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时间倒推10个月,摆在大众展厅“C位”的往往是燃油车型,一汽-大众有迈腾(参数|询价)、CC和探岳(参数|询价)撑场面,上汽大众则有帕萨特(参数|询价)、途观L(参数|询价)和途昂(参数|询价)招待客户。今天,走进大众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很可能是某款ID.车型。不到一年的功夫,ID.系列在国内全面铺开,每几个月就有一款新车与消费者见面。只可惜ID.3(参数|询价)姗姗来迟,拖到最近才与国人见面。今年8月,国产ID.3亮相成都车展——终于可以给ID.系列拍张全家福了!
成都车展期间,ID.3无疑是大众品牌最热的产品。即便工作繁忙,编辑部同事们还是挤出时间前往大众展台,一睹ID.3真容。赶在上市前,爱卡汽车再次近距离体验了国产ID.3。不同的是,此次我们将重点剖析ID.3的产品亮点和技术细节。至于静态表现,各位网友可参考我同事的实拍文章。
此前,ID.4和ID.6均采用双车战略,南北版本加以后缀“X”或“CROZZ”。而在ID.3这里,大众的产品策略发生了变化。国产ID.3仅在上汽大众投产,一汽-大众没有姊妹车型。原因很简单:一汽-大众已经有了高尔夫(参数|询价),暂时不需要第二款紧凑型两厢车。
大众 大众ID.3(参数|询价)(询价模块,请勿手动编辑,如需删除,请在图片上右键删除询价)
对于ID.3这样一款全球车,人们最关注的是国产版本能否保持原汁原味。在“键盘侠”眼中,国产ID.3很可能被扣上血统不正的帽子,这是因为其车身尺寸不同于海外版本。具体来看,上汽大众ID.3的长/宽/高分别为4261/1778/1568mm,轴距为2765mm。比起欧规车型,国产ID.3车身宽度减小了31mm,车身高度增加了16mm。
国产后车身缩水?请别多想。国产ID.3与海外版车身相同,没有因为国产而变窄。车身参数之所以存在差异,主要是因为国内外测定标准不同。事实上,类似情况并不罕见。同为宝马5系(参数|询价)标轴版,中规(进口)车型的车身高度为1489mm,欧规车型的车身高度为1479mm。
俗话说,大轮圈就像大长腿,对整车气场的帮助立竿见影。参考工信部申报信息,国产ID.3有望提供18英寸和20英寸两种尺寸的轮圈。目前曝光的PRO和1ST版本均采用20英寸轮圈,轮胎规格为215/45 R20。轮胎花纹选用韩泰Ventus S1 evo3 EV,这是一款专为电动车打造的街道运动胎。
国产ID.3采用双色轮圈,提供银/黑、金/黑两种配色方案。轮圈配色与车身颜色、内饰颜色联动,并非独立选装项目。极光绿、赛博黄和超导红三种外观仅匹配银/黑轮圈,装车效果可参考下图。若外观选择晶质白或离子灰,内饰选择皎月金星,轮圈就会同步“沾上”金色。
大众ID.3的尾灯造型相对传统,与第八代高尔夫有些相似。现阶段,ID.3是国产ID.家族中,唯一未配备贯穿式尾灯的车型。幸好,大众车标依然集成了尾门开关和泊车摄像头,将设计与功能融为一体。
大灯功能则要慷慨许多。PRO和1ST版本均采用IQ.Light大灯,可实现自动大灯、自适应远近光和随动转向。此外,上述车型提供IQ.Drive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提供全速域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保持等功能,辅助能力达到了SAE L2级别。
细节部分,ID.3无意间暴露出成本控制的痕迹,车门把手便是个例子。在ID.4和ID.6上,门把手设有电子和机械两种开关,体现科技感之余,将操作方式的选择权留给了用户。ID.3则采用机械式门把手,并且只有两扇前门支持无钥匙进入。当然,这不是国产ID.3的减配举措,全球版本皆如此。
