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2009 年谷歌启动自动驾驶研发项目、特斯拉将 Autopilot 推至台前,自动驾驶成为了技术金字塔上的明珠,大量热钱流向像自动驾驶这样,有可能产生技术奇点的行业。
最辉煌时,软银曾为通用旗下自动驾驶公司 Cruise 投资了 22.5 亿美元。
在国内,投资人甚至追着自动驾驶初创企业排队投资,就连自动驾驶工程师也通过跳槽,在一年之内实现了薪资翻倍。
自动驾驶烧了十年钱,终于在 2022 年走入投资祛魅时刻。
2022 年,图森未来管理层动荡剧烈,比起最初上市,股价跌去 90%,最终收到退市通知。
同一时期,自动驾驶明星公司 Argo AI 倒闭,其投资方福特汽车 CEO Jim Faley 直言:「大规模盈利全自动驾驶还有很长路要走。」
据企查查近十年自动驾驶项目投融资数据报告显示:
自动驾驶赛道投融资 2013 年萌芽,2018 年进入巅峰,全年投融资事件达 78 起,披露投融资总金额高达 811.0 亿元,到了 2022 年尽管投资数量增加至 153 起,但投资金额仅约为 2018 年三分之一。
投资寒潮下,自动驾驶的细分领域成为了寒冬里的一束火苗。
矿山无人驾驶爆发迎来临界点,无人配送场景受热捧。
2022 年,专注城市公开道路末端配送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商白犀牛,获得了近 1000 万美元投资。
今年,又有以零一汽车为代表的智能重卡初创公司涌入干线物流赛道。
正如 Jim Faley 所说,自己更愿意投资短期内更容易实现的驾驶辅助技术。
细分场景自动驾驶由于业务确定性高、商业落地速度快,已经成为带领自动驾驶穿越寒潮的曙光。
当资本力量、商业落地二者形成螺旋上升结构,自动驾驶细分领域才能带领行业「命运的齿轮」继续转动。
01 投资近二十家自动驾驶企业,这家公司什么来头?
对自动驾驶有兴趣的投资机构,不在少数。
除了像红杉中国、软银中国、IDG 这样的头部国际投资机构,不少互联网企业投资部门也下注自动驾驶:腾讯投过蘑菇车联、阿里除了亲自下场研发也投过元戎启行。
如果按投资金额、投资数量评选出中国自动驾驶企业幕后十大投资机构,与红杉中国、IDG 资本一同入围其中的是辰韬资本。
辰韬资本注于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链、人工智能+智能驾驶及智能制造(制造领域的智能+)等三大领域,目前投资超过 78 个项目,其中近一半的项目投资了自动驾驶相关企业。
据了解,辰韬资本陆续投资过易咖智车、新石器、易控智驾、斯年智驾、白犀牛、于万智驾、踏歌智行、零一汽车、载合汽车等相关企业。
看似庞大的自动驾驶军团,辰韬资本的投资方向比较专一,主要针对三个方向进行投资。
第一层是针对自动驾驶细分场景。
过去,自动驾驶崇尚高举高打,以无人驾驶为切入口投入大规模资金,却难以完成大规模商业化。
2022 年开始,自动驾驶出现「垂直」落地趋势,即自动驾驶产品、解决方案在港口运输、矿山运输、园区运输、智能物流、智能公交、环卫清扫等垂类场景以更快的速度商业化落地。
易控智驾、踏歌智行专注矿山无人驾驶、于万智驾专注环卫车无人驾驶、斯年智加专注港口自动驾驶、白犀牛和新石器则专注城市公开道路末端配送......
