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电动星球News
作者:蟹老板本人
北京,澄空间,小鹏 NGP 3000 公里远征媒体酒会,何小鹏一袭皮衣走上了舞台。
「自动驾驶的发展比我想像的要快,原本我们认为 2028 年才能实现更高等级的自动驾驶,但现在我们认为会提前到 2025 年以前。」他声音洪亮,端着酒杯向所有的来宾致意。
我在台下,看着他的意气风发,看着小鹏汽车发布的一系列 NGP 「吊打」特斯拉 NOA 的数据,看着他说要做到全球领先…..不由想起大概一小时前的那场小规模访谈,想起他说过的那些话:
「你可以讲小米汽车,我可以不答。」 「我现在比较少用手机(类比汽车)」、 「我从头到尾都建议雷总做汽车(包括没投资小鹏汽车的时候)」、 「我们哭的时候你不在场。」、 「别人的能力都不是能力」、 「首先他需要有一部电动车」、 「我们正在全面的考虑全球化的自动驾驶」 「好的创业企业,最后对于节奏都非常好,当然也有运气在。」
小米的高调入场造车,使这场访谈站在了风口浪尖。何小鹏是如何看待这样的竞争?什么是值得关注的思考与逻辑?小鹏的下一步又会怎样走?
以下,Enjoy!
一「我从头到尾都建议雷总做」
在访谈前闲聊时,我问何小鹏当天凌晨 4 时许发布的这条朋友圈:「人生很短,应多鼓起勇气,追求自己的精彩。我们要为勇敢者鼓掌,无论结果如何,当越来越多人这样之时,世界才会更灿烂。」问他当时是不是还没睡,跟雷军畅聊后发的。
他笑着说不是,是因为酒店空调太热,睡不着,就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
至于「畅聊」,「明天(再跟雷军)畅聊。」何小鹏说当天(31日)去了一趟上海,又回了北京,晚上除了 NGP 远征这个酒会,还有其他的工作安排。
进入正式访谈前,他突然狡黠一笑:「你可以讲小米汽车,我可以不答。」
虽然如此,我们还是问了:如果有小米汽车,跟小鹏汽车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他的口风很紧,给出的回答是这样的:「我觉得每一家企业都会在他自己的基因里去做最擅长跟有愿景的事情,我觉得这对客户是好事,非常好的事情。」随后又加了一句:「所以小米汽车的事情就问这一个问题。」
后来防御少了些,他多回答了一个关于小米造车的问题。
有媒体问,关于小米造车,雷军是怎么跟他沟通的。何小鹏说,「打电话聊天。挺好的,我从头到尾都建议雷总做。」再被追问「从头是从他刚投资的时候开始?」时,他补充说:「没投资(开始)。」
二We Don't Care
我很好奇,今天何小鹏和雷军是否畅聊过?又聊了什么?
除非何小鹏自己说,这注定无解。而当天访谈何小鹏说过的一个故事也不知道他说没说给雷军听。
何小鹏说 2014 年在投汽车行业时曾看到一个消息——北京车展当天有 70 多个新产品发布。
「如果做手机,做浏览器,同一天有 70 多种不同品牌的浏览器,这是一个什么竞争?70 款手机也有压力。但(汽车行业)就是这样,它是一个现实。」
说完这个故事,他解释说他一直认为做电动汽车「只把价格做下去,或者只把某种颜值做好,都不足够有长期竞争力,都是打定位、打营销逻辑。这个说实话,我们不擅长。」
那小鹏擅长的是什么?他的回答是「长期逻辑,长线科技」。
这是他最核心的观点之一。因为在他看来,今天的智能汽车市场,有点类似当时移动互联网人口红利的阶段,潜在的市场很大。
「换个角度,可能让原来不看电动汽车的愿意看电动汽车,这个我一直这样认为。」
小鹏汽车要面临的是变革期的长期竞争,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在一个增长市场快速成长的问题。
因而对于当下的竞争,他说「 We Don’t Care。」
三、「现在比较少用手机(类比汽车)」
从这个角度去看何小鹏访谈时说过的这句话:「现在比较少用手机(类比汽车)」,或许就没那么意味深长或者意有所指。
何小鹏要回应的其实是接下来的「大个头的进场」,包括小米造车,也包括苹果造车、华为造车,回应过去小鹏做了这么多事情的价值何在?
