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汽车经销商的日子并不好过。
交付遇冷,经销商成本压力激增,使得不少品牌的经销商面临着巨大的现金流压力。市场中,一些二线豪华品牌经销商开始退网。
“来店里看车的人不如以前多了,月成交量也只有个位数,但该拿的成本却不能少,光日常店面运营成本就要大几十万。”一位经销商表示入网十多年来今年的经营压力最大。
汽车行业逃不过周期定律,下行周期叠加线下活动受限,经销商现金流压力骤增。
短期来看,经销商承压是汽车产销、供需之间的适应,汽车市场需求走弱,过剩的供给必然会经历一个调整的过程。长期来看,汽车行业也需要探索新的汽车流通方式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当数字化成为一种跨行业共识,汽车流通产业数字化成为了资本关注的一个方向。卖好车、灿谷好车、卖车通等数字化流通平台的崛起,也为汽车流通带来新的想象力。
汽车数字化流通平台的“金融敲门砖”
汽车产业有很强的技术壁垒、生态壁垒,这样的特性导致产业本身其实不够开放。
比如主机厂都有固定的供应链企业,有各自的流通体系。如何切入这个庞大的产业体系,是卖好车、灿谷好车和卖车通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卖好车选择的路径是,通过数字化、精细化管理的仓网,解决b商家们车源渠道的稳定性问题,满足二、三级经销商的车源、金融需求,来切入汽车行业做数字化。
与卖好车相比,灿谷好车的“含金融率”更高一些,解决车源问题之外,与经销商合作的汽车贷款促成服务,也是灿谷好车的主要业务之一。
卖车通则是背靠懂车帝和字节跳动两大媒体平台,为汽车经销商和购车方提供交易服务、金融服务。用户付款后会安排送货上门服务。相比卖好车和灿谷好车,卖车通更加电商化。
三种不同的路径,有一个共同点:金融服务。
为什么从金融切入?因为产业端汽车流通中,无论模式再怎么变化,金融始终处在一个中心的位置。
先来看两组数据。首先是千人汽车保有量数据。
工信部数据显示,2012年到2021年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从89辆提高到208辆,汽车保有量进一步提升。不过对比美国千人790辆看似还有很大差距,汽车消费似乎还有很大空间。
其次是贷款比例数据。
根据汽车之家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3年,中国消费者贷款购车的比例从最初开始9.3%提升至17.4%。最近几年,购车者年轻化的趋势明显,到了今年,80后消费者贷款购车比例高达43.9%。
也就是说,汽车市场中的新增长,高度依赖金融工具释放新消费需求。金融,成为汽车数字化平台进入产业大门的“敲门砖”。
比如,灿谷好车、卖车通选择从贷款促成服务切入,是因为一方面能够与经销商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也能为积累主机厂资源做铺垫,从而寻求稳定的车源供给。
事实上,不仅是销售端依赖金融,流通端也有庞大的金融服务需求。
在B端,汽车商品在主机厂、一级经销商(4S店)二级经销商(汽贸)之间的流通,也同样有大量的金融需求诞生,因为虽然一级经销商体量更大有资金实力,但二级汽贸实力不强,也同样需要ToB的金融服务。
而这一点,也正是卖好车通过汽贸等二级经销端进入市场的切入点。
“敲门砖”虽然有了,但要真正打开汽车流通的大门,依旧得过4S店这个槛儿。
事实上,当下的中国汽车市场,虽然保有量仍有提升空间,但市场增量却并不多,目前市场上主要的增量主要是换购需求。
这意味一件事:存量市场,汽车主机厂对传统的4S店经销体系依赖可能会更深。
这与几十年来4S经销体系下,主机厂汽车销量增长的方式有关。
一方面,经销商与主机厂利益绑定足够深。比如,某主机厂商疫情期间拿出百万资金帮助经销商过渡,而主机厂也会直接对大型经销集团直接或间接参股。另一方面,维系购车者和4S店关系的是是新车销售和售后服务,而维系4S店与主机厂的纽带其实核心也是金融。
对于主机厂来说,金融是挖掘新需求的有效手段,金融盈利一直都是汽车分销的主力营收来源之一,其次是新车销售分成、任务提点以及后市场。
比如,对于大多数汽车品牌的特许经销商(一级经销商)来说,裸车单车的销售利润其实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高。部分豪华车的返利在10%-12%个点,但大多数自主品牌的主力车型净利润不超过1万元。
以一款10万元左右售价的新车来说,金融机构返利、挂牌费、保险返利、后市场服务比如加装周边产品等收入可能会占到新车销售利润的50%以上。这样的盈利结构要求4S店必须卖出更多车,以数量换取利润,从而促成主机厂销量增长。
那么,换购需求成为市场主力增量之后,4S店反而变得更加重要了,因为对于大多数老车主来说,去4S店成为了一种常态,这意味着低频的汽车销售有了粘性,换购大多数也会发生在4S店。
也就是说,在未来的市场增长中,二级汽贸能够提供增量空间有限,灿谷好车、卖好车们,需要为主机厂商带来新的价值点。
发掘价值点的机会和挑战:周转效率、估值
汽车消费常常伴随着金融服务,不仅是对于C端的金融服务,对于B来说也同样依赖金融工具。因此,汽车销售之前不只是商品,也同样是资产,汽车流通的本质,不仅仅是人货关系匹配,也同样是汽车商品资产化流通。
传统的4S经销体系是一个非常依赖资产交易效率的流通体系。
比如,某合资品牌的4S店卖的一款冷门车型正常利润为1.8万,但该车实际销售降价则是2万元,优惠完价格甚至还会赔钱卖,不是经销商不想赚钱,而是为了让这部分资金流动。
因为车作为重资产商品,购买决策到交付的链条太长,再加上金融资产属性,所以资金流承压之后,整个新车销售的流通链条的抗风险能力其实并不强。
在资产化的流通中,4S经销体系的核心作用之一就是能够产生稳定持续的现金流。而现金流收益的大小,则取决于汽车品牌的溢价、车型溢价(比如加价提车)、以及金融资产的交易效率。比如,从下订到交车能不能从一周缩短至三天?二级、三级经销商资金周转时间能不能进一步缩短?
