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的反应,总会为企业财报做出生动且隐晦的注解,比如今年Q2的小鹏。
美东时间8月23日,小鹏汽车于美股盘前发布了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二季度小鹏营收74.5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52%,亏损17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16%。当日开盘小鹏汽车跌约6%。
这份财报对小鹏来说颇为重要。
在财报发布之前的8月10日,宁波高架桥上的一起事故,把小鹏汽车以及自动驾驶安全话题一同推上了风口浪尖,对以自动驾驶为标榜的小鹏的智能化品牌形象造成重创。
被诸多车主诟病,舆论余波未散,对于二级市场,小鹏也许需要用一张漂亮的成绩单,来提振信心。但结果显然有些不尽如人意,反而加剧了企业的危机,增收不增利、销售开支逐年增加、亏损超出市场预期......小鹏汽车似乎已深陷困局之中。
“赔本生意”能否拯救小鹏?
财报中,同比数据往往能够反映出业务的变化情况。从经营数据来看,小鹏汽车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97.7%,净亏损同比扩大126%。
一边营收数据亮眼,只看前者的话小鹏似乎风光无限。但另一边净亏损又比较吓人,更像是小鹏带来了一场“虚假的繁荣”。
实际上,小鹏汽车向市场亮出了两个明确的信号:第一,P7的精准定位下,小鹏确实吃到了新能源市场增长的红利;第二,在P7销量占比已接近一半的情况,亏损仍然同比扩大,小鹏汽车面临的盈利难题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难以解决。在接下来的半年中,市场可能更应该关注公司的盈利能力。
继续剖析亏损,可以发现其原因在于:
一方面,汇兑损失使得二季度小鹏净亏9.38亿元,小鹏汽车曾特别解释,汇兑损失是出于会计处理技术性原因。并称,“这对公司持有的境内外现金没有实质影响。”
另一方面,则是由小鹏毛利下降及经营费用增加所致。
从毛利来看,小鹏汽车的主要在售车型主要分布在30万以下的价格带,整车毛利率在蔚小理三家中是最低的,蔚来和理想的毛利率均在20%左右,而小鹏的汽车销售毛利率只有10%左右,相差近一倍。
而且毛利率有继续下降的趋势,2022年Q2,小鹏汽车的毛利率环比下降1.3个百分点至10.9%。
虽然毛利率下跌1%,幅度不大,但重要的是关注趋势,因为毛利率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公司的经营能力,如果有持续的下滑,就十分值得警惕了。
事实上,供应链成本是毛利率提升的一大障碍,一个如何解决芯片问题,另外就是动力电池成本问题。
去年业绩会上,何小鹏就曾经表示,交付困难,很大程度是因为动力电池不足。今年二季度的一个特殊情况是,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导致电池涨价,给小鹏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这暴露出一个问题,在产业端,小鹏相较于特斯拉、比亚迪,在动力电池供应的产业链条上可能还是缺乏话语权。
电池行业产能不足,成本上升时,这个问题也会更加明显,小鹏汽车会显得更加弱势。最为明显的迹象是,小鹏汽车的电池供应商中,第一梯队宁德时代的电池供应占比自去年开始显著下降。
在经营费用上,小鹏研发销售、行政开支增长明显、销售渠道投入成本增加。在二季度小鹏销售网络扩大与相关人员成本以及特许经营店销售佣金增加,一般及行政开支等同比增长61.5%至16.65亿元。另外,研发开支同比增长46.5%至12.65亿元。
实际上,小鹏此前或许也有考虑到费用的问题。
今年4月上旬,就传出了小鹏“裁员”应届生的消息。据财经杂志,一位收到小鹏汽车offer的应届生去年和小鹏汽车约定今年2月入职,但春节后人力资源部门以内部调整为由,一直拖延办理入职的流程。在他放弃其他公司岗位后,今年4月份才接到了小鹏汽车的解约通知。
5月又有网民在新浪微博上发文曝小鹏汽车毁约2022届应届生,也有媒体就此事发布文章《毕业即失业!曝小鹏汽车单方面毁约20余名应届生》,后小鹏汽车针对“解约20余名应届生”作出回应,称由于部分部门岗位调整与绩效优化,涉及了少量应届毕业生岗位调整,会继续沟通,妥善处理。
