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大牛说
  3. 当人工智能遇上“奶爸车”,没有人比理想更懂家庭

当人工智能遇上“奶爸车”,没有人比理想更懂家庭

一场发布会将「家庭」和「科技」紧紧相扣,理想称得上是最懂中产家庭消费理念的汽车品牌。

6 月 17 日,在理想汽车首届家庭科技日发布会上,理想第 40 万辆量产下线。与此同时,理想还向外界展示了高压纯电智能空间智能驾驶方面的最新进展。

从 2019 年首台理想 ONE 下线,到如今第 40 万辆整车下线,这家新势力用了不到四年的时间,而且销量增速还在快速提升。

销量不断增长的同时,理想也在梳理下一阶段的思考:靠什么吸引更多的用户?

在此次家庭科技日上,我们在现场听到最多的关键词是「AI」、「大模型」和「智能」,这也预示着理想正在在向一家人工智能公司转变。

但不变的是,这些新功能都离不开一个载体——家庭,为家庭用户带来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

01、面向家庭用户,理想做对了什么?

以理想 ONE 为始,理想创造了「家庭用车」市场。

某种程度上,这也可以理解为场景化造车。

聚焦到细分市场上,虽然国内 SUV 市场已经有不少优秀产品,也针对国内用户需求在空间上做出了调整,但产品同质化过于严重——市场上没有一款真正针对家庭用车场景的车型,许多标榜「家庭」的产品,仍停留在空间更大而已。

在多数场景下,这些车型并没有照顾到车上其他乘客的出行感受。

「如果我只能拥有一辆车,为什么不期待它能多做一点?」

这是非常质朴的消费者心声。

反映到新能源汽车上,车企对用户需求洞察与功能呈现,理想称得上是其中的佼佼者。

从营销及产品配置上,理想旗下车型无一不针对家庭用户需求,营造「奶爸车」氛围,还顺势把自家产品定义为「移动的家」

如你所见,全尺寸六座 SUV 理想 L9 是「180 平大三居」,中大型六座 SUV 理想 L8 是「120 平三居」,中大型五座 SUV 理想 L7 是「120 平大两居」。

除此之外,理想还被外界调侃「冰箱、彩电、大沙发」,看似是一种贬低,但实际上由于这些配置足够优质,直接击中了家庭用户的内心。

李想曾在采 访中解答了符合人本主义品牌的产品标准:

「我觉得如果是一个感性为先有一些理性验证的企业,它一切的本质是要超越用户的需求,如果它可以始终超用户的需求,它不需要靠构建多个品牌来做事情,耐克不需要,任天堂不需要,苹果也不需要。」

简单来说,理想的思路是从产品、体验和技术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通过车型本身以及技术,来解决用户购车的顾虑——乘坐舒适性、更智能的多维交互与娱乐功能,来实现对竞品的降维打击

举个例子,如果说 2020 年小鹏的全场景语音技术领先了行业一个身位,那么时隔一年多后,理想不光补上了语音的短板,甚至推出了一个新的智能座舱空间蓝本:在语音之外,又融入了手势交互,塑造了空间三维交互体验。

这也说明,理想正努力将新造车的比拼焦点,从智能硬件军备竞赛,拉回到座舱空间的人车交互上。

这是消费市场最能感知到的部分,也是理想产品最着力的地方。

从理想 ONE 到 L8,理想在家用 6 座车市场上卷了三年,而从 L7 开始,理想正式卷入 5 座 SUV 市场。

这是国内市场规模最大的细分市场,即便聚焦到中大型 SUV 这一细分市场,69.35 万辆(2022 年销量)的市场容量也很可观。

理想的产品打法非常聪明,通过 L7、L8、L9 的不同价格覆盖,构建一条产品线和一张产品网。

以理想 L7、L8 为例,两者最大的区别仅在于座椅的数量,L7 的用户趋向于三/两口之家,L8 的用户主要是二胎,或者三代同堂的家庭。

简单理解,中国 20 万元以上的汽车市场有 89% 是家庭用户,理想的产品逻辑就是,从上到下覆盖不同的家庭。

从销量表现来看,如今理想「家庭」的标签,已经成功地植入到目标人群心智。

毕竟,对大众消费者来说,一款销量足够高的车,具备更强的吸引力。

这也就是为什么新势力 SUV 销冠理想,如今开始以周为单位更新自己的销量排行榜。

从研究需求到产品定义,理想建立了一套方法论,但距其所期待的「智能家庭用车」标签,还尚未在用户心智中成形,这也是理想在下一个阶段需要补齐的短板。

02、Mind GPT、通勤 NOA,产品转型迈入「AI 新时代」

为了提升智能化的能力,李想曾表示,力争在 2023 年赶上行业头部,要分两步走。

  • 第一步:打造像人一样学习和思考、像人一样表达和互动的「理想同学」;