关于上面这句话的补充解释是,何小鹏说他以前经常用手机来类比汽车,最开始很多人都说他这样不对。后来,他慢慢也觉得手机和汽车差别还是蛮大的。
譬如,手机是快销品,对于品牌、交付、品质的看法很多都不一样,手机的中国化和全球化有很大的不同;
又譬如,手机对供应链的风险跟汽车的供应链风险管控也不太一样。这些不一致就会导致产品、生产、物流、品牌、市场、销售店的布局都不一样。
「比如说你在一个汽车店里卖手机和手机店里卖汽车,他们的能力模型、体系都有巨大的差距,当然这个没有人做过。所以我认为是这样的。」
他认为手机和汽车是完全不同的消费品,以互联网产品来举例,做一个网站跟做一个社交客户端是完全两种不同的东西,一个是靠内容取胜的,一个靠运营和氛围取胜。
「车这个事情真的不像互联网和快销品。」何小鹏说互联网和快销品到了最后的裂变速度真的很猛烈,而(汽车)「最后很难裂变,裂变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
但是,智能时代会不会加剧汽车裂变的速度,就像手机一样?
何小鹏说这是肯定的,但核心一直都是「什么是好的智能企业」?
四、「自己的能力才是能力」
那什么是好的智能企业?
何小鹏访谈时谈了许多,但散落在各个问答中,如果让我总结,就是小标题这句话:自己的能力才是能力。
他所说的能力,不是传统车企的供应链能力,也不只是手机类快销品软硬结合的能力。
概括来说,这种能力包含了软硬结合的能力。
譬如,何小鹏反对堆料逻辑,那种觉得用了很多好的硬件组合就会造出一辆好的智能汽车的逻辑。
他拿 FF 举例,说 FF 就是这样,「2016 年的就提出了」,即使放在 2021 年,它的硬件也不算低端。但「好多好的硬件组合就代表好的想象力吗?可能有,但绝大部分是反例。」
他认为,「硬件堆在一起用到恰当的地方才是最好的。」。比如说要把设计做得多一点。小鹏现在就追求技术的深度。
「现在对激光雷达不是仅仅拿过来用,要符合我们的要求,对方的产品要为我们要求的长宽高、性能、功能做很多的调整,我们这块的能力越来越强。」
其次,它必须是「自己的能力。」
何小鹏认为车的价格应该按照「质量乘以技术深度」来计算。
「技术深度是主观的,你用了20种技术,20种有18种都是自己的,那你就比较牛,20种都是整合的就没什么。」
譬如,现在车企都在追求算力,「算力可能表示你可能拥有这样一个硬件体系能力,但是你没有软件和算法是没有意义的。一个互联网公司说有多少台服务器,那又怎么样?」
必须是「软件加数据、硬件加体验、服务加运营,必须全闭环,要不然做不好。」
最后,它还必须包含切合汽车这一品类的体系化能力。
何小鹏认为,汽车必须在原来消费品的软硬件结合上,再加上服务和场景。
「服务场景是一个全新的汽车产品的品类。这个做好是很难的….你做好软硬件还不够。比如说充电能力是一种什么能力?维修能力是什么能力?运营能力是什么能力?在以前的消费品的软硬件里这些体系不多。」
我们问小鹏做了什么?他回答说做了很多。譬如超充站的服务能力。
「大量是自建的,我们今年做到全国所有的地级城市都有充电站……从本身来看肯定不赚钱,我以前也没有认识到这是一个基础的服务能力。」
我们抬杠说理想汽车说他们的超充站是能够赚钱的,何小鹏反击说:「首先他需要一部电动车。」
他还透露小鹏汽车已经在研发 800V 高压充电,「我觉得真得很强,这个问题在前年就已经在讨论了,至于什么时候宣布,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放一段何小鹏在访谈时的总结,很本质的一种思考。
