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大牛说
  3. 上海车展自动驾驶大爆发:百度8年磨一剑 科技巨头悉数追随入局

上海车展自动驾驶大爆发:百度8年磨一剑 科技巨头悉数追随入局

在国内,百度作为中国自动驾驶最先出发的企业,在 2013 年就启动了相关技术研发,那时候可以算得上是孤独的前行者。

而到了 2016-2017 年,国内自动驾驶领域热度骤升,而百度则在 2017 年的上海车展上推出了 Apollo 自动驾驶开放平台,希望打造一个开放的自动驾驶生态,赋能合作伙伴,该开放平台帮百度集结了一大批自动驾驶的同行者。

而在四年后,百度 Apollo 回到它的诞生地,同样是上海车展召开时,如今的中国自动驾驶发展状态早已今非昔比。

百度 Apollo 已经成长为国内自动驾驶综合实力的佼佼者,在各个细分领域也诞生了很多优秀的自动驾驶公司,包括华为、大疆在内的科技公司也都开始投入重金和团队研发自动驾驶。

百度 Apollo 不再是 8 年前那个孤独前行者,它正和它的一大帮同行者们,一起征服自动驾驶的「珠穆朗玛峰」。

1、华为、大疆引爆智能驾驶行业,背后的冷思考

在 2021 上海车展开幕前夕,各路智能电动车公司和科技企业争相亮相,特别是华为 ADS 高阶自动驾驶的路测视频吸引了众多眼球,无人机公司大疆也在车展前正式发布了「大疆车载」,引发行业关注。

整个智能驾驶行业好像一夜之间都群情激奋了,仿佛自动驾驶已然成为现实。

在这些热闹的背后,也不乏一些冷静的思考。

华为、大疆这些企业,以往都在各自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令人钦佩。

但也不得不承认,在自动驾驶领域,这些企业仍算是新晋入局者。

他们所展示的自动驾驶软硬件技术、Demo 方案以及数据层面的积累,其实都还需要汽车市场来进行验证。

汽车产业,开发周期长、测试验证要求严苛,产业链条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长足的积累,所以整个行业也在期待华为、大疆们释放出更多的技术实力。

就拿此次华为在其上海研究所周边道路展示的 ADS 自动驾驶路测表现来看,系统表现确实令人印象深刻。

但是行业内也有一种声音认为,华为选择的这段测试道路,是训练过无数次才达到了现在的效果,其中可能存在着过拟合的问题,也就是说当更换测试线路后,华为 ADS 可能不会有如此亮眼的表现。 

所以,华为 ADS 的能力是否果真能应对不同道路环境的挑战,还需要后续的实际验证。

另外,华为的 ADS 还装配了 3 颗激光雷达,对于消费级别的车型来说,确实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

就拿华为 ADS 首款量产车极狐阿尔法 S HI 版来说,其售价已经达到了 43 万人民币,也就意味着其自动驾驶套装售价接近 10 万人民币,这比特斯拉完全版本的 FSD 还要贵不少。

这套系统也许能吸引到狂热的技术爱好者,但对普罗大众来说,无疑是奢侈品。

当然,不仅仅是华为、大疆,还有很多跨界进入到自动驾驶领域的科技巨头,也同样要面临着后续更复杂的考验,百度 Apollo 也不例外,道阻且长。

不过,百度至少在自动驾驶领域已经重金投入了 8 年,是这个行业里的先行者。

2、新巨头争相入局,百度 Apollo 押中黄金赛道

华为、大疆们的入局,也间接证明着自动驾驶赛道的火热,以及巨头们纷纷看好这个行业。这无疑会推动整个行业的进化,其中每一个参与者都是受益者。 

而百度 Apollo 自 8 年前就开始布局这一领域,押注 AI,押注自动驾驶,也体现了这家公司在技术路线选择上具备前瞻性。

有了华为、大疆这些公司作为同行者,或许他们未来还能有机会产生合作。

百度 Apollo 自动驾驶在战略上是开放合作的,比如其自动驾驶开放平台已经积累了 210 家全球生态合作伙伴,汇聚全球开发者 5.5 万名,开源代码数 70 万行,不仅有自动驾驶,还有智能交通。

其实这一点和华为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策略是不谋而合的,华为也在和车企以及智能驾驶产业链上的公司展开大联合,通过自己的软硬件能力,赋能车企,帮助他们造好车。 

不过,在开放的基础之上,要论自动驾驶的综合实力,百度 Apollo 仍然是有优势的。 

为何这么说?