  • 第二步:开放无图城市 NOA,以及不挑路段的通勤 NOA。

先看第一步。

作为一款自研的语音引擎,理想同学将全面迭代升级,核心目标是像人一样主动地感知环境、感知人;像人一样去学习、认知、推理和记忆,做到像人一样去思考、表达和互动。

具体从三个方向入手:

(1)先用覆盖全车多音区的数字硅麦、3D ToF 摄像头、IR 传感器的硬件,提升理想同学的感知能力;

(2)接着进行多模态感知数据交互,提升理想同学的「耳眼脑」并用能力,这背后包括视觉感知技术、人声分离算法和语音感知算法;

(3)最后引入 Mind GPT 大模型,可以随时变成一位走遍世界的伴侣型「老师」,专业用车「管家」,教画画和编程的「专家」。

可以看出,理想正在摒弃直接将冰箱、多屏彩电等搬到车内的座舱模式,而是从人机深度交互出发打磨座舱体验。

这是 AI 大模型风起时,理想的一次新尝试。

但最能体现理想对 AI 的追求,恐怕是积极扩张的城市智能驾驶

在 2022 年「高速 NOA」已经进入量产元年的背景下,今年部分业内领先企业将陆续推出城区 NOA,小鹏、华为接连宣布了「百城计划」。

理想自然不甘掉队:不仅要在年底覆盖 100 座城市,本月也会向北京和上海的内测用户交付不依赖高精地图的城市 NOA 功能。

在今年 4 月上海车展上,理想汽车智能驾驶副总裁郎咸朋已经介绍了理想城市 NOA 背后采用的大模型算法:

静态 BEV 网络算法,动态 BEV 网络算法以及 Occupancy 网络算法,并使用 NeRF 技术增强 Occupancy 网络算法使之实现更高的精度和细节。

不过,由于城市道路入口跨度大、且通行车辆多,传感器的视野容易被遮挡,导致车端感知结果会丢失一些局部信息。

针对这种情况,理想的做法是自研神经先验网络,简称为 NPN 网络(NeuralPriorNet,神经先验网络)

郎咸朋表示,通过这一网络,可以在复杂路口提前进行 NPN 特征提取和存储。

当车辆再次行驶到路口时,可以将之前提取的 NPN 特征拿出来,与车端感知大模型 BEV 特征层融合,得到更好的感知结果。随着 NPN 特征在云端大模型持续自动化生成,城市 NOA 的可用范围也将不断扩展。

同时,理想通过大量学习人类司机在真实路口应对信号灯变化的行为,训练了 TrafficIntentionNet(TIN,信号灯意图模型),摆脱了对地图规则的依赖,以应对全国各地各类形态的信号灯样式。

简单理解,TIN 网络的训练数据就是基于驾驶员通过这个路口的视频+刹车油门开合度和方向盘转角数据,目前理想内部团队已经从 6 亿公里的训练样本提炼了大量驾驶员通行路口的数据,并实现了完全自动化标注。

总体来看,理想城市 NOA 技术架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点:

  • 使用 NPN 特征和 TIN 网络增强 BEV 大模型,做到摆脱高精地图、识别万物;

  • 使用模仿学习让规控算法做出更加拟人的决策;

  • 全自动、全闭环的训练平台支撑大模型持续进化。

在不断推进城市 NOA 落地的同时,理想还发布了通勤 NOA,用户可以自己设定一条通勤路线,通过自车学习 NPN 特征,学成之后就可以在上下班路线上使用 NOA 功能。