辰韬资本将触角几乎延伸到了细分场景的每一处。
第二个方向是自动驾驶核心供应链。
辰韬资本锁定了零一汽车、载合汽车、卡睿智行在内的商用车创业公司,同时关注以易咖智车为代表的线控底盘厂商。
第三个方向是自动驾驶软件和服务。
比如面向数据服务公司恺望数据、生成式 AI 与仿真技术合成数据提供商光轮智能和专注大模型赛道的极佳科技。
聚焦特定场景自动驾驶进攻,是辰韬资本的投资风格,也是对行业确定性的判断。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张亚勤认为,自动驾驶在开放环境的长期运行还需要经受技术与社会接受度的挑战,而在落地路径上,垂直领域自动驾驶将更快落地。
在 2022 年辰韬资本举办的自动驾驶垂直应用项目路演活动中,登场的超一半企业已有可观营收, 实现了收支平衡。
以矿山场景来说,由于处于封闭场景、车辆较少受外部因素干扰,自动驾驶技术实现难度不大,同时矿山市场需求旺盛,智能化煤矿采集工作进展极快。
据悉,从 2020 年-2023 年 1 月,全国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就从 494 个增加到 1019 个。
在矿山无人驾驶赛道爆发前,辰韬资本就在早期投资了易控智驾,其商业化落地速度较快。
今年 7 月,易控智驾交付 102 台无人矿卡后,南露天矿的单矿无人驾驶车辆已经达到 115 台。
早在 2022 年,易控智驾就实现了安全员下车的 24 小时常态化运营,据了解,易控智驾将在今年实现毛利转正。
类似的,在港口场景辰韬资本投资的斯年智驾,已经实现全程无需安全员实现 7×24 小时即时唤醒即时作业。
目前,其在山东港口潍坊港部署的无人集卡项目,预计通过无人驾驶承担潍坊港 50% 的集装箱运输任务。
02 自动驾驶出逃情绪投资
坚定地投资自动驾驶并非易事。
在自动驾驶投资前期,许多人难免有种「海市蜃楼」的感觉——据一名算法工程师讲述,身处行业之中总觉得自动驾驶就像海市蜃楼一般,往前走一步、终点线也往前走一步,总感觉走不到头。
行业迎来投资寒冬、泡沫出清,仍需资本力量的坚守。
而寒冬中投资往往需要强大的抗风险能力。
与大众熟知的「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相反,产业投资并不一味追求平均分配来抵御风险。
相反,对投资机构的定力和洞察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方面,资本要从底层业务逻辑判断企业。
另一方面,则更考验资本与企业共担风险的能力。
在今年辰韬举办的第二届智能驾驶商业化落地与产业发展趋势主题研讨会上,辰韬资本执行总经理贺雄松表示,用技术成熟度曲线分析自动驾驶,就能把市场起落分为两种驱动力,一是情绪投资、二是业务落地。
情绪投资阶段:从 2009 年谷歌研发自动驾驶——2015 年百度成立自动驾驶事业部掀起自动驾驶热潮——2019 年走入低潮,各种破产消极信息一涌而出,基本都为情绪主导投资。
业务驱动投资阶段:进入 2022 年,业务驱动与情绪驱动交替,自动驾驶业务逻辑被放置高位。不管是特斯拉 FSD、还是 Waymo 扩展运营城市,都能看到技术真正走向落地。
图森未来可能是一个很典型的情绪投资案例。
图森未来曾被誉为「自动驾驶第一股」,也率先完成了全球首例卡车完全自动驾驶测试。
2021 年上市前,就完成了十轮融资,资方不乏英伟达、UPS 这样的头部企业。
但图森并找到可以落地的商业模式,2021 年,在中国 L4 公司都去掉跟车安全员的时候,图森未来还仍在带着安全员做运营收费。
情绪主导投资,看不见图森未来头上悬着一把「月亮与六便士」的剑,最终 2 年后图森来到临界点,走向退市。
在贺雄松看来,上市之前图森未来业务上是没有实现规模复制,但这并不妨碍上市。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情绪驱动所带来的资金抱团,无法帮助企业建立业务闭环。
辰韬资本的投资逻辑是,关注业务发展。
辰韬资本之所以坚定投资自动驾驶,是因为从业务视角来看,这个赛道具备诞生超级物种的可能性。
首先,即便是自动驾驶细分赛道,其市场空间十分广阔。
例如干线物流就是十万亿级超级赛道。
据汽车之心了解,我国仅快递、零担货运的公路运输市场约为 2.4 万亿,大宗商品公路路运输市场空间约为 2.2 万亿,均大于铁路、航空和水路运输的 1.6 万亿规模。
水深才能鱼大。
据亿欧智库预测,2030 中国干线物流智能网联技术市场规模将增长至 1303 亿元。
在通往千亿市场规模的途中,反而更有机会捕获到超级独角兽。
此外,自动驾驶解决劳动力短缺的技术属性,提升了赛道的抗风险性。
从去年开始,人口负增长阶段成为发展新常态,而劳动力短缺已经率先在重卡司机职业中发生。
一位从业三十余年的重卡行业老兵曾向汽车之心表示:「现在的重卡司机几乎没有年轻人。」
《2022 年卡车司机从业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卡车司机年龄段主要集中在 36~45 岁之间,占比达 48.68%,25 岁以下司机仅有 1.4%。
一方面是因为获取大型货车驾驶证门槛较高,另一方面重卡司机工作辛苦劳累。
随着劳动力短缺加重,重卡成为了人们最先逃离的产业,自动驾驶替代低端干线物流人类驾驶这件事,就越来越确定。
最后,自动驾驶具备强技术、人才延展性,业务升维、降维都有空间。
自动驾驶本身就是 AI 问题,同时还涉及各类传感器、自动驾驶芯片等上下游产业链,因此不仅吸引了一批计算机科学顶尖人才,还广泛汇聚了来自微电子、通信、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人才。
自动驾驶从业人员变动是向整个智能制造领域扩散,也有不少自动驾驶人才向机器人、AI 领域扩散,为产业投资催生更多可能性。
如阿里达摩院自动驾驶负责人陈俊波创办有鹿智能,做户外清洁机器人,还有千挂科技联合创始陶吉、Momenta 产品工程研发副总裁王荣兴纷纷跟紧 AI 创业潮,投身大模型创业。
市场空间广阔、解决劳动力短缺、强人才流通性,已经构成了推动自动驾驶激流勇进的三大核心动力。
03 找到好资产,还要找到好价格
「好资产、好价格、长期持有。」
无论对于个人投资还是投资机构,都是十字谏言,缺一不可。
如果说三大核心动力已经验证了自动驾驶是「好资产」,那么好价格、长期持有又怎么做到?
