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大牛说
  3. 宣传视频“撞衫”19元素材,富士康距拿下Apple Car订单还差多远?

宣传视频“撞衫”19元素材,富士康距拿下Apple Car订单还差多远?

近日,鸿海科技集团官网出现了一段疑似富士康纯电动新车的预告视频,该视频仅有8秒,有媒体将其解读为富士康要发布一款对标特斯拉Model 3的全新车型。而官方并没有说明该预告视频究竟是否是新车造型的预告。

不过十分尴尬的是,有网友发现这段视频与某网站在售的素材高度一致,而该素材的售价仅为19元。对此有不少网友表示,富士康的宣传片有些敷衍了。

造车是最近几年的热潮。各行各业都来尝试,富士康在汽车行业也布局了多年。众所周知,富士康是一家进入全球500强的代工企业。而在汽车新能源革命的浪潮下,汽车制造行业面临重塑,富士康看到了跻身汽车代工行业巨头的机会。

造车热潮中,一些车企沦落为代工厂时,而“代工皇帝”富士康却逆势而为,选择自己造车,但富士康的实力能否配得上这份野心呢?

宣传视频翻车背后的深层原因

作为一家世界500强的代工企业,富士康尽管布局造车已有16年,但真正表明造车的决心还是在去年。

宣传视频“撞衫”19元素材,富士康距拿下Apple Car订单还差多远?

“汽车不过是四个轮子的iPhone,我们既然能造iPhone,为什么不能造电动车?”这句话曾被视为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的造车宣言。

随后,富士康正式发布纯电动汽车品牌——Foxtron,同时带来中型SUV Model C、中大型轿车Model E以及电动大巴Model T等三款全新电动车型。郭台铭还在71岁生日当天亲自驾驶Model E,足见富士康对这款车的重视程度。

然而,从预告视频翻车这件事来看,富士康或许低估了造车和汽车代工之间的差别,在谈擎说AI看来,这个预告视频犯了两个错误。

首先,富士康已经下定了造车的决心,并且发布了三款车型。在这个前提下,任何有关汽车造型的官方视频都有可能引起业界的各种猜测。

虽然鸿海科技官方并没有表示视频中所展示为新车造型,可能只是官网背景界面的一次焕新。但既然已经宣布要造车,并且发布了三款车型,许多人肯定对新车有了期待,这种情况下更换背景视频应当谨慎,避免引起大家误会。

其次,作为官网背景页面,所采用视频素材值多少钱其实不太重要,关键是应当保证素材独家所有权和原创性。毕竟官网内容代表品牌形象,应该专属于自己的品牌,雷同的素材出现在其它网站,意味着随时可能被其它客户购买和采用,一方面被发现雷同十分尴尬,另一方面将来也会有发生侵权纠纷的风险。

窥一斑知全豹,品牌官网是塑造和提升品牌和企业形象的线上展台,也是让用户感知产品的权威触点,关乎产品的内容更新是应该给予充分重视,在如此重要的细节上出现疏忽,可能暴露出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

事实上,富士康从一家代工企业进军造车,是一种相当大的跨越。在预告视频上的疏忽,其实是缺少C端用户思维所导致。

从手机代工到汽车代工,富士康做的都是B端业务,而成立Foxtron品牌以后,就意味着富士康要开始处理C端业务。从预告视频雷同这件不大不小的事来看,富士康在C端业务上的经验确实相对薄弱,在产品的营销经验方面可能存在短板,这是预告视频翻车的根本原因。

正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在燃油车时代,传统车企通过经销商卖车,营销上的欠缺并不致命,但对于一家想要在当今的电动车行业中分一块蛋糕的车企来说,在营销上就没做好,势必会影响将来的产品竞争力。

经验略显单薄的行业老兵

富士康入局汽车行业始于2005年,按年头来算已经是个行业老兵了,但从营销上暴露出的短板来看,即便是富士康造车历史悠久,但是依旧像是初出茅庐的新兵蛋子。

2005年,富士康以3.5亿元拿下台湾安泰电业100%股权,从此,富士康正式涉足电瓶线、倒车雷达及智能设备等车用电子用品的制造,业务开始向汽车代工拓展。安泰电业是台湾四大汽车线束厂之一,富士康将其收入麾下其实是一个很不错的开端。

2010年,富士康接下特斯拉供应链的订单,为后者生产中控触摸屏、连接器等汽车部件,3年后富士康又拿下了梅赛德斯奔驰和宝马等车企的订单,这给了富士康在汽车行业更进一步的底气。