首先百度 Apollo 有先发优势,其在发展早期踩过无数的坑,摸着石头过河,在不断地试错,而且经历过多次的业务策略调整,才最终形成了现在的百度 Apollo。 

根据其在 2021 年上海车展上披露的信息,百度的 L4 级自动驾驶车辆在国内道路测试里程已经累积了近 1000 万公里,仿真模拟测试的里程突破 10 亿公里,500 多辆自动驾驶测试车在全国 30 座城市测试,其能经历的道路状况将不计其数。

(1)Robotaxi 的积累

总的来看,在 Robotaxi 方面,无论是从研发历史,还是车队规模、测试牌照数量,亦或是测试总里程,百度 Apollo 都已经处在了领先地位。

拿 2019 年美国加州的 DMV 自动驾驶脱离报告来说,百度 Apollo 的成绩位列全球提交报告的 60 家公司中的第一名,甚至还超越了 Waymo。

而在国内,在 2018、2019、2020 连续三年的北京自动驾驶路测报告中,百度 Apollo 成为在京投入测试车辆最多、测试里程最长的企业,三年累积的测试里程已达 201.92 万公里,占比超 91%。

不仅仅是单纯的路测,百度 Apollo 还推出了 Apollo Go 自动驾驶载人运营,在北京、长沙、沧州以及美国加州进行载人运营,而且已经拿到了当地的全无人驾驶测试牌照,意味着安全员将被拿掉。

就在今年的 4 月 13 日,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把全国首批夜间及特殊天气自动驾驶公开道路测试资质颁给了百度 Apollo。

这意味着百度 Apollo 的车辆可以率先去挑战早晚高峰、夜间、暴雨天行车等复杂情形,这对于其技术的历练是非常有益。

事实上,百度 Apollo 目前不仅在高阶的 L4 级自动驾驶领域有深厚布局,而且在可量产的自动驾驶方案上,也有成熟的 AVP 自主泊车方案已经在量产车上搭载。

而且,其基于 L4 级自动驾驶技术降维推出的 ANP 领航辅助驾驶也已经进入到「准量产状态」,关键是这套系统不采用激光雷达传感器,对标的是特斯拉的以视觉为主的方案。

(2)量产自动驾驶的争夺

ANP 领航辅助驾驶则隶属于百度 Apollo 「乐高式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中的「智驾」产品,这套方案中还有「智舱」、「智图」、「智云」三大产品。

所谓「乐高式」,意味着方案是灵活的,形式也是多样的,车企在和百度 Apollo 合作落地自动驾驶产品的过程中可以完全自主选择,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或者软硬件配套,「智驾」、「智舱」、「智图」、「智云」四大产品可以灵活组合。

目前,百度 Apollo 在这四大产品上也有很多落地成果,据其在上海车展披露的数据,Apollo 智舱产品已经拥有 70 多家车企合作伙伴,本届车展有超过65 款车型搭载了Apollo 的智舱。

而在「智图」产品方面,既包括导航地图也包括高精度地图,目前百度的「智图」已经获得了超过75%的车企客户的青睐。

而在「智云」层面,百度 Apollo 也在探索更好的落地方案,此次上海车展,百度 Apollo 与老朋友奇瑞汽车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将与其展开「乐高式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完整配套。

而在「智驾」产品上,百度 Apollo 在威马 W6 上量产的 AVP 自动泊车系统已经可以交付到消费者手中,这款车型据威马 CEO 沈晖介绍,订单量已经超过 6000 台。

这一次,百度 Apollo 还和广汽埃安北汽新能源福特中国等车企签署了合作,在「乐高式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上达成了合作。

据百度资深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经理李震宇透露,2021 下半年,百度 Apollo 自动驾驶将迎来量产高峰,每个月都会有一款新车上市。

