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风日产总部有一个特殊的艺术品,那就是由荷兰解构艺术大师——保罗·范罗德,耗时3个多月创作的天籁解构艺术作品《天马行空》。
第一次看到作品的时候,我完全被惊呆了:一辆天籁变成了3421个零部件,小到一颗螺丝都被悬挂起来,保持着原有的布局。
汽车就是从一颗颗螺丝、一块块钢板,经过数以千计的工序作业而最终完成。既然可以装,可以拆,那么就意味着可以换。
每一个全新的制造工厂必定贴上智能化和工业4.0,但汽车产品的选择还乏善可陈。即使是将创新放在嘴边的造车新势力,也仅仅实现了OTA软件层面的可升级。
我们先来看两个例子,一个是传统车企广汽丰田,一个是造车新势力蔚来汽车。
广汽丰田给全新第八代凯美瑞引入了豪华和运动两种不同外观,给全新换代雷凌引入豪华和科技两种不同中控台。
虽说这仅仅是以固定的车型出现,而不是用户可以自由定制,但却让凯美瑞和雷凌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个性化。
蔚来汽车是在零售市场主推换电模式的唯一车企,一辆ES8你可以选择70kWh、84kWh和100kWh三种电池包,而且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可以随时更换。
这是一定范畴意义上的定制化汽车,对比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的汽车定制化要走得更远一些。
不同的车身颜色、内饰颜色、轮毂,还有每个车型的不同版本,这可以当作是汽车模块化、定制化、个性化的雏形。
汽车存量时代,竞争车型越来越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定制化和个性化或许是争夺汽车销量的一个重要武器。
一辆汽车从研发开始就必须融入模块化理念,让汽车在软件可升级之外,在硬件上实现可选择、可升级,并且在更换上更加便利而省时省力。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一款车型在市场销售火爆之后成为了街车,却同时会被喜欢个性化用户所无奈放弃。
基于模块化理念设计的汽车,定制化和个性化深入一辆汽车,让汽车焕发全新生命力。
模块化汽车,最终是要实现汽车从研发、制造、销售到售后的全方位定制化覆盖。
用户可以选择汽车制造商推出的固定车型版本,因为这样的车型不管是交货期,还是成本都更具竞争力,对选择困难症的朋友也是一个解脱。
用户还需要另一种可能,那就是更多的选择权,为什么不能选择A款保险杠,对应B款内饰,再配上C款座椅的个性化组合?
汽车生产线早就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柔性化,一条生产线能够同时对应不同车型的制造,同一款车型只是外观和内饰上的变化,制造能力上完全没有问题。
前后保险杠和车灯是一辆汽车区别于其它汽车,以及区别于同款车型的一大主要特点。
作为车主最为直接的体验感受,内饰、仪表盘和座椅更能体现个性化的心理需求。
凯美瑞提供了两种不同的外观,雷凌提供了两种不同的内饰,同时还有两种不同的动力系统。
在一定程度上,这两款汽车的成功,证明了汽车模块化和定制化是一件从制造、销售到盈利都是现实可能的事情。
从凯美瑞到雷凌的全新变化,丰田代表着传统车企对汽车个性化的全新理解。虽然这样的个性化是以固定的车型版本出现,却已经让丰田实现了销量逆势上涨。
从传统车企到造车新势力,个性化定制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选择,但更多地局限在汽车交付之前,在汽车交付之后,来自原厂的升级换代几乎不存在。
造车新势力在其智能电动汽车宣传OTA功能,持续的软件升级,改善车载操控及娱乐系统的体验,汽车硬件方面却还是如传统汽车般的沉闷。
汽车企业发布新车型时,都会宣传新车实现了各种参数、性能和服务上的提升,但最终丢到客户手上的还是原本稀少的选择。
用户不仅仅需要在购买汽车时拥有个性化选择,同样需要有一贴“后悔药”,就是在汽车交付之后,还能获得原厂在汽车硬件升级换代的支持。
汽车厂商拥有这样的能力,不仅仅是制造能力,还是每年几十万辆的销量支撑,而政策因素总是可以因地制宜地与时俱进。
为什么不呢?三年之痛,七年之痒,汽车每两年改款,每四年换代,为什么只是变更一下前脸和大灯,这样的选择都不能给到用户?
在每一个汽车时代,不管是高速增长的繁荣时期,还是销量下跌的萧条时期,总有车企可以逆势上涨,也总有车企却只能随波逐流。
汽车市场的发展变化如温水煮青蛙,只有看得远,并真心想用户所想,才能在未来的发展占据主动权。
每一家紧跟时代发展的车企,早已在默默研究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用户对汽车需求的变化。在变化真正到来之前,做好万全准备,甚至于引领市场变化,抓住市场先机。
我们可喜地看到自主品牌近几年来,不管是汽车工厂的智能化,汽车零部件以及汽车制造质量,还有汽车售后服务,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甚至质的飞跃。
大众、丰田、通用,每一辆车型背后都有跨国规模和品牌影响力的支撑,但对于要实现弯道超车的自主品牌来说,跟随的策略早已不合时宜。
不管是大众的MQB平台,还是丰田的TNGA架构,在车企宣扬通用化平台架构的同时,我们更加希望模块化能够最终实现用户的个性化选择。
面向未来,让千万用户拥有一辆真正属于自己的汽车,让用户拥有选择的权利,这不仅仅是用户心理所需,更是汽车发展和竞争力的考量。
在汽车存量时代,汽车的模块化与定制化,这是每一家致力于成为用户企业的汽车企业应该去做的事情。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TMC动力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108845
本文由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撰写,他们为本文的真实性和中立性负责,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第一电动网。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和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所有,如需转载需得到双方授权,同时务必注明来源和作者。
欢迎加入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注册会员登录后即可在线投稿,请在会员资料留下QQ、手机、邮箱等联系方式,便于我们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稿件,如有问题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