但接下来富士康开始跟风,趟了两次行业的浑水。

第一次趟浑水是在2014年,彼时共享汽车成为热门赛道,富士康与北汽新能源共同组建北京恒誉新能源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并在电动汽车租赁、分时租赁、电动出租车等业务上展开合作。4个月后GreenGo绿狗租车项目落地,董事长郭台铭非常有信心地表示,“希望将其打造成国内最大的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公司。”

但当时的共享汽车过于超前,取还车的车位、充电桩等基础设施都没有,还要跟停车场运营方合作,就像现在热炒的元宇宙,想象很美好,但VR技术和设备都远未成熟,终究无法为用户带来好的体验。

据消息显示,由于2016年和2017年两年亏损额达6459万元。2020年1月16日,绿狗租车宣布向用户退押金,富士康的租车项目折戟。

第二趟浑水,2014年富士康以6亿港元认购和谐汽车10%的股份,成为后者的第二大股东。次年腾讯、富士康、和谐汽车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和谐富腾”新造车品牌。

在和谐富腾旗下,共有FMC和爱车公司两个项目,这也是拜腾汽车和爱驰汽车的前身。富士康在和谐富腾的项目中定位为汽车项目生产制造方,这意味着富士康正式进军新能源造车行业。

但好景不长,组建和谐富腾的三家企业相处起来反而“不和谐”。2016年11月,由于三家公司造车理念不合,富士康宣布将退出和谐富腾,并表示不再投资汽车整车项目。此后,拜腾汽车则因资金问题即将破产,富士康联手吉利进场,将悬崖边的拜腾拉回生死线。

据天眼查显示,拜腾汽车在去年1月6日又获得了富士康的战略投资。去年有报道称,由于拜腾内部股东复杂的博弈以及拜腾公司的运行问题,新股东富士康正考虑撤资,这可能意味着双方的合作将无疾而终。

宣传视频“撞衫”19元素材,富士康距拿下Apple Car订单还差多远?

从富士康最初参与组建和谐富腾,到推出三方合作,而后再入股拜腾,可以发现富士康希望掌握对车企更多的控制权,也在这家企业上投注了不少时间和金钱,但强扭的瓜就是不甜,富士康最终选择撒手而去。

比较可惜的是,富士康第一次尝试造新能源汽车,其实是入局造车的最佳时机。此时特斯拉刚进入国内市场,蔚小理等新造车势力在同时期相继成立,现在这几家造车企业已经成为新造车第一梯队,富士康却在这波成功率最高的新造车浪潮中站错了队伍。

2020年11月,富士康再次尝试造车,而这次富士康不愿意再为他人做嫁衣,母公司鸿海科技与裕隆合资成立鸿华先进(Foxtron),通过裕隆获得有造车经验的车厂——华创。富士康终于有了自己的造车厂,再也不用担心意见分歧,但是行业内如何评价呢?

马斯克曾对媒体直言,“与手机与智能手表相比,汽车非常复杂。就像你不能去找富士康这样的供应商说,给我造辆车。”

“汽车不过是四个轮子的iPhone,我们既然能造iPhone,为什么不能造电动车?”董事长郭台铭的这句话似乎是对马斯克质疑的反驳,并且以Model开头命名了三款车型,马斯克得知被富士康蹭热度不知作何感想。那么,富士康的造车技术究竟如何呢?

据有关报道,富士康发布Model T车型的电池包布置方式比较落后,其电池包放在四个轮包位置,严重侵占了车辆内部空间。而目前宇通、比亚迪等纯电动公交产品早已舍弃这种设计,选择将电池包布置在底部和车辆顶部。

回顾富士康造车走过的路,会发现富士康在要不要亲自造车上前后表现并不一致。之前富士康之所以表态“不造车”,原因也不难理解。

一方面富士康从代工起家,将布局拓展到汽车行业后,最有胜算的当然还是代工,毕竟在手机代工方面富士康是有着丰富的经验。另一方面,就像“代工皇帝”麦格纳不造车一样,富士康想要拿更多车企的订单就要顾及车企的利益,在生产链和生产的终端两头吃,无异于“吃饭砸碗”。

谈擎说AI认为,对于是否亲自造车的纠结心理其实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富士康的造车计划,让富士康虽然入局很早,但真正拿出的成果却还落后于竞争对手,可谓“起大早赶晚集”。

广泛布局支撑的汽车平台,能否获得苹果的青睐?