另外,百度还与吉利合资成立了造车公司集度汽车,本届车展前,百度掌门人李彦宏还与吉利集团掌门人李书福秘密会面签署了重要合作。

所以在整车的软硬件集成上,百度也能在集度汽车上收获更在丰厚的经验。当然,后续百度 Apollo 的「乐高式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也可以在集度汽车上搭载。

无论是 Robotaxi,还是 AVP+ANP 的全域智能驾驶产品,亦或智能座舱、高精地图以及云端能力,百度 Apollo 都已经有了深厚布局。而在整车集成能力上,集度汽车的后续发展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3、激光雷达 PK 视觉路线

当下,行业最关键的还是推动自动驾驶的量产。

像 Robotaxi 模式,目前看来要实现商业化运作还有很多挑战。

根据李震宇的观点,2024 年将 Robotaxi 推向市场的前奏就会起来,到那时候无人驾驶的商业化就会更加有前途,能更加看得清晰。百度 Apollo 会坚定投入做 Robotaxi。 

另一方面,就像众多新兴车企一样,百度 Apollo 接下来会强推 AVP+ANP 这样的全域智能驾驶方案。

目前 AVP 方案已经落地,接下就是将 ANP 领航辅助驾驶推向真正量产,解决国人在城区通行过程中的自动驾驶难题。

根据百度 Apollo 的计划,今年年内,其 ANP 将会覆盖 20 个城市的城市道路与高速道路,2023 年前完成 100 城覆盖

而 ANP 则是一套主要依赖于视觉技术的自动驾驶方案,其和目前炒得火热的激光雷达方案形成了鲜明对比。 

近期,极狐阿尔法 S 和小鹏 P5 两款新车引发了行业的热议,因为其上搭载的激光雷达传感器广受关注。特别是阿尔法 S 华为定制版车型已经突破了 43 万人民币,这已经比原车价高出了近 10 万人民币,普通消费者基本无缘这一车型。

而目前小鹏 P5 的售价还未公布,但是因为装配了激光雷达,成本也不出意外将会增加,这些成本增加是否会让消费者买单,仍然是个未知数。

这两款车型后续表现如何,将直接说明激光雷达技术路线的自动驾驶是否能被普通消费者所接受。

而以特斯拉 FSD 和百度 ANP 这些以视觉为主的领航辅助驾驶,后续又会有什么样的市场表现呢,也很值得期待。 

仅从性价比来说,如果低成本的视觉技术方案能做到媲美激光雷达技术方案的效果,那无疑消费者会选择视觉技术方案。

4、L4 技术降维量产,10 万元国民车型也能搭载

在 Robotaxi 领域探索多年的百度 Apollo,最终选择了更落地和更低成本的视觉技术方案来做自动驾驶量产,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决策。 

按照李震宇的说法,其在 L4 级自动驾驶车型上,已经在尽可能将技术方案从依赖激光雷达转向更偏重视觉技术

比如现在百度 Apollo 的 Robotaxi 车顶只有一个低线束的激光雷达产品,这是不断扩大其视觉技术能力的结果。 

而这一结果也体现在了 ANP 领航辅助驾驶的量产上。 

百度 Apollo 在量产自动驾驶上,越来越和特斯拉相像,那就是偏视觉而不是重激光雷达。不过,马斯克更为激进,不但不想要激光雷达,连毫米波雷达都不想要了。

当然,是选激光雷达方案还是选视觉技术路线,并没有对错之分,这都是在成本、性价比、可量产性上权衡的结果。

但至少在目前看来,作为普通消费者,买得起、用得起,肯定还是优先低成本一些的视觉技术路线更有吸引力。

据百度 Apollo 透露,其 ANP 方案甚至可以在10 万元价位的燃油车上量产搭载,若真如此,那背后的增量市场将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汽车之心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145163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5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大牛作者

汽车之心

微信公号Auto-Bit。汽车之心是一家专注智能汽车与自动驾驶的媒体和知识服务平台,定位于推动汽车与科技的融合。我们的团队由一群热爱汽车与新技术的资深媒体人、产品人与自动驾驶行业从业者组成。欢迎添加微信号autobitxyz给我们提意见。

  • 928
    文章
  • 46501
    获赞
阅读更多文章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