没有人能够准确预判具象的行业未来,但辰韬资本用投早、投业绩拐点两个底层投资逻辑,解决投资最难的时机问题。
投早,即在自动驾驶行业发展初期进入,在企业估值较低时拿到好价格。
在对自动驾驶行业进行大量调研后,辰韬资本确定了行业需要环境降维来实现落地和放量。
同时也发现,自动驾驶场景壁垒强,头部企业往其他赛道拓展比较艰难。
就像目前乘用车市场想从高速 NOA 拓展至城市 NOA,面临的情况仍十分复杂,也得车企「细嚼慢咽」逐一开城攻克。
因此 2018 年起,辰韬资本就开始关注自动驾驶细分领域,并有所动作,形成了辰韬「投早」、「投准」的风格。
投业务拐点,即是在选择垂类赛道之后的第二步投资逻辑。
尽管特定场景更加容易实现业务落地,但早期,任何人都难以判断业务落地具体时间。因此,投中其阶段性变化的爆发时刻特别关键。
比如特定场景自动驾驶目前就来到多点多场景展开的爆发点。尤其是政策支持力度增大、供应链实现降本,实现了快速陆地。
在政策层面,比如目前政府在矿山场景中甚至会要求企业具备无人驾驶技术资质,同样的有地方政策也在积极落地环卫车、无人配送等。
常年身居一线的易控智驾 CEO 蓝水生甚至有「矿方催着上无人驾驶」的感觉。
据汽车之心了解,目前已经有地方政府开始对矿山的无人驾驶渗透率有指标要求,比如内蒙古地方政府要求通过无人驾驶扩产能的同时,减少矿山 30% 的人力。
供应链降本也为特定场景提供了很大帮助,激光雷达就是典型案例。
过去两年中量产实践不断倒逼激光雷达通过技术和规模实现降本,现在激光雷达已经从过去上万元降到千元内,为应用于矿山、干线、环卫等封闭场景自动驾驶提供了降本增效的空间。
「投资机会总是动态变化的,没有人能完全预言准确的低潮与高潮。」
在《金钱心理学》中有这样一段巧妙的比喻,将投资比喻为买自行车、买二手自行车、偷自行车。
买自行车:意为遵守市场规律的投资者,愿意在企业早期就参与投资陪伴企业共同成长;
买二手自行车:意为愿意承受波动小的风险,但获得的回报并不高;
偷自行车:意为自以为是、认为可以完全避开所有低潮,只获得高收益的投资者。
其实从辰韬投资的逻辑来看,就是围绕以特定场景的自动驾驶投造、投业务拐点,并坚定陪伴被投企业。
把一家企业扔进随机波动的市场中,涨跌无人知晓,但在市场待着的每一天都像在抛出一枚硬币,抛出的次数越多,出现正面的概率越接近 50%——即长期持有,越接近平均收益。
这本质上就是相信长期主义的价值,押注「一辆新自行车。」
在针对特定场景自动驾驶创业公司的一场圆桌探讨上,白犀牛、易控智驾等创始人却没有任何悲观的痕迹,「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这句巴菲特的名言则被反复提起。
这些 CEO 们都一致认为,现在正是关注业务苦练内功的好时候。
可以确信,特定场景自动驾驶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落地、以辰韬资本为代表的投资力量坚定参与,将会为全场景自动驾驶飞轮的转动增添核心动力。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汽车之心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210883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