座椅舒适性非常出色,没有因为定位下探而降低乘坐体验。前排座椅宽大,填充物柔软而厚实,侧翼包裹性适中。坐上去之后,身体有一定的下陷感,坐垫承托充分,靠背贴合度也令人满意。两张前排座椅分别配备了独立中央扶手,扶手角度支持无级调节。无论您身材如何,总能找到合适的扶手位置。A柱采用分体式设计,盲区明显减小,狭窄路段驾驶预计比ID.4和ID.6轻松许多。
稍显遗憾的是,主驾座椅采用6向电动调节,坐垫仰角无法调整,电动腰托也只有2向可调。副驾座椅则为4向手动调节,不提供腰部支撑功能。印象中,大众品牌一贯重视座椅调节项,ID.3却出现了退步。这从侧面反映出,国产ID.3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
人机模型方面,ID.3的表现几乎无可挑剔,前/后排坐姿都很理想。前排坐姿与高尔夫相似,方向盘调节幅度很大,能够轻松适应不同身材的驾驶者。后排更是惊喜满满,腿部空间与ID.4相仿,坐垫承托性出色,地板中间则做到了全平。换作某些新势力电动轿车,后排只有“坐板凳”的份儿,大腿得不到有效支撑,屁股容易酸疼。
如果你很注重内饰质感,那么ID.3可能不是最佳选择。与ID.4 X(参数|询价)相比,内饰用料有明显缩水,中控台和门板的黑色部分为硬塑料,蓝绿色区域为软搪塑,灰色区域为皮革材料。内饰零件数量受到严格控制,中控台上没有饰板,出风口周围显得空落落的。好在储物空间非常实用,中央地台能容纳大部分随身物品,门板储物格则可以留起来“憋大招”。
ID.系列之所以产品力出众,MEB平台是最大功臣。MEB的德语全称为Modulaer Elektro Baukasten,即模块化电驱动平台。作为大众集团新一代纯电专属平台,MEB拥有极佳的可拓展性,能够打造出不同车身尺寸、不同车身类别、不同驱动形式的产品。
MEB,“E(电动)”是核心。
曾经,发动机布置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款车的性能和档次。例如,MQB采用横置发动机,空间布置更紧凑,家用取向很明确;MLB采用纵置布局,优化了载荷分布,还可适配全时四驱系统;MSB同样采用纵置布局,但驱动形式以后驱为主,更强调运动性。
进入电气化时代,动力系统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电驱系统结构紧凑,不再需要传动轴,因此电机布置方向几乎没有讨论的必要,业界普遍采用“横置”设计。两轴之间区域被电池包占据,车身重心更低,载荷分布更平衡。电气系统对整车性能影响显著,这就要谈到400V和800V系统。
通常而言,系统电压越高,输电损失越小,充电速度越快。同时,高压系统可使用更少的线束,在整体上降低车重。除了成本偏高,800V架构几乎全面优于400V架构。作为“走量担当”,MEB平台毫无意外地采用400V电气系统。目前,普及型品牌大多采用400V系统,只有极少数高端纯电架构配备了800V系统,例如PPE平台(奥迪A6 e-tron)、J1平台(保时捷Taycan(参数|询价)、奥迪e-tron GT)。
MEB平台提供7模组、8模组、9模组和12模组共四种电池包,中国市场目前只提供后三个版本。国产ID.3(参数|询价)采用8模组电池包,电池容量为57.3kWh,NEDC续航里程达到了430km。电芯采购自宁德上汽(合资公司),模组和PACK则由上汽大众制造。
MEB以后驱为基础驱动方案,后桥搭载APP310电驱总成,电机为永磁同步型。“310”指电机最大扭矩为310Nm,最大功率则与电池容量挂钩,电池越大,功率越大。目前,APP310在国内有125kW(170马力)、132kW(180马力)和150kW(204马力)三种标定。除了单电机后驱车型,MEB还提供双电机四驱版本。前桥电驱总成由麦格纳提供,交流异步电机的最大功率为80kW(109马力)。
根据车型定位不同,减速器齿比略有差异。例如,ID.6采用小齿比设计,这有利于高速能耗,增加续航里程;ID.4齿比略大,加速性能更具优势。官方暂未透露国产ID.3的齿比设定,我们认为,该车大概率采用ID.4的减速器方案。
