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半年,长安汽车坚持“合资”与“自主”两条腿走路,在车市寒冬中,实现连续5个月的销量逆势突破,10月销量达到12.37万辆,环比增长6.6%,但在新能源领域,长安在近几年趋势之下,并没有像吉利、BYD那般大刀阔斧般的转型,就在近期的广州车展上,除了展出自己的主打产品长安CS75 PLUS之外,还有PHEV车型推出,还将在年底从“E-Pro”开始,面向C端发力新能源,大动作之下,长安新能源能否好景将至?
新能源市场遇冷,长安发力是否明智?
新能源市场现状,在补贴退坡之前,实现15万的销售成绩,但6月之后,持续萎靡,一直维持在月销8万左右,在10月到了7.5万销量,不禁让市场猜忌,新能源是否现今和未来发展趋势,难道仅是因为价格原因,销量泡沫便一触就破?
当然,新能源涉及要素众多,不可否认的是,价格是影响消费市场的关键,政策虽然表明,已经从价格补贴转向了基础设施补贴,但从销量上,并不能从长远刺激现期消费需求。通过各种舆论宣传和现今的新能源产品概况了解到,新能源产品的保值率、二手车价格同样是影响消费者的关键问题,那么长安在此种情形之下,发展新能源,是否是明智选择?
从广州车展上,可以看出自主和合资,都在新能源方面推出新车型,无论是“新大众”,还是丰田、本田等主流品牌,都靠拢新能源,自主品牌包括造车新势力还有吉利、长城等传统车企,也推出新能源产品,众多考量之下,显示出众车企正在从产品上影响市场导向,新能源依旧是未来的重要趋势。
长安在此种状况下,发展新能源是明智的,毕竟从国内新能源格局上,近几年的走量消费模式,始终以国产车为主导推进,而合资车并没有做太大的调整,从新能源销量占总销量上,占有的比重非常小,客观证明,新能源在中国尚且处于发展时期,并没有体系成熟化的表现,可以说,新能源依旧充满了机遇,尤其在当前销量下滑的大背景之下,新能源发展将利于企业转型升级以及未来企业走向调整。长安有着“合资”、“自主”两条大腿,相较于新势力而言,更能全方位、全产业链的展现传统造车企业的优势,对于长安来说,着实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机遇。
增资新能源,大步推进
长安汽车掌门人曾大胆预测,现在的汽车寒冬,将会淘汰众多国产品牌,而且未来中国留在汽车市场的企业将只有5-6家,这样的想法,从此次广州车展来看,包括力帆、众泰等13家的车企的缺席,难免有所遐想,而且今年愈演愈烈的环境,市场用“优胜劣汰”的方式,让一些合资、自主品牌暴露在公众视线之中,就如皇帝的新衣一般。在此环境之下,长安要做明智的选择,新能源虽然是投钱的“无底洞”,但长安依旧挂牌融资,增资新能源,谋求未来市场。
就现期长安汽车的新能源动向来说,也是向着未来趋势转型发展,在联合PSA推出皮卡产品的同时,在新能源方面,SUV、轿车领域双发力,以前也许在小型车领域常见长安新能源,如今在轿车逸动身上实现纯电、混动产品,而且SUV的主打产品CS75,也有PHEV车型推出。长安的大动作,市场猜测,在纯电时代不明朗的时候,用PHEV、轻混产品过渡,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在长城wey、吉利博瑞系列、丰田双擎、奔驰E级等的身上也印证。
长安新能源动作中,最受关注的要数新产品“E-Pro”在年底上市的讯息,新产品将在延续新能源趋势的基础上,从产品本身和营销理念、方向上做出升级,在续航力里程、电池寿命、动力输出等多种方面,适应市场需求,打出的口号就是“面向C端”消费群体,从解决用户担忧入手,充分让用户和消费者了解产品本身,并且从战略部署上,调整B、C端的比重,提高长安新能源在C端比重的提升,一系列措施施行,都将是明年长安决战新能源市场的重要利器。
总结:随着汽车市场发展,竞争已到白热化的地步,尤其是在汽车时代变革,传统到新兴的转型发展上,各大企业都在寻求着市场认同感,尤其是在今年,合资车大力发展新能源后,将如何影响国内新能源市场布局,已成问题,此类趋势表现出,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除了在传统汽车工业领域相较之外,还将在新能源领域一较高下,长安汽车作为我国具有代表性的自主品牌,是国产品牌的骨干力量,同时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力,对自身是机遇也是挑战,期待长安的发展好事将近。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新能源观察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106039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