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大牛说
  3. 北汽新能源:市场逆袭完成,技术逆袭可期

北汽新能源:市场逆袭完成,技术逆袭可期

列宁格勒

中国品牌之北汽新能源路在何方

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郑刚

从2008年起,笔者开始关注中国本土车厂研发生产新能源车(电动车)的历程,至今已7年。从最开始的北汽有限,到北京汽车,到北京汽车集团,再到最终成立的北汽新能源,其研发新能源车以及相关技术经历了被动研发到主动出击的过程。

北汽研发新能源车的历史其实并不短,甚至可以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算起。在北京汽车制造厂(后改为北汽有限)承担生产BJ-212轻型越野车时,曾经联合北京理工大学以及航天大学共同生产电动车。当然此时的车型无论是技术,还是实用性上都不具备量产性能,但这是北汽迈向研发新能源车辆的第一步。

在此后的30年中,因为社会大环境以及改革开放后中国汽车工业,经历了合资、兼并以及破产的几个阶段。北汽分成了北京汽车、北汽有限、北京吉普、北汽轻卡等几个整车制造厂和一些配套部件总成加工厂。而研发电动车的计划在这个时期完全中断。直到2009年,北汽有限在陆霸越野车(传统车)基础上开始进行换装纯电动总成的预研。2012年,北汽有限推出了电动陆霸、混动勇士实车并参加北京国际车展。2012年底,北京汽车集团新能源分部在E150燃油车基础上推出了电动版E150EV。直到2014年,EV200电动车和ES210电动车的上市,意味着北京汽车在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开始重拳出击,并且攻城略地,迅速收获果实。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骄傲宣布,2014年北汽新能源纯电动轿车产量超过7200辆,是国内纯电动汽车销量第一的车企。

中国品牌之北汽新能源路在何方

从北京汽车研发电动车的节奏来看:

2010年前,以支持观望态度,对于相关技术以研发和积累的定位向前缓慢前行。

2010年后,各界不看好新能源车的推广,北汽与其他车厂一样,对这类技术和车型的研发仍然不紧不慢的进行。

2012年,因为世界能源危机所引发的多场冲突,国家政策开始对车用新能源技术发出试探性推广的信号,部分本土车厂利用手中多年储备的技术推出电动/混动车型。

2013年,北京汽车新能源部门着手进行E150EV试运营的准备工作。经过半年的磨合进入私人用车市场,但是150公里的续航里程以及13万元的售价,还是不能引起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2014年早些时候,北汽新能源在吸收E150EV的不足,广泛听取终端用户的用车感受后,决定通过换装韩国SK电池提供的三元锂电池以及西门子电机,来提升下一代北汽电动车的根本性能。在此期间,从北京汽车新能源部门转换为北汽新能源时,进行了大范围的人事变动,这也直接导致北汽新能源的工作效率飞速提升。

遗憾的是,历史的包袱使得新成立的北汽新能源落后于其他车企在新能源车技术的发展速度。为了摆脱这种不利局面,北汽新能源利用资金和政策以及集团优势,相继从电池和电机两个核心技术方面下手,与韩国SK电池以及德国西门子电机进行合作,最终分别组建合资公司。

2014年晚些时候,第二代EV200电动车以及从绅宝C70GB改款而来的ES210电动车陆续上市。与早些时候主攻物流市场和大客户的威旺307EV,成为北汽新能源在2015年翻身的重要法宝。

2015年伊始,北汽新能源向外界公布了未来两年即将推出5款乘用电动车,1款电动出租车和1个全新系列的电动中巴车的战略计划。

中国品牌之北汽新能源路在何方

回首北汽新能源从不被认可,到蹒跚起步,最终到2014年中国新能源车年销售7000台的状态,实属不易。

技术:北汽新能源在起步落后的状态,利用引进的电池与电机技术,快速突破自身产品的根本不足而获得市场的认可。当然,在签署合作协议时就特别强调了,日后资方的新技术同步引进,并赋予中方后期自行开发“自我造血”的权利。这就意味着,北汽新能源在电池与电机技术以较高的起点,进行核心技术消化、吸收并可进行二次研发多次改进的能力。最终形成核心技术自行研发自行制造的能力。

服务:以最快速度摆脱国企姿态的北汽新能源,在建立了自己的销售服务渠道的同时,将24小时上门服务以及为提供充电桩等关键问题,赢得车主们的认同和尊重。在其他车厂(新能源)没有将应急充电保障服务,作为条例服务项目的时候,北汽新能源自行打造应急保障充电车,以便在第一时间为客户提供因电量耗尽而引发的救援服务。

中国品牌之北汽新能源路在何方

北汽新能源将会如何发展?

以北汽新能源成为独立法人公司为一节点,之前停滞不前,之后才真正的在技术与制造上下功夫。笔者坚持认为E150EV只是款具有实验性质的电动车,无论在续航里程还是整车质量都不能与其他车厂的产品相抗衡。直到综合续航里程200公里的EV200电动车上市,这才意味着北汽新能源有了可以与比亚迪、日产启辰、江淮IEV5等产品相竞争的车型。

如果按照根据现在的状态前行,在电池、电机等核心技术上通过吸收先进技术,然后转化为自己的技术储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或三次开发。利用北汽集团旗下众多子公司在车身制造、内饰匹配、整车调试上的优势,为北汽新能源正向开发续航里程超400公里的电动车提供保障。

无论如何,北汽新能源仍然在为之前的不争气而受到批评。但是,他们已经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北汽新能源正在努力的提升自己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与国内更多的自主品牌车厂一样,北汽新能源在虚心接受客观批评的同时,更要被鼓励和支持。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列宁格勒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37960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48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