在明确了造车计划后,富士康已经开始了多元布局,似乎要成为像比亚迪一样的车企。

2019年,富士康推出模块化纯电动平台MIH联盟,给业界提供开放的底盘平台,打造全新的电动车产业供应链。

在电池领域,去年9月鸿海宣布携手硕禾、荣炭与中钢碳素,加速电动车电池负极材料的开发。“电池的部分,我们锁定了磷酸锂铁电池以及固态电池的关键技术开发。”刘扬伟介绍道。

在自动驾驶方面,富士康布局的技术及产品包括自动驾驶雷达感测技术应用、激光雷达(LiDAR)产品,以及毫米波雷达应用。

种种迹象表明,富士康有野心成为汽车代工的巨头。刘扬伟对外表明计划:“到2025年,基于MIH平台打造的电动汽车抢占全球10%的市场份额;到2026年前,电动汽车相关业务每年贡献营收1万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2296亿元)。”

富士康之所以如此果断,另一方面,手机业务早已进入存量市场,新能源淘汰燃油车的背景下,造车前景广阔。在2018年的鸿海股东大会上,郭台铭感叹,“未来5年将是鸿海至关重要的转型期。”另一方面,毕竟之前趟过浑水,现在的目标自然也更加清晰了。

但即使在手机代工行业中有丰富的经验,在进入汽车代工行业后,富士康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这是因为造车行业受到新能源革命的影响,也正在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

首先,汽车代工平台不止一家,这依然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行业,富士康算是后发入场,面临来自同行的竞争压力。

早在5年前,吉利已开始SEA浩瀚纯电动汽车平台的研发,前期投入超过180亿元,已经覆盖7个品牌16款车型,去年量产的极氪001便基于此平台。

几个月前,比亚迪推出了其E3.0平台,王传福称自家E3.0平台为“下一代电动车的摇篮”,并宣布向行业开放共享。

谁都想成为汽车界的Android,MIH平台面对吉利、比亚迪等平台的竞争压力,想要抢占全球10%的市场份额,技术上起码不能落后。

另一方面,富士康还要面对新造车势力的竞争。

在2018年,国内政策端就对汽车行业的准入门槛“松口”了。发改委网站发布《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该文件规定新建纯电车企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情况下,在上两个年度累计销售3万辆纯电动乘用车或纯电动车累计销售额达到30亿元即可获得造车资质。

这意味着,政策许可下,卖得好的新势力车企会自建生产线,产能落后的代工厂则难以拿到优势车企的订单,这或许会导致订单大幅萎缩;另一方面,与弱势车企进行合作也难以提升代工的技术工艺,汽车代工行业正在显示出马太效应,弱势代工企业只能拿到低技术含量低毛利的部分零件的代工份额。

正因为汽车代工厂和品牌商能够互相成就,因此,已经宣布造车计划的苹果一直是很多代工厂争相抢夺的优质伙伴。据韩媒Korea IT News消息显示,现代企业集团去年曾得到苹果的青睐,这则传言让现代的股价上涨了将近20%。

富士康曾经以代工苹果手机引以为傲,是否能继续代工Apple Car呢?

目前来看,苹果并未明确表态要与哪一家代工厂商合作生产Apple Car,富士康、现代起亚等代工厂能做的就是一边继续做足基本功,一边等待。那么,富士康的汽车代工平台有多大胜算拿下苹果这家KA客户呢?

在以往富士康代工苹果手机的时候,其实出现过一些令苹果很不愉快的经历。

据有关媒体报道,2019年,隐藏了3年的富士康“黑产”案因“内鬼”举报浮出水面:

“一名台商与富士康郑州工厂的管理人员合作,把本应该被销毁的有缺陷的部件卖给涉案集团,涉案组织再进行二次加工或直接用缺陷部件组装成新的iPhone,然后以“中国生产基地生产的iPhone产品”为幌子,把这些手机卖给毫无防备的买家们。”

而郭台铭曾表示,在一家有100多万员工的公司,发生涉及少数员工的“不合理事件”并不奇怪。

谈擎说AI认为,内鬼丑闻反映出一个企业纪律不够言明,对领导层的管理有问题,且不说创新能力如何,一个团队如果连内部纪律都有问题,势必会影响骨干团队的向心力和企业竞争力,又如何在竞争如此激烈的造车行业立足?

写在最后:

针对汽车业务,刘扬伟曾在市场份额做出过两个承诺:

一,到2025年,全球5%的电动汽车将采用富士康的设计、部件、机械零件或软件;二,基于MIH平台打造的电动汽车占全球电动汽车的10%。

考虑到之前在手机代工业务中留下过污点,或许库克看到富士康如此宏大的目标后,内心潜台词反而可能是:放过我吧!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谈擎说AI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166409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40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