「渠道是基础,研发都是基础,你想跑的快,在最开始的时候跟人合作,跟你的敌人合作、跟你的经销商合作、跟供应链合作,但是很多讲出去的能力将来都不是你的能力……我的核心关注是你的能力还是别人的能力,别人的能力都不是能力。」
五往前跑,不要看别人
这次访谈,何小鹏聊了很多其他的。
技术类的,譬如激光雷达。
何小鹏说小鹏汽车很有可能在明年成为全球用激光雷达最多的整车厂,后面所有的车都全部带激光雷达。「下款车就没有 XPilot 2.5,都是 3.5,再往后就全部是 4.0 没有 3.5 了。你可以选择没有自动驾驶,也可以选择最高等级的辅助驾驶。」
甚至长期来看,激光雷达会跟现在的 Camera 类似,是一个相对便宜且标准的\不是很复杂的东西。「今天大家把激光雷达做复杂了,将来一个车在光的逻辑上会有很多的整合。」
什么是「光的逻辑」?我追问,何小鹏又狡黠了,说「我不告诉你。」
又譬如,高清地图与 Slam (同步定位与构图技术)。
小鹏现在的 NGP 依然比较依赖高清地图,在高速公路场景下问题不大,但去到城市道路就很难。
何小鹏透露说他们在做城市道路的领导辅助系统,会有高清地图,也有不是高清地图的,包括 Slam 这种技术,「(这种技术)很久以前就在做了。」
我插嘴问小鹏会不会购买地图的甲级资质?何小鹏说他们现在有一个乙级资质,「肯定是不够的。」但「所有关于未来的事情要宣布了才知道。」
他话锋一转,突然说:「我们可能跟其它家(做)中国的自动驾驶有一个不一样,我们正在全面考虑全球化的自动驾驶,所以如果全球化,都用高精地图是很困难的。」
当然,还包括对未来的展望。
譬如,到 2025 年中国的电动汽车销量会是多少?500 万,还是更多的 800 万。
何小鹏回答说:「不知道,我没讲这个数,但是我认为我们这一群人上去了还不能市场做大,代表我们没做好。」
以及,这个市场还有没有「抄近道」的机会?
譬如现在很多供应商起来了,可以用供应商的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的方案来集成,快速实现智能化。
他的回答是,这样做要达到「当时 70 分的速度变快了,但那个时候的 70 分到现在可能又是 50 分不到。」
「我还是一个逻辑,在这么复杂的软硬件组合里,想走捷径意味着将来某个时候你会走弯路,实际上,前面走捷径后面会有弯路,这是公平的。」
何小鹏还直言不违地说喊口号是没有用的,「昨天,有人说不要随便说All In,随便说不计成本吗?」这是创业企业最难的一点。
「现在新的大公司重新来造车在这个行业也算创业企业,最重要的是控制好节奏。」何小鹏说,不能什么东西都去做,「今天你应该做三件事,明天做另外两件事情,后天做后面两件事可能更好,所以控制节奏很重要。」
「节奏非常重要,我觉得好的创业企业最后对于节奏的把握都非常好,当然也有运气在。」
文章写到这里,原本应该结束了。但我总有印象,何小鹏还说过一句很关键的话——在往前跑的时候,尤其是在领先的时候,不要老去看别人在做什么?所谓的面面俱到是没有意义,关键是要做好自己的节奏。
但这句话录音中没有。或许是闲聊时说到,又或者是我的错觉。
依然用这句话结尾吧。
(完)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电动星球News蟹老板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143496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