任正非所提到的寒气,实际上早已从小鹏身上,传导到了最末层应聘的应届生。
成败辅助驾驶,“销冠”亦有隐忧
新能源汽车目前尚未完全成熟,主要靠智能化、科技化元素为其产品价值“撑腰”,而智能化、科技化的重心则是源于自动驾驶技术的含金程度。
在国内的造车新势力中,智能化一直是小鹏最大的标签,并且宣称自己最早实现了自动驾驶的全栈自研。
据天眼查专业版APP显示,小鹏汽车招聘职位也确实以技术岗位居多,但技术水平到底如何?还是靠8月的这起事故,才揭开了小鹏汽车自动驾驶的面纱。
此次发生事故的小鹏P7是其旗舰车型,对标的是 Model 3,配备的摄像头、毫米波雷达不仅在数量上比Model 3要多,功能也更出色。 但其宣称的豪华配置似乎也无法拯救事故中丧生的不幸之人。
实际上,在此之前已有多位车主对小鹏汽车的自动驾驶技术提出质疑。
今年7月,小鹏P7的另外一名车主表示,自己在一次行驶中突然打滑撞了护栏,但出事后车辆的安全气囊并没有弹出。小鹏汽车彼时的答复是“撞击力度未达要求”。
半年前,湖南岳阳一位小鹏P7车主,在开启辅助驾驶功能的状态下,撞上一辆前方横停的侧翻车辆,小鹏P7没有任何报警和减速,径直撞了上去,但幸好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或许小鹏的自动驾驶技术确实在国内造车新势力中较为领先,但这仍然无法掩盖自动驾驶技术尚未成熟的事实。而以自动驾驶技术领先为标榜的小鹏,潜意识中或许也给了小鹏车主过度的自信,使其过于依赖所谓更加领先的小鹏自动驾驶技术,最终导致惨剧的出现。
在谈擎说AI看来,小鹏汽车表面上对于自家自动驾驶技术非常自信,暗地里其实非常清楚自身技术的真正水平与实际价值。
今年小鹏汽车旗下车型价格和配置重大调整,其中最大的变动就是来自NGP(包含P5的E/E+/P版本车型和P7的E/E+版本车型)的标配。
这和同样以自动驾驶技术为傲的特斯拉相比,走向了完全相反的路径。
前几天,马斯克在社交平台再次表示,该公司的全自动驾驶系统(FSD)在北美的售价将上调25%。这是该系统在今年的第二次涨价。马斯克表示,在FSD Beta10.69.2版系统广泛发布后,FSD在北美的价格将于9月5日涨至1.5万美元。
需要说明的是,高阶智能驾驶目前落地的确实不多,也只有高阶驾驶做得好的才敢收费。更有甚者,也可以如特斯拉这般持续涨价。
毕竟目前自动驾驶技术实用性仍然不高,只在部分较为简单的场景下具备可行性,做不好的话性价比很低,就很难收费。
曾有体验过小鹏汽车的资深自动驾驶人士表示:“现在的自动驾驶还不能做到完全无人,除了图个新鲜之外,现阶段其主要意义就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节省驾驶员的驾驶精力,提高驾驶效率。真正好用的自动驾驶技术体现在两点,一点是减少实际动作接管,一点是减少注意力接管。
实际动作接管就是尽量少的手和脚接管,比如在车遇到无法处理的场景时,会提示驾驶员接管方向盘、油门、刹车。注意力接管就是自动驾驶的行为超出驾驶员预期,从而引起了驾驶员警觉,形成了注意力接管。”
在谈擎说AI看来,不管是实际动作接管,还是注意力接管,背后最终指向的是过于激进以及过于保守的自动驾驶策略,最终考验的不只是新能源车企的技术能力问题,更是技术调校能力。
比如保守的自动驾驶策略下,原本辅助驾驶系统想要变道超车,结果变道一半之后发现后车加速或者车流太多,最终又放弃变道。如果这样的情况比较频繁的话,不仅难以节省驾驶精力,而且降低行车效率,让人很烦燥。
如果是太激进的自动驾驶策略的话,经常会有一些冲动的操作,对于驾驶员来说是很刺激的体验,但也比较吓人,让人不得不主动接管。
当然,这些问题背后不止是调校能力,也要看算力、算法、感知能力。但从最底层来看,自动驾驶的使用一定是以安全为底线的,这也是小鹏汽车这起事故备受关注之所在:踏破了安全的底线。
无论是“送权益”,还是大幅降价,小鹏汽车背后或许也有提振销量的意图在内,至少能够保住“销冠”这一名头。只不过有的车企的自动驾驶技术越卖越贵,有的卖着卖着变成了标配。
二级市场来看,截至8月26日,小鹏的最新总市值已降至1271亿港元,较年内最高跌去近2000亿港元。
从各个维度上,小鹏似乎已经进入了一个低谷期。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谈擎说AI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183467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