简单的路段,一周时间便可完成训练,复杂的路段需要两到三周,训练完成即可激活相应路段的 NOA 功能。

不难想象,通勤 NOA 的启动,将在很大程度上调动理想车主的积极性。

随着越来越多车主加入训练通勤 NOA 的队伍当中,理想自建的 NPN 网络的覆盖面也将快速扩大,进而加快理想城市 NOA 的普及。

03、纯电 MPV 有 7/8 座版本,抢滩登陆纯电市场新高地

纵观理想在产品层面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三个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理想 ONE 帮助理想完成了从 0 到 1 的发展阶段,其爆款案例也为理想之后的车型打了一个样。

第二阶段:在过去一年,理想 L 系列三款车型相继发布,不仅初步完成产品和供应链等方面的体系化,产品力优先聚焦在消费市场最能感知到的部分,强化「家庭」的核心卖点。

第三阶段:迈入 AI 时代,向一家人工智能公司转变,理想 AD Max 3.0、城市 NOA 和 Mind GPT 的落地,理想的产品力正在切换到新的赛道。

某种程度上,三个不同阶段的背后,更像是理想为了应对「智能电动车三年(2023-2025)淘汰赛」所做出的举措。

当然,为了攫取更为充分的市场,理想还将在年底推出首款纯电车型——MEGA,理想称其为「超级旗舰」,豪华舒适性超过任何一款 L 系列,售价预计超过 50 万元

「MGEA 有七座版和八座版,八座也能实现 VIP 座椅所有的功能和舒适性。八座版是为我自己特别研发的」,李想也在社交平台透露关于 MGEA 车型的部分细节。

从去年到今年,新能源对传统燃油车渐成围攻之势,几乎所有品类均有新能源车型的销量挺进前三甚至拿下第一,但高端 MPV 似乎有点「不合群」——单价高、品牌格局稳定,且常年由封神的埃尔法「霸榜」,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既然是一个「小且难」的细分市场,理想为什么要把首款纯电产品押注在 MPV 赛道?

从市场、品牌定位两个角度来说,或许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首先,高端 MPV 是厮杀异常激烈的战场,因其战略地位至关重要。

无论哪家品牌,只要拿下高端 MPV 这一细分领域,就相当于拿下「产品价格高,客户净值高」的品牌优势,形成含金量极高的口碑,继而对同品牌其他品类形成俯冲,一举在乘用车市场夺下高地,丰田埃尔法是其中典型的例子之一。

其次,无论是大型轿车,还是全尺寸 SUV,座舱空间的发挥始终难以大展拳脚,而 MPV 最大的使用场景就是家庭,加上理想坚持为家庭用户造车,自然需要一款 MPV 车型将「智能家庭用车」的标签最大化。

理想 MEGA 谍照(图源网络)

借用科技手段和对家庭用户的关怀,将理想 MGEA 的威慑力最大化,以实现对传统豪华市场的颠覆,这或许是理想放话将 MGEA 打造成 50 万以上所有乘用车销量第一的底气所在。

从这样的状态不难看出,理想在极力将人工智能与传统汽车制造业融合在一起,而不应该简单地用传统车企的标尺来衡量理想。

在今年 3 月的春季媒体沟通会上,李想公布了理想的目标计划:

  • 在 2027 年占据 20 万元以上乘用车市场 35%的份额;

  • 在 2030 年成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与特斯拉和苹果一同竞争。

如果说 L 系列车型博得市场认可,是「家用定位」的功劳,那么即将到来的 MGEA 将更多的体现科技的力量,车子仅仅是躯壳,人工智能才是理想未来最大的竞争力。

就目前的行业状态来看,在车载空间、辅助驾驶等领域最先引入「大模型」的并不是理想,但在产业化层面,理想是做的最优的一家车企之一。

优秀的产业化能力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也为理想运用科技革新汽车行业创造了可能。

理想 MGEA 能否问鼎 50 万以上销量冠军,仅仅是这场行业竞赛的开胃菜而已,相信用不了多久,「人工智能」将成为汽车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汽车之心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205169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6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大牛作者

汽车之心

微信公号Auto-Bit。汽车之心是一家专注智能汽车与自动驾驶的媒体和知识服务平台,定位于推动汽车与科技的融合。我们的团队由一群热爱汽车与新技术的资深媒体人、产品人与自动驾驶行业从业者组成。欢迎添加微信号autobitxyz给我们提意见。

  • 928
    文章
  • 46510
    获赞
阅读更多文章
热文榜
日排行
周排行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