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3 月,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批准了一份名为《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指南(暂行)》的文件。
这份文件披露了《杭绍甬智慧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方案》的部分内容。
其中提到,杭绍甬智慧高速连接起杭州、绍兴、宁波三地,全长约174 公里,采用六车道标准建设,总投资约707 亿元。
担纲如此巨额投资规划的杭绍甬智慧高速,一度也被称为中国首条「超级高速」。
这条高速将采用车路协同、云控平台、5G 通信网络等新兴技术,同时在规划阶段就考虑到自动驾驶车辆通行,将在国内首次开辟自动驾驶专用道设计。
作为第 19 届杭州亚运会的重点配套工程,杭绍甬高速公路计划在 2022 年杭州亚运会前建成通车。
杭绍甬高速作为浙江境内开展的天价工程,目前还有阿里、吉利等巨头参与。
707 亿的智慧高速,是新基建超级项目,也是中国自动驾驶的盛大机遇。
每公里造价 4 亿元
翻开浙江省地图,杭州、绍兴、宁波三地毗邻而立,从杭州经绍兴再到宁波,行程大约 140 公里。
1996 年 12 月,一条全长 145 公里的高速公路将杭州和宁波连接起来,这就是浙江省第一条高速公路——杭甬高速。
时隔 24 年之后,在杭甬高速公路之外,另一条名为「杭绍甬」的高速公路正在破土开建。
杭绍甬高速公路,西端起于杭州萧山,经过绍兴后,向东进入宁波市,依次串联起苏绍高速、嘉绍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及舟山连岛工程(金塘大桥)等连江跨海通道,终点落在宁波穿山疏港高速公路柴桥枢纽。
由于和杭甬高速成并行之势,新的高速公路又被称为杭甬高速复线,同时被业内称为是「国内首条智慧高速」。
之所以被称为智慧高速,是因为它与普通高速公路不同,采用了车路协同、云控平台、5G 通信网络等新兴技术。
规划中,杭绍甬智慧高速基本上每 200 米安装 1 个感知设备,每 1 公里在道路两侧分别布设交通流感知设备,建成后将提供自动驾驶专用车道、自由流收费、道路预警等服务。简单来说,就是全程可感知、可预警、可管理。
当然,这样的公路造价不菲。杭绍甬智慧高速的投资高达 707 亿元,相当于每公里造价约 4.06 亿元,大约是普通高速公路造价的2.5 倍。
杭绍甬智慧高速将是一次对车企在高速公路工况下自动驾驶能力的大检验,同时也是对车路协同、高精度定位系统、通信网络、路侧感知等技术领域产业链的一次催化。
建一条智慧高速
2013 年 7 月,浙江绍兴。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组织召开了一场关于杭绍甬高速公路线位论证方案的评审会议。大约二十天后,评审会议结果公布。
评审会议原则同意杭绍甬高速公路线位起自钱江通道南接线,终于穿山疏港高速公路、柴桥附近。项目全长约 161 公里,其中杭州段长约 9 公里,绍兴段长约 29 公里,宁波段长约 123 公里,拟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
虽然当时还没有提出智慧高速的概念,但杭绍甬高速公路的建设目标很清晰:
一是分流杭甬高速公路日趋饱和的交通量。因为,杭甬高速公路预计到 2030 年,日均车流量将达30 万辆,接近饱和状态;
二是增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核心区的辐射功能和杭州湾南翼各大产业带之间的经济互动,同时影响绍兴市的滨海新城等新兴城市和产业区发展。
今年 3 月,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编制的《杭绍甬智慧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方案》进一步明确:
杭绍甬智慧高速经杭州、绍兴、宁波三地,是横贯杭州湾南岸的主要通道,全长约 174 公里(含利用杭州湾大桥南接线约 24 公里),采用六车道标准建设,总投资约 707 亿元。
作为第 19 届杭州亚运会的重点配套工程,杭绍甬高速公路计划在 2022 年杭州亚运会前建成通车。
现在,这条全长 174 公里的高速公路,正以杭州绍兴段(杭州 24 公里,绍兴 29 公里)、宁波段一期(56 公里)、宁波段二期(41 公里)三个项目的形式推进。
目前,宁波段一期工程已经全面开工。杭绍段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也已经获得浙江省发改委批复,主体工程计划在今年 6 月底开工。
杭绍甬智慧高速有六个服务目标,分别是:全面支持自动驾驶、实现自由流收费、提升全线整体通行效率、全天候快速通行、服务电动车续航能力以及更加安全。
随着项目的推进,杭绍甬智慧高速的全貌也渐次显现。
智慧高速如何炼成?