电动车很容易实现强劲动力,但MEB并没有这样做,而是更注重续航表现。包括ID.3在内,国产ID.全系车型可选装热泵空调,冬季能耗较PTC空调优势明显。在欧洲市场,有近50%的ID.3和ID.4车主选装了热泵空调。受限于芯片短缺因素,国产ID.若选装热泵空调,交货周期可长达数月,近期有购车计划的消费者还请留意。
ID.热泵空调采用R744制冷剂,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环保性能明显优于R134a和R1234yf。值得一提的是,选装热泵空调后,ID.4依然配备了PTC高压加热器,二者不是替代关系。在极寒环境下,R744热泵与PTC协同工作,能够迅速提升车内温度。
MEB平台采用前通风盘式刹车、后鼓式刹车,这曾经引发了一阵舆论风波。有人认为,鼓刹等同于廉价,但这种观点忽视了能量回收系统的作用。刹车过程中,载荷明显前移,前轴提供更多制动力,后轴负担相对有限。MEB以后驱为主,后桥电机最多可提供-0.25g的电制动力,日常驾驶很少需要用到机械制动。
大众ID.系列采用解耦制动系统,刹车助力泵是大名鼎鼎的博世iBooster。不同驾驶节奏下,刹车脚感大相径庭。日常驾驶中,踏板力趋于柔和,容易做到平稳刹停。激烈驾驶时,踏板力明显紧绷,为驾驶者提供了充足的信心。这是如何做到的呢?传感器实时收集踏板位移大小、踏板位移速率、转向输入角度等信息,然后iBooster据此进行推算,提供相应的助力值。
从ID.3到ID.6,MEB全系采用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挂、后五连杆式独立悬挂,后桥结构相比MQB有了实质改变。为何要用成本高昂的五连杆?车重是主要因素,舒适性是核心目标。举个例子,ID.4 CROZZ(参数|询价)长续航PRO两驱版的整备质量超过2.1吨,按照50:50的载荷分布估算,其后轴载荷与奥迪Q7(参数|询价)、宝马X5(参数|询价)等车型相当。
面对如此之“重”,五连杆能够更好地约束车轮运动轨迹,保证机械抓地力,提升操控稳定性。与此同时,五连杆不必牺牲太多舒适性,各自由度的冲击柔性可以全面优化。
电动车体重偏大,双叉臂似乎是更加“正确”的选择。的确,双叉臂能够有效控制轮心运动轨迹,横向刚性也非常出色,综合性能颇具优势。ID.系列之所以采用麦弗逊前桥,一方面有成本考虑,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减小转弯半径。麦弗逊悬挂结构简单,不会侵占大量空间,极限转向角可以设定得很大,从而减小转弯半径。在街头巷尾腾挪,ID.4甚至像飞度(参数|询价)一样灵活,这让人非常期待ID.3的表现。
顺便一提,MEB目前有两套底盘方案,主要根据轮距进行划分。ID.4和ID.6轴距相差200mm,但二者轮距相仿,悬挂的零部件通用性较高。ID.3和ID.4轴距相同,但轮距窄了不少,需要使用更短的控制臂和转向拉杆。ID.3尺寸更小,重量更轻,底盘魅力能否再上一个台阶?不久后就会有答案。
编辑点评:在大众版图内,MEB平台无疑是一部划时代作品。MEB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整车布置以纯电为导向,行驶性能全面提升。作为家族入门产品,国产ID.3定位进一步下探,成本控制痕迹愈发明显。值得欣慰的是,ID.3完整延续了MEB的优势,基础素质过硬。据我们了解,ID.3将于今年10月上市,届时售价谜底将被揭开。起售价定在多少合理?期待在评论区看到您的观点。
来源:爱卡汽车
作者:胡劭颜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carnews/pingce/157172
以上内容转载自爱卡汽车,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