同一种型号的铝合金组成的,而是基于成本的优化不同部位有所区别。
有意思是的,蔚来ES8虽然是一个主打环保的车型,但铝合金生产过程中释放的温室气体要高出钢材的四到五倍。更有意思的是,新一代的奥迪A8的车身结构件铝合金比例,已经从上一代的92%降低到了58%。
至于电池组,蔚来公布了67kWh的VDA锂电池组。VDA不是什么先进技术,它指的是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即蔚来ES8的电池组符合德国标准,而且VDA对于动力电池只规定了体形,没限制技术细节。
这也是蔚来一直语焉不详的地方。由于是采购的宁德时代的方形铝壳电池,蔚来并未像特斯拉那样掌控电池组的核心技术。不过,根据公开资料,蔚来汽车未来可能还会采购三星SDI的动力电池。三星SDI也拥有车规级的方形铝壳电池,目前宝马的i系列车型用的就是该公司的产品。
05
所以,问题就是:没有iPhone式创新,蔚来汽车怎么走下去?虽然李斌融了20亿美元,不缺钱,也不缺人才(几乎每个新兴造车公司都拉拢了几个传统车企的高层,不要对此感到稀奇),但缺少技术壁垒,缺少品牌积淀。
没有技术壁垒,就像小米一样,卖情怀、卖颜色、卖性价比,外加一些花里胡哨让你感动的小概念,或许也不失为一条路子;没有品牌积淀,但通过售卖生活方式来拉拢一批忠粉,或许也不失为一种策略。
但话说回来,制造业,能造出来,得卖出去才叫本事。蔚来ES8发布,惊艳全场,它确实不一样、确实新鲜、确实好玩,毫无疑问肯定会有人掏钱。在中国,这种产品总会有人买。我的朋友圈就有很多人在晒订单。
可是,不要被这种圈子里的热闹劲儿给蒙蔽了。蔚来ES8真正面对的,是普通大众消费者。我觉得,不要高估中国市场对于电动车的认知,更不要以为互联网圈拍手叫好,普通老百姓就愿意买单。这是两码事。
06
起步价44万,考虑到补贴和采用电池租赁方案,实际购车价格能下降到27万,这是很喜人的一个数字。但是,如果再选装一些配置(比如NOMI、NIO Pilot辅助驾驶、Nappa真皮、HUD等),轻松就超过30万了,每月还要承担1280元的电池租金和电费。
所以,这款车作为一台由江淮代工的自主品牌,价格方面不能说便宜——尽管它是一台所谓的智能电动车。如果你有40多万的预算,是买新款的奔驰,还是一台贴着江淮蔚来尾标的电动SUV呢?让我选,肯定是前者。
这就是蔚来的尴尬之处。蔚来自己对标的是特斯拉,ES8对标的是Model X。但实际上,李斌和他的合伙人们不得不承认,蔚来ES8真正的对手,是40万左右的豪华品牌的合资车型。它的真正客户,其实是手头有着40万预算,犹豫不知道买什么的“中产阶级”。
对于有80~100万预算的客户,他们要想买一台电动车,可能就直接选择了特斯拉。而那些买蔚来ES8的客户,通常负担不起一台特斯拉,即便是贷款购买。我朋友圈下单的人中,大致分为两类人,一类是没有买过车、对车又不懂的互联网新贵,另一类是有一台车、又有余钱购置第二台车的老车主,而第一台车是一台40万左右的车。
这个观察非常片面,但可以肯定的是,我朋友圈加的很多特斯拉车主,除了蔚来自己的人外,没有一个人公开宣布自己预订了蔚来ES8。此前在某活动上遇到了一名拥有Model S和Model X的特斯拉忠实用户,表示自己根本没有听过蔚来这个品牌。
那些买过特斯拉的车主,一般都有一辆大几十万的豪华车,这帮人可谓是“中产Plus”,一般以金领、高管和私营企业主居多。不能说这群人绝对不会买蔚来ES8,只是说比例会小一些。说到底,蔚来ES8的主要客户群体,并不是他们。
07
蔚来让人很跌眼镜的一个决策是,要让汽油车能到的地方,蔚来的电动车也能到。这看起来很对用户负责,但我想说的是,做生意要分清主次。你卖的产品没那个能力,就要坦诚接受。而蔚来的作风显得过于讨好潜在客户,超充、换电站、移动充电站齐上阵。
暂且不讨论这背后的建设和运营成本有多高,单说这事有没有必要做。我的观点是,当前时代,电动车的续航瓶颈是行业共同的痛点,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一步步来。技术是慢慢过渡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
如果只能跑200km,那就按照200km的能力来划定它的用途即可。比如开Model S 75D的客户,他们一般不会开着它跑长途。当然,特斯拉兼容国标充电后,长途旅行的体验会得到改善,但特斯拉依然主要用于市区通勤。
但你非要把一台实际续航200km的电动车,开出能续航600km的汽油车的感觉,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蔚来与其铺设换电站,不如加大在快充技术上的投入。特斯拉此前也展示过90秒换电技术,但这么长时间过去了,没有下文。相反,特斯拉一直在扩充快速充电网络,并储备了功率高达720kW的快充技术。