除了常规的道路工程建设,杭绍甬智慧高速在智能化方面的建设主要包含14 类对象:
实时交通信息监测系统、多网融合通信系统、云控平台、伴随式信息服务系统、车道级交通控制系统、桥隧安全提升系统、服务区智能化系统、自有流收费系统、基础配套系统、准全天候通信、货车编队行驶、全寿命周期智能养护和自动驾驶支持。
比如,为建设实时交通信息监测系统,将布设交通流感知设备、交通事件检测设备、气象检测设备、车辆微观行为信息采集 RSU 设备。
这些设备基本上按照每公里或每 200 米的间距进行布设。
基本路段,按照每公里 1 个的密度在道路两侧分别布设交通流感知设备、视频监控设备。
按照每 200 米 1 个的密度在路段两侧布设高清固定摄像机、车路协同设备。气象监测设备则以每 10 公里的间距布设全要素检测器,并在易出现团雾、结冰的路段布设能见度检测器和路面检测器。
一些特殊位置的设备布设方案是:在互通匝道、服务区进出口设置 1 套交通流感知设备和车路协同设备,在养护工区进出口设置用于车牌识别的高清视频设备和遥控摄像机。
重点位置或区域如合流区、分流区、恶劣气象条件频发区、事故多发区布设雷达事件检测设备。
粗略计算,杭绍甬智慧高速的基本路段需要约 1740 个高清固定摄像机、1740 个车路协同设备、348 个交通流感知设备、348 个视频监控设备和17 个全要素检测器。
这些设备安装完成后,杭绍甬智慧高速将变全程处于可感知范围之内。
那么,怎么将这些感知设备连接起来?
杭绍甬智慧高速建设了一套多个信息网络组成的多网通信融合系统,主要包括有线通信网络和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网络。
其中在无线通信网络方面,路侧端会部署可以提供低延时、高可靠、全覆盖的 DSRC、LTE-V2X、5G 等新一代多模无线通信网络。
这一系列的网络覆盖,可以保证车辆在120 公里/小时的行驶速度下,通信延迟低于10 毫秒。
作为一条智慧高速,杭绍甬智慧高速还将建设卫星通信信息网络。
建成后,包括路段和隧道在内的杭绍甬智慧高速全线将可以提供高精度定位系统和高精度地图服务。
很显然,杭绍甬智慧高速的建设,将为视频监控设备供应商、路侧设备方案供应商和高精度定位系统供应商以及高精度地图公司等领域的公司创造巨大的市场机会。
机会远远不止这些。
全面支持自动驾驶
杭绍甬智慧高速与过去的公路最大的不同,是将自动驾驶纳入了前期设计考虑范畴。
这种自动驾驶并非是简单地留出一条车道让具备自动驾驶能力的车辆去行驶,而是在开设自动驾驶专用车道的基础上,更多地通过车路协同的方式,为自动驾驶车辆提供更多单车智能外的支持。
先看一段自动驾驶专用车道设计方案的描述:
「在杭绍甬高速公路上修建专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专用车道,隔离和避免任何不确定行为。
首先,根据杭绍甬高速公路的的物理设计和交通量情况,在确保安全和避免干扰的前提下,确定自动驾驶专用车道在道路上所处的位置、专用车道的长度。
由于杭绍甬高速公路出入口、互通式立体交叉枢纽较多,为避免对进出高速公路车流的干扰,选择杭绍甬高速公路全线内侧车道作为自动驾驶专用道实验路段,匝道、立交枢纽等位置交通环境较为复杂,暂不设计为自动驾驶专用车道。」
这段描述透露的信息是,杭绍甬智慧高速的自动驾驶专用车道位于高速公路内侧的单一车道。但它并非全线设立自动驾驶专用车道,因为在匝道、立交枢纽等位置暂不涉及自动驾驶专用车道。
这意味着,现阶段具备L3 级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完全可以应对杭绍甬高速公路上的自动驾驶专用道的设计场景。
要建设这样一条自动驾驶驾驶专用车道,杭绍甬智慧高速进行了以下设计:
标志标线:由于目前还没有针对自动驾驶专用道的标志标线规范,所以仍采用现有的道路标志标线规范来进行自动驾驶专用道的设计。
只不过,在标志设计中沿专用车道路面和路侧设计醒目清晰的标线和标志。此外,自动驾驶专用道与立交枢纽入口匝道处会配有醒目的准入标志标牌,对进入车辆类型、车速等进行限制,只允许符合规定的自动驾驶车辆驶入。
车路协同系统:安装支持自动驾驶的传感器、监测器、路标等设备设施。车路协同与协同感知设备布设方式采用立柱侧装方式,在靠近自动驾驶专用道的路侧安装车路协同设备,并尽可能选择车载终端用户量较大的路段。
根据自动驾驶车辆测试的要求,将以每 0.5 公里的间距布设自动驾驶车路协同路侧设备,全路段布设约 350 个。
定位系统:借助基于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结合 CORS 站实现厘米级定位的能力,杭绍甬智慧高速可以为基于车路协同的自动驾驶车辆提供厘米级高精度定位服务,实现车道级的车辆位置定位和监控,同时为云控平台提供基础支撑。
照明布设:为了更好地发挥自动驾驶的的视觉感知能力,杭绍甬智慧高速上的自动驾驶专用车道还以 0.03 公里~0.05 公里的间距进行照明设施布设。