数字化的流通,显然能够加速这个过程。这也是4S经销体系之外,数字化汽车流通平台对行业最大的价值。
首先是资产数据化之后的周转效率提升。
通过RFID、区块链等物联网技术,把流通过程中的每一台车辆数据化,比如产品出厂合格信息、生产工厂、生产线编号等信息通过区块技术打包成数字资产,只要与银行打通数据层就能实现快速资产评估,进而达成更快的实现银行授信,加快资产周转的效率。
其次是车辆仓储管理效率提升。
数字化的管理能把车辆管理做到颗粒度更细化,比如详细到车架号、发动机号,实时位置信息、运损车辆的快速处理等,本质上用技术手段解决了流通管理的问题。
从事实上来看,车企前向一体化战略下,对经销渠道控制和影响的重要性,使得4S经销体系并不会短时间内被取缔,主机厂显然更希望几十年投入了巨量的沉没成本的4S经销体系能够发挥更大的价值。
这也就意味着,卖好车、灿谷好车和卖车通要想真正崛起,一方面需要有金融业务,作为市场流通的主线,另一方面,又必须摆脱对金融业务的路径依赖,避免和主机厂“抢食”金融蛋糕,找到技术变现的路径。业内头部公司也开始在新的业务点上发力,今年6月份, “灿谷好车”APP正式上线,面向全国汽车经销商提供包含车辆销售、寻车、仓储、物流、金融、保险等在内的一站式服务。
用技术赋能提升产业链条周转效率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机会,但长期来看,金融之外的技术变现的路径下,数字化平台的估值可能会受限。
从资本市场的反馈来看,一级市场中对“含技术量”比较高的B2B数字化平台态度依旧不明显。天眼查APP融资信息显示,卖好车此前已经经过数轮融资,2020年4月份C轮融资超过1.4亿元,公开信息渠道并未获取到其他最新融资消息。
从估值的基本逻辑来看,未来汽车流通数字化平台的估值可能更偏向于“产业链企业估值”,而非“科技企业估值。”这可能意味着未来的估值上限并不高。
科技赛道的高估值有三个重要的前提。
在技术、底层逻辑上是不是有公认的,明确的定义。2现有的行业中是不是存在混乱。3、赛道价值空间究竟有多大。
比如,互联网行业中元宇宙企业的估值水平就很高,这是因为,WeB3.0技术有明确的定义,且元宇宙在技术上并非不可实现;当下互联网行业壁垒丛生,大公司垄断导致创新不足(行业混乱);赛道价值空间大(重构互联网商业)。
从这个维度来看,汽车流通数字化平台的估值并不完全符合这样的逻辑。
技术上,数字化的底层逻辑上成立的、公认的且有明确定义;汽车行业中虽然有混乱,但数字化在流通过程中的作用是提效,且汽车流通有成熟的体系;汽车赛道价值很大,但金融之外的平台变现空间其实不大,主机厂、经销商为数字化付费的意愿依旧有待观察。
事实上,汽车流通平台更倾向于“供应链估值”,这类估值更考虑实际成交业务规模,比如主要业务营收规模、经销渠道市场份额占比、主机厂未来付费空间等因素。
效率是数字化带给汽车流通的变革的一次机遇,未来传统车企的商业模式里数字化必然有一席之地,不过,数字化也并非万能,在汽车产业这样一个封闭的生态中,新能源主机厂也大都选择自建渠道,留给后来者的机会可能已经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