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块是电池系统中除了电芯(cell)之外的另一层级的重要部分,可以说模块是连接cell和电池组(pack)的桥梁,它不但具备了cell的很多特性,同时还关联到pack的众多特性,通过化学、机械、热、电子电气等方面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具备所需功能的电池系统。
这里分享一些前几年国外电动车使用的电池模块,不做过多解读,自己看图片慢慢体会,供参考。
下图是三菱的2011款i-MiEV电池模块,还是采用的PCB板采集cell的电压、温度,两端通过螺栓紧固。cell之间是最常见的busbar和螺栓连接方式。
接下来是2012款丰田普瑞斯PHEV的电池模块,采用线束(现在来看这种线束的采集方式,感觉在有些场合下是十分麻烦的,存在隐患)来采集cell信息,也是采用螺栓的连接方式,不过增加了橙色的部分进行保护。
下面是2014款大众捷达HEV的电池模块,通过侧面的两根压条来紧固模块,端板外侧加上塑料盖板进行绝缘。
2015款大众e-Golf电池模块,端板设计的功能比较丰富,减重的同时满足了结构强度需求,还达到了组装时的需求,采用PCB板采集cell信息,模块两端只需要留出低压接头(现在采用这种方式的模块越来越多了)。
下图是奥迪2014年的一个PHEV的模块设计概念图,匹配液冷板的设计,从图可以看到上面看不到的一些内部结构。
宝马i系列的电池模块就不拿出来说了,网上有很多解读分析。
总的来说,模块设计说简单很简单,说复杂的话也包含了很多设计细节的内容需要深入验证,模块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在模块设计的时候需要兼顾cell和pack的双向需求,考虑两个方向的要素作为设计输入,同时设计输出要能跟两个方向都匹配。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129Lab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60013
本文由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撰写,他们为本文的真实性和中立性负责,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第一电动网。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和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所有,如需转载需得到双方授权,同时务必注明来源和作者。
欢迎加入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注册会员登录后即可在线投稿,请在会员资料留下QQ、手机、邮箱等联系方式,便于我们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稿件,如有问题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