交通事件检测设备:由于是国内首条针对自动驾驶的车道,且车企的自动驾驶量产目前多集中在 L3 及以下,需要对自动驾驶车辆的驾驶轨迹、驾驶行为进行全程的交通事件检测,以便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进行原因分析。所以专用车道里增设了交通事件检测点。
主线路段将按 0.5 公里 - 1 公里间隔设置交通事件检测设备,交通事件检测设备可对自动驾驶车辆及与自动驾驶相关的事件等进行实时图像监控,并能通过图像分析自动判断停车、交通拥堵、车辆排队超限、行人进入、车辆逆行、交通事故、车辆丢抛物检测、能见度检测等事件。
有了上面这些系统和硬件的支持,自动驾驶车道近期将支持货车编队行驶,并实现实现自动驾驶专用车道在团雾、冰雪等天气下的「全天候」通行。
远期将支持全线自动驾驶车辆自由行驶,以及高速公路全线在团雾、冰雪天气下的「全天候」快速通行。
阿里巴巴、吉利等大公司加持
在产业端,杭绍甬智慧高速的建设,目前已经能够看到阿里巴巴、吉利等大公司的身影。
2018 年 9 月,阿里巴巴宣布升级汽车战略,从车向路延展,利用车路协同技术打造「智能高速公路」。
升级后的战略将由 AliOS 联合阿里云、达摩院、高德、支付宝、千寻位置、斑马网络等共同完成,从云控平台、智能感知基站、协同计算系统三个层面推进。
路侧使用达摩院感知基站技术,车的感知与协同计算由 AliOS 构建,云控平台扮演云端大脑的角色。
为此,阿里巴巴达摩院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成立了车路协同联合实验室。
阿里云总裁、AliOS 总裁胡晓明在当时表示,杭绍甬智慧高速将是阿里巴巴车路协同的试验田,并透露正在设计的关于车路协同系统本身的场景超过 50 个,包括碰撞预警、驾驶、交通事故自动判定、虚拟路牌等。
具体到杭绍甬智慧高速上,阿里巴巴或将为其建设感知基站和云控平台,既能实现车、道路、人、云端的协同,又能通过云控平台,将云端的「大脑」和车辆的单体智能整合在一起。
按照项目建设方案,杭绍甬智慧高速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的技术手段:
通过对杭绍甬高速公路交通运行状况进行监测,形成多层次的安全、拥堵评价,并在基础上为浙江省高速公路建设、发展以及安全、拥堵治理提供决策支持;且可以提供车路协同管理、运行监测和预警、综合分析、协调联动、应急指挥调度、综合交通诱导等服务。
阿里巴巴之外,吉利也是这条智慧高速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杭绍甬智慧高速,连接起杭州和宁波,两地分别是吉利重要的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
同时,吉利作为 2022 年亚运会的官方汽车服务合作伙伴,将在亚运会期间,连接杭州与宁波,辐射温州、金华等亚运赛区,为所有亚运会的来宾提供智能化的出行体验。
至于其他如 5G 通信网络、高清视频监控设备等,对于华为、海康以及大华等公司也将是重大的项目机遇。
智慧高速——自动驾驶规模落地的缓冲带
建设智慧高速将对交通、经济和社会民生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同时,对于自动驾驶从业者而言,它将是自动驾驶量产落地前的一道缓冲地带。
众所周知,各大车企正处于 L3 量产落地的关键阶段。
今年以来,虽然已有长安 UNI-T、广汽 Aion LX和上汽荣威 MARVEL R等乘用车陆续发布了 L3 级自动驾驶功能,以及包括嬴彻科技、智加科技和图森未来等在内的技术公司正在研发面向高速公路干线物流场景的自动驾驶,但这些功能仍受限于政策法规的限制,距离合法地在开放道路上行驶还有一定距离。
杭绍甬智慧高速设立自动驾驶车道后,将对自动驾驶货车车队、乘用车提供能力支持。
这些运营数据反过来会促进汽车厂商和相关的自动驾驶技术供应商进行系统完善,最终形成成熟的高速公路工况下自动驾驶技术能力。
实际上,除了杭绍甬智慧高速,国内各地如湖南、四川也在积极启动智慧高速建设。其中,湖南湘江新区在去年 9 月启动了长约 100 公里的智慧高速项目。
这些动向也说明,在国内实现自动驾驶量产落地,高速公路封闭路段以及与车路协同的配合将是重要场景。
杭绍甬智慧高速和更多智慧高速的建设,最终将加快完善国内自动驾驶的政策法规,以及带动汽车厂商和自动驾驶方案供应商、车路协同技术服务商共同发展。
707 亿元的巨额投资之下,中国的自动驾驶正在加速落地。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汽车之心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116169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