你会发现,历史上越是伟大的产品,都擅长做减法。特斯拉只大力推行超充,辅之以目的地充电站作为补充,这样已经满足了车主的日常需求。
而且,换电考验的是仅是技术,更是对于标准的把控。一种标准要想普及,一定要有高度通用性。华为的Type-C充电线可以给三星充,但两者的电池不能互换。也就是说,不同电动车品牌可以有一样的充电接口和标定,但电池是很难一样的。
换电技术要想普及,就需要动力电池的标准趋于统一。这样每个换电站的利用率和社会价值才能发挥到最大。可是,这一点很难做到。当然,在一个集团内部,是可以局部实现的。比如大众、奥迪、斯柯达、西雅特的电动车,就可以共享一些零部件,包括动力电池。
动力电池组从电芯层面来来说,是完全可以通用的;但从pack层面来说,实现通用的难度非常大。因为电池组的电气接口、冷却系统的接口是不一样的,在机械锁止机构的设计上,也会因为底盘设计的细微差别,导致一定的差异性。
08
毫无疑问,蔚来是一个豪华车品牌。而挑战是,中国消费者对于豪华品牌的认知过程已经结束,豪华品牌矩阵已经基本定型。而这就是在过去五年内发生的。回溯十年,那时候凯迪拉克、捷豹、路虎等品牌,还被视为比奔驰、宝马、奥迪更高级的品牌。
但如今,奔驰、宝马、奥迪成功“逆袭”,把自己经营为一线豪华品牌。凯迪拉克、捷豹、路虎、雷克萨斯和沃尔沃,顺利沦为二线豪华品牌。更别提英菲尼迪、讴歌了。即便是林肯,它的入场时间也太晚,错过了最佳时机,被凯迪拉克抢在了前面。
在这种局面下,蔚来开拓品牌的过程将更加艰难。因为买豪华车,品牌是第一大因素。同样的40万预算,你买了蔚来,我买了奔驰,到底谁更有面子?
品牌的建设绝不是靠NIO House,而是需要时间的沉淀。有没有特例?有,领克。但领克很特殊,它有着沃尔沃的背书,和一个平易近人的售价。所以,领克作为一个全新品牌,它的市场开拓难度肯定比蔚来要小。
但蔚来并非完全没有机会。在ES8之后,蔚来应该去做低端车型,对标雪佛兰Bolt或雷诺ZOE这样的产品。这个级别的车,性价比是第一的,品牌因素占比较小。你买了雪佛兰,我买了雷诺,谁也没有比谁更有面子。
这个级别的车在国内已有很多竞品,但多半都是油改电车型,且造价比较昂贵,外形设计落伍,基本不对外出售。即便是正式上市面向C端出售的车型,也很难引起年轻购买力的注意。
比如比亚迪的秦EV300,在国家和地方补贴后,实际提车价格是15万人民币左右,还免购置税,并享受比亚迪的六年或15万公里整车质保。按照工信部的300km续航,实际大约在250km左右,完全可以满足市区通勤需求。
在北京地区,该车还免摇号,不受限行政策影响。所有利好加起来,使得比亚迪EV300的月销量达到了3000台,应该说属于畅销电动车行列。该车的2017款还进一步提升了配置,增加了仿照特斯拉设计的大屏幕。
但是,即便如此,这款车也很难打动年轻购买力。首先,比亚迪的品牌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其次,这车的设计实在是过于工程师思维;最后,它缺少一些智能化的卖点。
而蔚来汽车就完全可以避免这些。我想,如果蔚来汽车发布一款15万可以落地、续航250km左右的市内代步车,我还是很愿意买的。至少购买意愿比买比亚迪秦要大。
从融资角度,蔚来必须要对标特斯拉;但从市场的角度,蔚来其实应该对标比亚迪。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CarTek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60321
本文由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撰写,他们为本文的真实性和中立性负责,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第一电动网。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和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所有,如需转载需得到双方授权,同时务必注明来源和作者。
欢迎加入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注册会员登录后即可在线投稿,请在会员资料留下QQ、手机、邮箱等联系方式,便于我们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稿件,如有问题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